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有行舍的搜尋結果,共12筆
公股銀積極推動綠色消費,也從自身行舍開始。一銀從2010年開始爭取綠色標章,初期從188家分行中的71棟舊大樓推廣到其他大樓,衡量每棟大樓狀況,像是很多擁有中央空調20、30年,就優先汰換,因為一銀統計耗能中的60%,就在於空調、照明。
2023「Earth Hour關燈一小時」活動,邀請社會各界於3月25日晚間8點30分至9點30分關燈1小時,華南銀行為擴大響應,於3月25日至26日連續2日,串聯總行及國內分行,一起關上非必要及無涉安全性的直式、橫式廣告招牌燈,用實際行動關心地球,為這片土地節省更多寶貴的能源。
公股銀行鎖定自有行舍參與都更危老,其中,更因應趨勢,各銀行都積極加入綠建築元素。華南銀行指出,銀行舊有行舍的重建必然以綠建築為標準,現在對於本業經營所生的直接、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明確盤點,即範疇一、二的排放量,年約1.4萬噸。
第一銀行強化自有行舍資產活化,四路進擊,包含行舍危老重建、參與都市更新、行舍興建、資產出租。一銀主管說,部分老舊行舍將配合危老政策進行重建,今年執行中為台南佳里、屏東潮州分行等二處行舍改建,規劃中為台北忠孝大樓改建。
公股銀行積極鎖定自有行舍參與都更危老,目前以大台北地區為主,且多是都更、危老雙軌並行,土地銀行、彰化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第一銀行皆逾五處,為符合世界趨勢,公股銀更積極藉由重建舊有行舍時,結合節能減碳、打造新興建築的趨勢。
力挺綠能企業,第一銀行及臺灣銀行10日完成永豐餘投資控股60億元聯貸案簽約,該案由一銀及臺銀統籌主辦並擔任管理行,並與農業金庫、土地銀行、兆豐銀行、華南銀行、遠東銀行、元大銀行及台北富邦等七家銀行共同協辦。
為響應金管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政策,第一銀行將於12月8日發行總額新臺幣10億元之可持續發展金融債券,並於櫃買中心上櫃掛牌。此為一銀2020年發行綠色債券後,首次發行可持續發展金融債券,落實對環境友善與社會責任的重視與關懷。
各大行庫內部已完成2021年所要推動都更及危老重建案的盤點,各行庫以自有行舍所參與的都更面積就已接近6千坪,若再計入其他與八大行庫共襄盛舉的民間地主及開發商,明年以八大行庫自有行舍為觸媒所發動的都更及危老重建案,將上看萬坪。
為擴大一銀廈門分行營運規模,一銀董事長董瑞斌提兩大計畫,一是透過產學合作與廈門學校共同培育人才,並延攬當地人力,協助分行在地化經營;二是評估在廈門當地購置自有行舍。
土地銀行大安路宿舍參加吉美建設擔任實施者擬具之「擬訂臺北市大安區大安段一小段421地號等16筆土地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案」於106年4月27日經臺北市政府核定公告實施。
據合庫最新統計,近幾年來透過分行整併等方式,合庫的自有行舍比例增至6成,為了因應金融數位化潮流,必須對實體分行改頭換面,甚至擴張營業區域,因此合庫已準備購置更多的不動產作為擴建之用,自有行舍比重也將繼續提高。
合庫將出手購置自有行舍。據了解,合庫銀行董事會已在本周一決議,授權合庫經營團隊出手購置自有行舍,這可說是合庫銀行多年來對於不動產資源首度「轉守為攻」,瞄準具有地利價值的行舍用地出手,為日後的不動產永續活化進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