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腰椎突出的搜尋結果,共19筆
彰化1名57歲的詹先生,過去有尿路結石的病史,近期接連產生下腹及「該邊」痛的情形,以為結石復發,沒想到一查竟是胸椎的椎間盤突出,醫師表示,這種情況確實少見,因為痛點和病灶位置明顯不同,所幸經微創脊椎手術後已經得到好轉。
43歲的吳小姐因不慎扭傷腰部,剛開始只有下背痛,未料時間漸長,右側屁股和大腿後側延伸到小腿和腳底都有痛感,走路跛腳,無奈只能到診所就診,不過,服用藥物和復健治療4周後,症狀都沒有改善,只能到醫院求助,經診斷後是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
上班族忙了一整天,回到家就會發懶,用最輕鬆的坐姿休息,但小心可能讓椎間盤突出,嚴重恐導致肌肉疼痛與無力。除了經常搬運重物或往前彎腰等,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此外物理治療師胡逸惟提到,2種坐姿也要特別注意,雖然坐起來舒服但很傷脊椎。
95歲高齡的林陳阿嬤於今年於3月間,家屬發現她舉步困難,陪伴到大甲李綜合醫院接受治療,經王芳英副院長診斷罹患嚴重第腰椎3至4椎間盤突出症,以X光發現除外觀變形移位外,已有明顯骨刺形成。經採用中空骨鬆釘來治療,配合微創手術及高濃稠骨泥,強化椎體及固定因骨質疏鬆的腰椎,第2天便可下床行走復健。
高雄70歲周姓婦人長年背痛又罹患坐骨神經痛,家務操勞嚇,今年2初突發左側腿嚴重痠麻無力、無法站立行走,家人緊急送醫求診。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骨科醫師賴建華使用微創手術,利用兩個1公分不到的傷口置入「椎籠」並用螺釘固定,避開肌肉和神經大面積破壞,周婦術後隔天即可下床,第三天開心出院回家。
診間常見60、70歲的老人家,一進來就喊:「我的腰痛、腿又麻,晚上還會一抽一抽的痠麻痛,整晚睡不好,很折騰!」經過醫師診斷之後,多半發現有坐骨神經痛的問題。
小禎搭檔、陳零九、婁峻碩主持衛視中文台外景遊戲節目《CARRY吧 玩家們》,9日記者會上,小禎坦言一開始擔心跟2個年輕人合作會有代溝,不過錄影幾次下來發現滿新鮮,3人也愈來愈有默契。陳零九跟婁峻碩則是首次見面,被小禎的好身材嚇一跳,驚呼「怎麼變那麼瘦」,讓小禎聽了嬌嗔說:「原來你們都在偷看我。」
1位40歲神經外科醫師因工作關係,長期且長時間站立幫病患開刀,多年下來飽受腰酸背痛之苦,日前一度疼痛到無法走路,就醫後被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以「微切傷口脊椎融合手術」醫治,術後當天即可下床活動。
腰椎間盤突出是最常見的腰痛病之一,中醫屬於「腰痛病」範疇。又分為氣滯血瘀型、風寒濕型、濕熱阻絡型、肝腎虧虛型,辨證施治配合功能鍛煉可取得良效。這裡介紹幾種簡便易行方法。
從事粗工的李姓病患近月飽受背痛及坐骨神經痛,最近因疼痛加劇,甚至腰桿無法挺直致寸步難行,至大甲李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就醫,經院長張廸生判斷為罕見「脊柱旁感染」,引發敗血症險些要了命,立即進行微創減壓手術保住生命。
竹科1名50多歲女性作業員,因工作需久站或負重,長期下來引發職業傷害,月前左腿酸麻疼痛,後來加劇到大腿、腳背,甚至痛到走不了,最後接受腰椎微創手術,症狀明顯改善,已可以下床活動。
游泳可說是最無壓力,以及可以放鬆身心靈的運動,但游泳真的能治病嗎?根據中國大陸黑龍江醫院專家表示,只要做好下水前的暖身,每次時間不要過長,游泳確實可以減緩腰椎盤突出、關節炎與頸椎等疾病。
23歲藍姓青年車禍被診斷脊椎側彎,不料,2年後,身體變形、行走困難且常「痛到歪腰」,經大林慈濟醫院檢查出病因是腰椎椎間盤突出,開刀後又能抬頭挺胸走路。
古人說「打個鞦韆不腰疼」「盪個鞦韆活筋骨」,從人體結構來講,這是有科學根據的,因為在盪鞦韆的過程中涉及了複雜的人體平衡。
久坐,缺乏運動,使得腰痛不再僅僅局限在老年人,很多年輕的上班族,甚至十幾歲的學生,都或多或少出現了腰痛的症狀。半躺著玩手機,腰背受涼,按摩太用力,床墊太軟……這些小細節都會狠狠傷害你的腰椎!如何護腰?8個建議,送給腰椎不好的坐班族!
嘉義市一名16歲少年因久坐於電腦前,每天起床後都覺得雙腳麻痛,經醫師診斷為腰部椎間盤突出,治療後叮囑他不要久坐。
據《武漢晚報》報導,武漢52歲的劉先生,經常加班,雖腰痠背痛,卻不以為意。可日前,他一個噴嚏引發腰部便劇痛,動彈不得,檢查竟是急性腰椎間盤突出。有研究稱,1個噴嚏的威力相當於15級風,醫生提醒:打噴嚏最好挺直背部反叉腰。
童綜合醫院今天表示,19歲陳姓女華僑腰部劇痛,走路姿勢像鴨子,經檢查為腰椎間盤突出,微創手術後才健康回國。
一名住在西非的19歲陳姓女華僑,返台探親時突然腰痛,走路姿勢變得像鴨子,跟亮麗的外型格格不入,到醫院檢查,發現是腰椎椎間盤突出,經手術將突出的椎間盤摘除後,走路姿勢才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