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腸檢測的搜尋結果,共297

  • 私密處長痣 一查竟是最惡性癌!醫曝「5現象」慘了

    私密處長痣 一查竟是最惡性癌!醫曝「5現象」慘了

    一名女子做完痔瘡諮詢後,請醫師幫忙檢查一顆位於私密處的痣,並透露該痣近期有增大、凹凸不平的現象。醫師一看驚覺不對勁,將她轉介至大醫院切片化驗,證實為罕見的「黑色素瘤」。醫師表示,黑色素瘤是惡性度很高的癌症,致死率極高,第4期存活率只有10%,民眾可藉由「ABCDE」5種痣相,進行自我檢測。

  • 醫華生物晶片檢測 國際肯定

    醫華生物晶片檢測 國際肯定

     由醫華生技所研發的半導體生物晶片專利技術,全程為非侵入式檢查,能重複取樣且無副作用,可提供做為醫療診斷上的輔助,該技術已取得十幾項國際專利,並於2021年底獲得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醫材認證,在2022年科技部帶領下,獲得美國CES 2023 Innovation Awards「Digital Health」項目創新獎,成為循環腫瘤檢測同業中唯一獲獎之生技公司。

  • 簡水系統大腸桿菌歷年超標 台東縣府攜手公所改善偏鄉水質

    簡水系統大腸桿菌歷年超標 台東縣府攜手公所改善偏鄉水質

    歷年台東地區簡水系統的水質檢測成果,發現大多數簡水系統水質超標的項目以「大腸桿菌」居多,且容易遭到汙染或枯竭,導致水質愈來愈惡化。為了解決偏鄉多用山泉水、簡易自來水困境,台東縣政府財政及經濟發展處日前特前往長濱鄉舉行「申請設置自來水延管說明會」,並邀請台灣自來水公司第10區管理處一起解決相關用水問題。

  • 國人健檢前3大異常 第一名是它!87%男性都中鏢

    國人健檢前3大異常 第一名是它!87%男性都中鏢

    國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中,消化系癌症即佔3名,包括大腸癌、肝癌、胃癌,根據一份最新健檢統計,去年胃腸消化道檢查的異常報告的前3名,分別為脂肪肝、胃食道逆流、大腸息肉。其中,男性透過健檢發現脂肪肝的比例高達87%。

  • 腸病毒來襲 門診量激增逾2成

    腸病毒來襲 門診量激增逾2成

     新冠肺炎疫情解禁後,腸病毒疫情來勢洶洶,彰化縣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454人次,較前1周的374人次大幅上升21.4%。彰化縣衛生局5日在彰化市國聖國小辦理「戰勝腸病毒,一起溼搓沖捧擦」活動,並將在5月底前針對247所國小、國小附幼及公托完成腸病毒聚集事件演習。

  • 疫情解封腸病毒來襲 門診量激增2成以上

    疫情解封腸病毒來襲 門診量激增2成以上

    疫情解禁後,彰化縣上周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454人次,較前一周的374人次上升21.4%。彰化縣衛生局今天在彰化市國聖國小辦理「戰勝腸病毒,一起溼搓沖捧擦」活動,提醒透過時時刻刻勤洗手,守護自己也守護他人的健康。

  • 1歲女兒吃剩麵包 爸爸嗑光「四肢爆紅疹」 醫示警:這叫試蠱

    1歲女兒吃剩麵包 爸爸嗑光「四肢爆紅疹」 醫示警:這叫試蠱

    國內腸病毒已進入流行季,一不注意就可能染病。小兒科醫師林智葳今(30)日分享門診出現感染案例,因為爸爸吃了女兒吃剩的食物,結果手腳長滿疹子,提醒病毒流行期間應避免共食,減低交互感染風險。

  • 腸病毒疫情拉警報! 花蓮就診人數一周暴增5成

    腸病毒疫情拉警報! 花蓮就診人數一周暴增5成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花蓮縣衛生局衛公布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64人次,預計5月正式進入流行期,隨著疫情解封,口罩鬆綁,預料腸病毒恐攀升,尤其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等腸病毒前兆病徵,儘速送到花蓮慈濟醫院或門諾醫院治療。目前花蓮幼兒園為避免腸病毒群聚感染造成停課,兒童入園上課前都會檢查有無症狀。

  • 李坤城飲食清淡仍罹大腸癌 醫曝3因素更危險

    李坤城飲食清淡仍罹大腸癌 醫曝3因素更危險

    知名作詞人李坤城1年前才向媒體透露,自己做完健康檢查一切正常,沒有三高且指數正常,生活上也維持少油、少鹽的清淡飲食,未料在7個月前發現大腸癌住院,昨傳出因癌細胞轉移肝與骨頭病逝。醫師分析,臨床上曾遇過有病患稱自己長期吃素,也罹患大腸癌,顯見飲食並不直接與大腸癌有關,反而是年齡、基因、家族史等因素,同樣不可輕忽。

  • 李坤城大腸癌病逝 醫揭3類人很危險:35歲開始定檢

    李坤城大腸癌病逝 醫揭3類人很危險:35歲開始定檢

    知名作詞人李坤城8日病逝,妻子林靖恩受訪透露,李坤城受大腸癌所苦,最後因癌細胞轉移肝與骨頭病逝。大腸直腸科醫師分享罹患大腸癌可能有7徵兆,提醒有3大壞習慣的人,最好從35歲開始就要定期檢查。

  • 苗縣山泉水水質 這處大腸桿菌數竟超標近30倍

    苗縣山泉水水質 這處大腸桿菌數竟超標近30倍

    苗栗縣政府環保局列管熱門山泉水取水處,近日公布抽驗檢測水質結果,其中,銅鑼鄉新雞隆「龍泉」取水處,大腸桿菌數超標近30倍,另外兩處則符合標準。環保局提醒民眾取用山泉水、井水或為簡易自來水作為飲用水時,務必經煮沸後再飲用。

  • 大腸癌7徵兆曝光 醫示警:這類人35歲起就要定期檢查

    大腸癌7徵兆曝光 醫示警:這類人35歲起就要定期檢查

    根據國建健署統計,大腸癌連續15年位居癌症榜首。大腸直腸肛門外科醫師分享,罹患大腸癌可能有7徵兆,分別是貧血、體重減輕、腹痛和腹脹、嘔吐、便祕、糞柱變細以及無症狀,要想預防就要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測或大腸鏡檢查,而有長期抽菸、喝酒或飲食習慣差等3大壞習慣的人,最好從35歲開始就要定期檢查。

  • 人人皆可降低罹「腸癌」風險 專家提醒6大重點

    人人皆可降低罹「腸癌」風險 專家提醒6大重點

    今年3月美國醫學期刊有研究報告指,大腸直腸癌在55歲以下年輕族群的病例數近年明顯大增。由於大腸直腸癌屬於最容易預防的癌症之一,早期發現有助治療,專家提出六種有助降低罹患腸癌的注意事項,呼籲民眾要把握機會保護自身健康。

  • 大胃女王「魔女菅原」大腸癌逝 醫:1款人35歲就要檢測

    大胃女王「魔女菅原」大腸癌逝 醫:1款人35歲就要檢測

    日本大胃女王菅原初代過去因參加《火力全開大胃王》綜藝節目爆紅,曾創下在10分鐘內吃399碗蕎麥麵的超狂紀錄,被外界封為「魔女菅原」,日前傳出因罹患大腸癌於9日逝世,享年59歲。對此,醫師提醒,愈來愈多的添加劑、致癌物與不健康的飲食陋習,導致大腸癌比率逐年攀升,若出現7大症狀需注意。

  • 健檢正常3年後竟大腸癌 元兇是它!醫曝4特點:超難發現

    健檢正常3年後竟大腸癌 元兇是它!醫曝4特點:超難發現

    大腸癌近年有年輕化趨勢,且超過半數發現時已末期。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直指,「扁平鋸齒狀息肉」是年輕人大腸癌的隱形殺手,因這種息肉長相扁平,「就像隱形眼鏡掉到地板,根本很難找得到」,對大腸鏡醫師是一大挑戰。

  • 高雄飲用水檢測 1515件全數過關

    高雄飲用水檢測 1515件全數過關

     為了強化高雄市飲用水水質安全,高市府環保局每年定期採樣飲用水分析物理性、化學性及細菌性檢測項目。根據統計,去年細菌性分析部分,共檢測1515件飲用水的大腸桿菌群與總菌落數微生物分析計,檢測結果全數符合標準。

  • 高市環保局加強飲用水質檢測 千件分析結果出爐

    高市環保局加強飲用水質檢測 千件分析結果出爐

    高市府環保局每年定期採樣飲用水分析物理性、化學性及細菌性檢測項目,根據統計,去年細菌性分析部分,檢測飲用水水源、水質及公私場所設置公眾飲用連續供水固定設備的大腸桿菌群與總菌落數微生物分析計1515件,檢測結果均符合標準。

  • 雜誌精選》過敏原檢測要做嗎? 幾歲可以帶小孩去做?

    雜誌精選》過敏原檢測要做嗎? 幾歲可以帶小孩去做?

    過敏是如今最常見的嬰幼兒健康問題,除了會引起輕微的皮膚癢、起疹子等常見症狀,也有可能會出現威脅生命的嚴重過敏反應,讓人防不勝防。尤其小朋友出現這些症狀更讓爸媽擔心受怕。究竟能否提早檢測出過敏體質?幾歲可以帶小孩去檢測過敏原?兒科醫師為你詳細解答!

  • 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 4歲童急送醫!疾管署曝9症狀示警

    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 4歲童急送醫!疾管署曝9症狀示警

    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腸病毒重症個案,為南部4歲女童,今年1月5日出現輕微咳嗽及流鼻水症狀未就醫,2天後發燒,呼吸急促,腹痛才兩度就醫,症狀疑似氣喘加劇,由醫院通報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由於下周就要開學,疾管署提醒腸病毒D68型與典型腸病毒較不同,應做好手部衛生。

  • 8旬翁5天沒排便 醫指診一摸嚇傻:被腫瘤塞住了

    8旬翁5天沒排便 醫指診一摸嚇傻:被腫瘤塞住了

    台灣一名年約80歲的老翁長達5天沒排便,緊急處理仍未改善,因此趕緊向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求助,他進行肛門指診發現,距離老翁肛門口5公分處,竟長了1顆腫瘤,評估應該是直腸腫瘤造成嚴重阻塞,並分享7項大腸癌常見症狀。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