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腸胃科的搜尋結果,共51筆
夢想淘心室3月15日【曉宇宙~曉曉問大大】邀請畢業於台大醫學系,目前在國防醫學院攻讀博士、現職於高雄市立民生醫院肝膽腸胃科的楊光祖主治醫師。平常喜歡打籃球滑雪唱歌,也喜歡分享各類知識與經驗給大家。小時候的第一志願是想當太空人,覺得很酷很有趣,到現在還是很想上外太空一償心,楊醫師甚至曾報名參加在台灣所舉辦的太空會議,積極想成為一位太空醫師。
身體出現小毛病若放任不管,很有可能會引發不可挽回的後果!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表示,曾有一名75歲的男患者因長期腹瀉就醫,檢查後發現罹患大腸癌。詹宜學表示,大腸癌初期通常沒有症狀,當出現「血便、長期腹瀉」才檢查,普遍已經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
100歲老阿公的肝臟竟比28歲青年還健康!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一名百歲阿公日前照了超音波後發現肝臟「完全正常」,一點脂肪肝、纖維化的跡象都沒有,和另一名28歲脂肪肝患者的照片相比,有明顯落差,而阿公也分享生活習慣,除了不吃醃漬物、長年吃魚外,作息也相當規律,讓錢政弘也覺得相當欽佩。
72歲的男星向雲鵬是70年代的性格小生,曾獲得第17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今(14)日傳出胃癌病逝消息,讓許多粉絲感到不捨。過去胃腸肝膽科醫師蘇銘堯曾表示,胃癌初期症狀與胃潰瘍相似,但若出現上腹痛並伴隨「體重減輕、貧血、解黑便」等症狀,恐怕已是胃癌中末期,建議盡速到醫院檢查。
許多人都有脹氣、打嗝等小毛病,但輕忽這些警訊可能會出大事。肝膽腸胃科醫師葉秉威表示,有一名60歲的婦人在一個月內突然頻繁脹氣,且持續打嗝噁心,肚子脹得非常巨大,一度被診所醫師判斷為嚴重宿便,後來到大醫院電腦斷層一掃,在腸道內發現一顆4公分大的腫瘤,「小腸幾乎全部塞死」,且確定是癌症末期,腫瘤已轉移到肝臟和腹膜。
吃到不潔的食物或病毒感染而吐下瀉時,該吃些什麼才好?如果你都是以吐司、稀飯、或白饅頭果腹,那可就白白受苦了。因為最新的建議是,腸胃炎的時候,大部份的東西都可以吃。
偏鄉病患到嘉義市大醫院就診常要跑好幾趟,舟車勞頓,衛福部嘉義醫院18日首次與偏鄉基層診所簽署合作意向書,建立轉診綠色通道提供一站式快速通關服務,讓中埔鄉民眾有快速便捷的腸胃鏡、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檢查。
長期肚子痛有可能是身體發出警訊!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表示,曾有一名患者突然暴瘦,且每天都嚷嚷著肚子痛,檢查發現已經罹患胃癌第3期,一問之下才知道,患者在初一、十五都會吃稀飯配醬瓜,推測是因為規律、長期地攝取高鹽分醃漬物引發癌症,雖然手術成功,但在半年內仍離開人世。
主動脈瘤有「致命炸彈」之稱,大多是無症狀,但仔細觀察仍有徵兆可循,家醫科醫師陳欣湄分享,曾遇到一名60多歲男患者自覺消化不良,一直去腸胃科拿胃藥,被醫師察覺有異建議做檢查,結果發現他腹部長了一顆主動脈瘤,若破裂死亡率超過50%。
對症下藥才能真正解決問題。醫師林相宏發文表示,有一名男子身體不舒服,連續跑了2家醫院,皆照了大腸鏡卻沒辦法確定病因,最後跑了第3間醫院,用超音波一照才發現,男子體內居然有顆超巨大的腫瘤,如同「士林夜市的大香腸」。
下週六迎來中秋節,正是大啖烤肉、月餅等時節,醫師提醒,每年中秋節過後,腸胃科門診人數增加,呼籲民眾3大飲食原則,尤其吃飯切記7分飽,因吃太撐會加劇胃食道逆流症狀,讓人胸悶、胸痛、上腹痛;此外,要避免不潔食物,免受腸胃道疾病侵擾。
新光醫院健康檢查中心主任朱光恩,也是昕新智慧診所院長,出生高雄美濃,9歲隨家人移民阿根廷,28歲回台當胃腸肝膽科醫師,曾隨前總統陳水扁出訪中南美友邦,赴帛琉駐點醫療。身為台灣「大腸鏡一人操作法」先鋒,全台超過9萬人的腸、胃,都曾經他的巧手「看過」,30多年的內視鏡檢查經驗,讓他格外珍惜腸胃健康,每兩年一定做一次健檢,並長年維持「168」飲食,維持身體健康。
近日病毒性腸胃炎患者數量大增,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近期腹瀉就診人次上升,群聚事件檢出病原體以諾羅病毒為主。而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上週因為腹瀉至急診就診的患者人次比上上週增加了兩倍,醫師呼籲,民眾要留意飲食安全與手部衛生,酒精對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的效果不佳,洗手才是最有效的不二法門,可降低病毒傳播。
排便是人體自然的生理反應,但很少人會注意自己的糞便狀況。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在臉書粉專指出,雖然糞便是我們排放出來的廢物,但是它的顏色卻能夠反映出人體是否健康,尤其出現黑色、紅色和灰白色的糞便,就要提高警覺,一有不適就盡快就醫檢查。
春節期間飲食油膩,加上零食甜點不忌口,不少患者都在年後到腸胃科求診,尤其以慢性胃炎和胃食道逆流病人最多。醫師提醒,慢性胃炎是胃癌的危險因子,如出現腹脹、打嗝、噁心等症狀,千萬別忽視,務必積極就醫治療,遵從醫囑定期追蹤。
「你那個老是放屁的習慣實在要改一改,超沒水準的。」從淋浴間走出,一個大大聲響從身子擠出,她想起前一個男人每一次聽見後皺眉嫌惡的表情,嘴中還不斷排出更多惡臭的言語:「吃了什麼神仙丹藥,女人家這要吵,有夠丟臉。去看醫生能不能縫起來啦。」「你就可以控制啊,誰喜歡一直放屁?」每次被唾罵,她總在心中咕咕囔囔,終而仍乖順預約腸胃科檢查。
女星陳伶宣(宣宣),前年5月嫁給大她12歲的肝膽腸胃科醫生,丈夫將豪宅、名車等財產登記在她名下,不過國慶連假首日驅車南下工作時,竟在高速公路遭聯結車撞上,好在人平安無事沒有受傷,隨後也將事發現場畫面PO上網,引起網友討論。
中秋連假期間,民眾攝取過量高油高糖的食物,加上運動時間變少,衛福部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莊家舜說,年節過後胃食道逆流患者激增,他建議患者可透過調整飲食習慣、減重、舒壓等方式降低胃食道逆流的發生率。
在台灣卵巢癌發生率在女性癌症中排行第七位,除了遺傳因素,包括飲食、生活習慣可能埋下危險因子;高雄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副主任劉文雄醫師指出,尤其現代女性多為晚婚甚至不婚,在未生孩子、哺乳等情況下,卵巢就會處於不斷排卵狀態,提高罹患卵巢癌風險,目前治療上已能藉由基因檢測確定是否有BRCA基因突變,再給予個人化治療,有助於提高存活率。
桃園市蘆竹區1名獨居的51歲高姓男子因患有胃潰瘍疾病,已經吐血一個多禮拜了,鄰居13日上午8時發現該名男子臥倒在血泊當中,蘆竹消防分隊到場後發現該名男子已明顯死亡且未送醫急救,警方現在正協助找尋家屬辦理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