以下是含有能源轉型的搜尋結果,共1,986筆
台泥今召開2023年股東會,雖然積極轉型新能源,但董事長張安平表示:「目前還無法定位自己是能源公司」。這是因為水泥產量仍高,但他目標是在2025年,把水泥營收占比壓在50%以下。
受制景氣循環影響,石化產業在2021年第二季達到歷史高峰後逐季萎縮,去年第三、第四季行情急速下挫,導致石化業營運承受虧損陰霾。大陸業者投產潮、高油價及需求疲弱三原因,成為當前石化產業的發展困境與挑戰。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28日突然拋出「停機的核電機組維持緊急使用效能,以備不時之需」的談話,瞬間將能源安全拉高至國安層次。無獨有偶,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29日也跟進表態:「核能是我的選項」。而民眾黨侯選人柯文哲針對核能議題,19日宣布參選時就主張延長現役核電廠的使用年限,以確保能源轉型期的安全。何以三黨總統候選人如今都搶占核能發言權?實在令人玩味。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前天赴台大與學生座談,提到正規畫將已停機的核能機組維持可緊急使用,遭在野黨質疑「非核鬆動」,民進黨29日緊急滅火,強調非核立場不變,賴所言只是在極端國安風險的情境下提出相關思考。
輝達創辦人黃仁勳29日赴COMPUTEX演講,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帶領台塑四寶董事長等集團高層出席,台塑企業總管理處總經理林善志表示,集團早就啟動AI應用,這次跟隨總裁一同聆聽演講,主要是想了解當前AI產業的發展及趨勢,也想了解是否有更新的應用技術可讓台塑企業學習。
台灣2050淨零政策,要為地球永續貢獻心力;富邦產險於世界環境日(6月5日)前夕,為台灣產險業第一家率先提出「2050淨零承保」,目標於2050年後,不再承保煤炭及化石燃料產業中,未有具體減碳行動或低碳轉型計畫的廠商,也將透過相關服務或作為,協助企業客戶低碳轉型。
嘉泥(1103)轉投資的旅宿今年首季營收及毛利大幅增加,本業水泥也持穩,總經理王立心說,今年是公司關鍵的一年,之前很多投資下去又遇上疫情,幸好當時投資台泥配息很可觀,今年台泥雖然減少很多,但是嘉泥今年有大大的轉變,預期旅宿營收及毛利將會大幅增加,目標希望能提升至3成。
年初以來全球股市多數仍維持正報酬表現,不過,不少投資機構對於全球經濟衰退存在疑慮。投信法人指出,受到自動化趨勢潮、能源轉型需求、出境旅遊升溫與產業回流美國等動能催化,儘管經濟衰退的疑慮存在,不過影響淺層、影響時間短暫,投資人宜留意成長趨勢型產業,如AI新科技、轉型儲能、品牌消費等長線投資機會。
太陽能電板發電效力會逐年遞減,有使用年限,為永續發展,中租控股董事長陳鳳龍說,中租除持續建造太陽能廠外,目前正尋找合作夥伴將發展太陽能板回收再利用,希望能做到95%以上太陽能板回收再利用,不但更符合環保議題,還可「點石成金」。
人均GDP是總經重要指標之一。在大陸直轄市、計畫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外,據《第一財經》整理地級市的人均GDP後發現,共有27個普通地級市的人均GDP超過12萬元(人民幣,下同)大關。其中前十名分別是鄂爾多斯、克拉瑪依、無錫、蘇州、海西、榆林、常州、舟山、東營和珠海。尤其內蒙鄂爾多斯和新疆克拉瑪依的人均GDP更突破24萬元,超過北上廣深4大一線城市。
台化26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洪福源表示對景氣發表看法時,對下半年發展表達樂觀的態度。洪福源認為,雖下半年全球景氣仍不明朗,但預期通膨將觸頂回落、升息政策趨緩,且去庫存告一段落,只要地緣衝突不再惡化,油價穩定每桶80美元上下,外貿與經濟可望回溫,石化價格將隨需求擺脫谷底,營運可望逐季走高、漸入佳境。
台化(1326)貫徹碳中多元加速推進,董事長洪福源表示,台化採行節能減排與能源高階化轉型並行,進行跨廠能源整合,有效降低能源成本。2020年碳排放已較2010碳達峰年降低30%,2030年將再減排25%,計劃投資金額提高至185億元。
中華電(2412)宣布正式加入由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與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CDP)所主導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並具體承諾將於2040年達到全公司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
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制定了碳中和目標,並在法律或政策上承諾減少碳排放。例如,歐盟計劃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我國政府也在去(2022)年3月公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而行政院更接著在同年12月核定「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全球協議如巴黎協定旨在限制全球暖化,推動各國減少碳排放。
工業電腦龍頭研華(2395)25日召開股東會,通過配股1元、配息10元,共配發11元股利,並完成董事改選,啟動接班梯隊傳承,董事長暨創辦人劉克振兩子劉蔚志、劉蔚廷皆進入董事會。在營運部分,受目前接單狀況不如預期,對第三季業績較為保守看待,將聚焦能源轉型、智慧升級、長照醫療等趨勢帶動龐大商機。
為了獎勵公、民營企業以及學校參與自發性節能減碳,經濟部能源局舉辦的112年節能標竿獎選拔,5月31日將截止受理報名,歡迎符合參選資格之單位踴躍參賽,爭取節能標竿獎的最高榮譽。
金融業為達淨零目標陸續宣布全面退出燃煤相關產業投融資時限,兆豐金控23日提出四項承諾,包括最晚在2040年全面退出燃煤電廠投融資。
造紙業因應碳權交易、碳費徵收即將上路,不只超前部署轉型低碳智造,進一步擁碳匯護體、賺綠金,激勵造紙類股23日全面走揚,類股指數上漲2.97%居台股之冠,其中華紙(1905)領漲4.75%、收25.35元,永豐餘(1907)上漲4.21%、收33.4元,正隆(1904)上漲2.6%、收32.6元。
副總統賴清德今出席「2023富邦永續大未來論壇」,他表示,淨零轉型不僅攸關地球的永續發展,也是各國產業升級轉型的機會。政府將在2030年前投入9000億元預算,藉由跨部會的協調合作,帶動個人、企業及非政府組織,共同投入淨零轉型的工作。
台汽電為國內第一家上市的電力事業集團,初期以汽電共生起家,其後響應政府開放民營電廠申設,陸續投資開發森霸、星能、星元及國光電力等4家民營燃氣電廠,總裝置容量約2,491MW,占全國發電設備總裝置容量達5%,對於國內穩定供電扮演重要角色;近年配合政府推動能源轉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為全國唯一同時具有風、光、地熱等再生能源投資實績的民營電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