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腫瘤的搜尋結果,共2,235筆
台灣曾獲得世界撞球王國美名,當中的關鍵人物就是「冷面殺手」趙豐邦與他的徒弟「撞球之子」楊清順,兩人扛起了這塊金字招牌,趙豐邦如今是中華民國撞球總會會長,然而楊清順卻在6日驚傳肺部惡性腫瘤病逝,享年45歲,讓台灣撞球迷深感惋惜。
泌尿科醫師黃冠鈞日前分享,一名28歲年輕男子被女友拉到他的診所看診,劈頭就問男友下面長出一粒一粒的,是不是長菜花?結果男子褲子脫下,黃冠鈞一看直呼沒事啦,是「珍珠丘疹」,一種良性血管纖維瘤,可以雷射或冷凍治療除掉。
名滿整個台灣撞球界的「撞球之子」楊清順,去年發現肺部出現腫瘤,經治療後雖有好轉,但仍在6日上午傳出因腫瘤惡化離世,享年45歲。
大陸湖南省長沙一名26歲男子最近因左手肘關節腫脹、無法伸直到長沙中心醫院就醫,醫師一問發現男子愛玩手遊,天天玩手機長達10小時,經電腦斷層掃描顯示,手肘竟長出超過1000顆的「珍珠」骨瘤。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關心澎湖離島重症醫療、垃圾、廚餘和海洋廢棄物處理,昨、今兩日在當地立委楊曜引導下,赴澎實地考察部立澎湖醫院與三總澎湖分院,還有紅羅垃圾暫置場、大城北廚餘場,和龍門海底覆網暫置區等。
美國佛州一名急診醫師日前診療一名因持續咳嗽求診的年輕患者,結果發現他已是睪丸癌晚期,並已擴散到肺部,胸部X光片顯示肺部多處雲狀斑點有如布滿砲彈,這是睪丸癌轉移肺部的典型病徵。這名急診醫師警告,男性應定期自我檢查睪丸,時間僅需10秒至30秒,及早發現腫塊有助自救。
南韓團體INFINITE的32歲成員南優賢(南優鉉)近來受訪時透露,於今年發現罹患胃腸道基質瘤(GIST),並在4月底接受10多小時的開腹手術,術後歷經相當艱辛的康復過程。醫師指出,胃腸道基質瘤是好發在胃腸道的惡性腫瘤,為僅次於大腸癌、胃癌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卻很少被人認識。由於症狀不明顯,近半患者幾乎沒有症狀,有症狀者大多是因腫瘤已大到一個程度,若是晚期已轉移不能切除者,平均存活率僅約1年。
許多家族可能都會有遺傳性疾病的基因,讓家族的血脈容易染上某些疾病。一位29歲女子表示,媽媽42歲時罹患了癌症第三期,姐姐則是去年罹患癌症第二期,她自己也被發現有一顆1.6公分大的良性腫瘤,因此忍不住直呼「這樣的體質,我真的覺得在我們這代滅絕就好,不要傳給下一代」。不過有過來人分享醫師說法,「隔代的機率會小很多」。
巴西一名醫生魯道夫(Rodolfo Duarte Ribeiro dos Santos),也是一名健身網紅,在IG擁有破萬粉絲追蹤數,9月才向營養師女友求婚成功,沒想到卻傳出死訊,享年33歲。
一名50多歲男子在與同事發生爭執的過程中,竟突然不說話,隨即整個人往後倒下、陷入昏迷。緊急送醫確診為動脈瘤破裂,由於腦部傷害面積過大,最終仍不幸往生。醫師指出,動脈瘤就是一顆不定時炸彈,不知何時會破裂,尤其有抽菸習慣者、患有三高疾病者,以及停經女性都屬於高風險群,最好定期安排高階影像檢查,盡早揪出問題並解決。
47歲黃姓婦人2年前開始出現語無倫次及在地上翻滾等怪異行為,甚至停紅綠燈時從摩托車上自摔,之後更出現莫名毆打同事,事後卻一問三不知,家人以為是精神失常,但就醫後遲遲找不出原因,直到最近發現低血糖,醫師深入檢查後揪出是胰島素瘤惹禍,安排手術切除才恢復正常。
一名年輕女子下腹部在近半年快速脹大、腸胃偶有不適,原以為只是變胖,但家屬察覺到異常,便帶她就醫。經腹部超音波檢查,醫師發現1顆超過20公分大的卵巢腫瘤,懷疑可能是惡性,於是安排進行傳統開腹手術。結果一打開腹腔,裡面全是紅、黃色的黏液,如同粉粿一般,由於質地過於濃稠,抽吸管無法吸取,只能徒手將黏液捧出裝在盆中,最後重達超過4公斤。
肝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的第4名、死亡率第2的癌症,如何防治備受關注。一名80多歲老婦原有一顆3.5公分的肝腫瘤,因年事已高未做抗癌治療,半年後檢查婦人的肝腫瘤,竟縮小至1.8公分,老婦過程中未吃中藥也未接受抗癌治療,僅將地瓜葉燙熟後,加入1/4顆的洋蔥及1/4的蘋果,打成果菜汁,每天早晚喝1次,之後幾個月未再喝此果菜汁,但腫瘤已完全消失。
一名70歲男子突然出現味覺異常現象,吃任何東西只剩甜味,連喝水都是甜的,造成食慾不佳,短短1年內就瘦了10多公斤,且合併上腹部不適,嚴重影響睡眠。之後就診檢查,竟在胰臟發現1顆接近4公分大的腫瘤,確診為胰臟癌。醫師示警,若有糖尿病、腹脹及體重下降等3大症狀,千萬不可輕忽,務必要檢查胰臟。
詐騙手法日新月異,新埔警分局為擴大識詐成效,與中醫大新竹附設醫院合作拍攝宣導影片,邀請執行長張宜真、放射腫瘤科主任郭于誠、核醫科主任張宇捷及護理師等接受員警「嚴刑拷打」。測試醫護人員防詐知識夠不夠,測驗結果醫護同仁果然有練過,通通答對,藉由生動活潑影片內容,將防詐觀念散播出去。
彰化1對夫妻日前因故與太太爭吵,還發生肢體衝突,老公不敵老婆攻擊右膝疼痛被送醫急救,沒想到因此發現右膝有2公分大腫瘤,醫師笑稱「你要感謝太太」,所幸經檢查是「良性骨內囊腫」,只需定期追蹤即可。
一名41歲男子,平時不抽菸也幾乎不喝酒,生活作息正常,飲食也無偏愛重口味,卻時不時有腹痛情況。就醫檢查發現,在胰臟部位有異常病灶,最終確認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醫師提醒,神經內分泌瘤又被稱作「類癌」,仍有惡化轉移的可能,常見症狀包括皮膚炎、慢性腹瀉、氣喘、反覆消化性潰瘍等,因此易被誤認為其它疾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微信公號「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11月8日凌晨消息,廣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簡稱「中山二院」)發布情況說明稱,11月7日,該院關注到網路上有傳播「中山二院乳腺外科團隊疑受實驗環境和試劑影響致多人患癌」等資訊。醫院迅速組織調查核實,初步瞭解,近年在乳腺腫瘤中心實驗室工作、學習過的人員中有3名罹患癌症,其中2名現為該院乳腺外科醫師,在臨床工作;另外1名不是該院職工學生,為外地來院進修人員,已回原單位工作。該實驗室無在讀學生患癌。
大陸河南地區一名女大生,近日到市區一間澡堂洗澡,結果被一名阿姨提醒「妳的肚子大到很不正常」,女大生本以為自己只是「蘋果型身材」,結果到醫院檢查卻發現卵巢上有顆20公分的大腫瘤,醫師看了直呼「那位大媽救了妳一命!」驚人畫面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比悲傷更悲傷的真相!澳洲一名10歲女童今年初因為眼睛問題就醫檢查,但醫生診斷認為是常見的兒童視力障礙,怎料病情急轉直下,才發現罹患的是具侵襲性的腦腫瘤,被宣告只剩下幾個月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