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腸道健康的搜尋結果,共359

  • 我們都錯了 便便稀糊沒關係!醫:符合1條件就健康

    我們都錯了 便便稀糊沒關係!醫:符合1條件就健康

    大腸癌已連15年是國內新發癌症人數的第一名,為防腸癌上身,民眾很關心自身的排便狀況是否良好,醫師表示,排便狀況最重要的是有無「適度排便」;而糞便是否成型、過硬或過糊,並不會對腸道及身體造成影響。

  • 「金鐘歌王」昔罹大腸癌  70歲楊烈挺凸肚找房近況曝

    「金鐘歌王」昔罹大腸癌 70歲楊烈挺凸肚找房近況曝

    70歲的「金鐘歌王」楊烈2005年時罹患大腸癌,他積極開刀、化療力抗癌症,成功抗癌至今18年,不料3月底自己的二哥卻因同樣疾病大腸癌不幸病逝。近年楊烈戲約不斷,而時報周刊CTWANT則在5月16日上午11點多,直擊他在台北市萬華區拍攝新戲《我的意外室友》,休息時間他並沒有閒著,開心地和攝影師等工作人員聊天,看起來氣色良好。

  • 吃好睡好運動還不夠 哈佛MIT曝超級長壽秘密

    吃好睡好運動還不夠 哈佛MIT曝超級長壽秘密

    長壽健康的秘訣是甚麼?很多人都知道,要達到這目標,需要經常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睡眠充足,還要會處理壓力。

  • 大便黏馬桶是大腸癌前兆? 醫揭真相:出現6症狀快檢查

    大便黏馬桶是大腸癌前兆? 醫揭真相:出現6症狀快檢查

    大腸癌是發生在大腸的惡性腫瘤,長期穩居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第1名,如何預防成為迫切關注的議題。而糞便是反映腸道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若出現大便黏在馬桶上沖不掉,是否就為罹癌警訊?對此,大腸直腸外科陳威佑醫師解惑,糞便變黏可能是纖維攝取不足,或是壓力影響消化所致,實則與大腸癌無關;不過,若糞便出現帶血、變細、黏液多甚至惡臭、排便習慣改變、排便前嚴重腹部絞痛、有便意卻感覺排不乾淨等症狀,建議儘早就醫檢查。

  • 不只害肚痛  「這處」病了傷全身!釀失智還害陽痿

    不只害肚痛 「這處」病了傷全身!釀失智還害陽痿

    腸道健康越來越受關注,醫師表示,當腸道菌相失衡時,腸道會分泌毒素,引發一連串發炎反應,除肥胖外,還會造成脂肪肝、失智症、性腺功能不足。醫師表示,民眾平常要避開過敏食物、暴飲暴食、精緻與加工食物、壓力等8行為,以免腸道問題危害全身。

  • 人體代謝循環實證新突破

     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在2001年將益生菌定義為「益生菌為活的微生物,當適量使用時,有益於宿主健康。」

  • 沒有手抖!6旬翁便秘竟患帕金森症 醫:腸道症狀當心

    沒有手抖!6旬翁便秘竟患帕金森症 醫:腸道症狀當心

    帕金森症早期明顯症狀為顫抖、肢體僵硬,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指出,長期便秘也可能和帕金森症有關,腸胃道的健康長期出問題,可能代表大腦不夠健康,提醒民眾如果有便秘、腹瀉等腸道狀況,別再認為只是小問題而置之不理。

  • 地瓜葉「不是地瓜的葉子」 醫揭驚人身世:多吃有4好處

    地瓜葉「不是地瓜的葉子」 醫揭驚人身世:多吃有4好處

    你知道地瓜葉不是一般食用地瓜長出來的葉子嗎?醫師傅裕翔分享地瓜葉鮮為人知的身世,其實是由「葉用甘藷」特地培育出來供民眾食用,和一般食用地瓜的葉子有很大區別。而多吃地瓜葉不僅能改善消化功能,還有穩定血壓、血糖等4大好處。

  • 僅次大腸癌卻沒人知 醫曝「1超兇癌症」:發現已晚期

    僅次大腸癌卻沒人知 醫曝「1超兇癌症」:發現已晚期

    胃腸道基質瘤(GIST)是好發在胃腸道的惡性腫瘤,為僅次於大腸癌、胃癌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很少為人所知,但發生位置從食道到直腸都有可能出現,其中以胃部與小腸機率較多。醫師表示,胃腸道基質瘤症狀不明顯,近半患者幾乎沒有症狀,有症狀者大多是因腫瘤已大到一個程度,若是晚期已轉移不能切除者,平均存活率僅約1年。

  • 70歲楊烈曝「抗癌成功」關鍵 曝當年開演唱會正口服化療

    70歲楊烈曝「抗癌成功」關鍵 曝當年開演唱會正口服化療

    70歲資深藝人楊烈受邀上中天YT頻道節目《健康點點名》分享抗癌歷程,也談到二哥罹患大腸癌的過程,楊烈表示自己當初罹患大腸癌時有徵兆,但二哥卻是忍到最後一刻才打電話給他,表達身體有狀況,緊急送醫後才診斷出也罹患大腸癌。

  • 書摘精選》胃腸的好菌能增加抗壓性

    書摘精選》胃腸的好菌能增加抗壓性

    這些研究很驚人吧!而且大腦的健康不能全靠單一菌株。腸道內有數萬億種不同的菌,只要不過量,就沒有害處。事實上,它們的能力很驚人,可以讓你內外健康、狀態良好。消化食物、釋放奇妙的化學物質、從腸道提供關鍵訊息到大腦。我們現在明白,心情要穩定,有賴於胃腸道裡住著不同類型的好菌,也就是所謂的微生物群多樣性。

  • 蟬聯14年癌王原來是它!腸胃科醫師不藏私分享救命5大招

    蟬聯14年癌王原來是它!腸胃科醫師不藏私分享救命5大招

    連續佔據國人癌症發生率榜首14年的大腸癌,根據國健署最新資料顯示,2019年大腸癌發生人數超過17,000人,換算下來一天有47人確診為大腸癌。過去認為大腸癌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然而近年來發生年齡越趨年輕化,甚至有高達10~15%的腸癌罹患者發生在50歲之前,老中青各年齡層皆不可掉以輕心。由於大腸癌初期症狀不明顯,且症狀與其他良性腸道疾病類似,較難早期發現,因此維持腸道機能成為日常保健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 清明祭祖吃潤餅 這樣DIY更健康

    清明祭祖吃潤餅 這樣DIY更健康

    明天就是清明節,不少人都會以潤餅作為祭祖食品。除粽子有南北之分外,其實潤餅也有南北差異,北部潤餅多以炸紅糟肉、豆干等為餡,南部潤餅則會包上香腸、滷肉等,1份約介於300~500大卡之間,60公斤成年人得慢跑2小時才能消耗掉熱量。國健署建議民眾自行DIY健康潤餅,除加入紫高麗菜、韭菜等蔬菜,也可使用豆干絲、蛋皮、雞肉或瘦肉絲等取代五花肉和香腸,並以水果取代花生糖粉。

  • 益生菌可護腸道健康?醫曝1類人吃了恐加劇病情

    益生菌可護腸道健康?醫曝1類人吃了恐加劇病情

    現代人為了預防大腸癌等腸道疾病,關注如何確保腸道健康,坊間常聽聞益生菌可以培養良好的腸道菌相,腎臟科醫師表示,臨床研究指出,高纖食物可以培養良好的腸道菌相,但吃益生菌產品未必能培養良好的腸道菌相。此外,因部分益生菌產品恐添加多種化學物質,含磷量高,恐加劇慢性腎病者的病情。

  • 狗狗也能吃素  調查證明 全素食對狗的健康也有好處

    狗狗也能吃素 調查證明 全素食對狗的健康也有好處

    「吃素救地球」已逐漸流行,有些狗主人也是素食堅持者,因此他們的毛小孩該怎呢呢? 一項研究發現,只要蛋白質攝取足夠,狗狗吃素也沒什麼問題,而且還有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好處,就是牠們排的便便沒有那麼臭。

  • 3種飲食習慣「吃出大腸癌」 2營養素可預防!每口咬20下

    3種飲食習慣「吃出大腸癌」 2營養素可預防!每口咬20下

    大腸癌連續15年為國內癌症發生率第1名。日本大胃王菅原初代日前也因大腸癌病逝,享年59歲。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指出,大腸癌與飲食有很高的關聯性,平時攝取過多高油脂食物、加工類食品及酒精,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

  • 手搖飲也中!愛吃5食物恐罹癌 醫示警:快做大腸鏡

    手搖飲也中!愛吃5食物恐罹癌 醫示警:快做大腸鏡

    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台灣癌症發生率第一名,醫師陳欣湄表示,台灣美食多,有研究發現5大常見食物會衝擊整個腸道,包括醃製、燒烤油炸、變質發霉食物、香菸酒精、甜食高糖食物,尤其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若青少年時期就愛喝手搖飲料,罹患高風險腺瘤瘜肉機率上升30%,可能演變成癌症。

  • 真有人吃不胖?醫專業解答:僅1類人有這種體質

    真有人吃不胖?醫專業解答:僅1類人有這種體質

    許多商業廣告宣稱其產品可培養吃不胖的體質,但腎臟科醫師王介立表示,健康者根本沒有這種體質,現實世界僅重大傷病者才有這種吃不胖的體質,例如嚴重肝腎衰竭、癌症。他並表示,即使改變腸道菌也無法讓人有吃不胖的體質,因為小腸吸收營養,但腸道菌主要分布在大腸,因此即使改變大腸的腸道菌,也無法影響小腸的養分吸收功能。

  • 高纖飲食一定好?醫破迷思:將釀2大問題

    高纖飲食一定好?醫破迷思:將釀2大問題

    現代人重視健康,「高纖低油」儼然成為健康飲食的代名詞,但醫師表示,膳食纖維應該隨著年齡與身體狀況進行調整,並非坊間認為的「越多越好」,因為過多的膳食纖維會造成脹氣,並且影響蛋白質等營養素的吸收,不利人體健康。

  • 年增1.6萬人罹大腸癌 「4種大便型態」恐已初期

    年增1.6萬人罹大腸癌 「4種大便型態」恐已初期

    大腸癌連續蟬聯15年為癌症發生人數之首,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大腸癌每年新增個案數1萬6,829人,專長排便與大腸癌關聯性的學者表示,民眾應多觀察自己排便的情況,若發現便中有血或黏液、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改變、長期腹部不適,這4個症狀就可能是大腸癌初期了。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