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自殺防治中心的搜尋結果,共79

  • 投入自殺者遺族關懷 「傷痛天使」李沐芸獲表揚

    投入自殺者遺族關懷 「傷痛天使」李沐芸獲表揚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為永續推動「全球熱愛生命運動」,26年來在全球以表揚440位有志人士,並頒發獎章。被稱為「傷痛天使」的台灣自殺者親友遺族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李沐芸,近日也獲表揚,她展現對生命的大愛,用一生的力量守護自殺者遺族,獲得各界高度肯定。

  • 6成輕生者死前1周曾就醫 第一線守門人是關鍵

    6成輕生者死前1周曾就醫 第一線守門人是關鍵

    輕生是國人第11大死因,2021年共有3656人輕生死亡。根據統計,6成輕生死亡者,在輕生前7天曾有就醫紀錄,因此第一線醫護人員、社工等人,在自殺防治中扮演者關鍵角色。自殺防治學會今舉辦守門人訓練,教導第一線人員辨認自殺風險因子、自殺防治處遇技巧,給予個案關懷及介入,避免憾事發生。

  • 建立穩固防治輕生事件網路 專家籲媒體發揮正面影響

    建立穩固防治輕生事件網路 專家籲媒體發揮正面影響

    媒體在自殺防治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國2017年某部影集的高收視率,帶來了當地10至17歲青少年輕生人數的增加,這樣的影響在台灣也可看見。專家指出,疫情期間的輕生機率持平,不過粗估今年的輕生死亡數將微幅上升。輕生是多重原因所致,需要全面性策略的防範,專家呼籲媒體,透過報導從逆境中走出的方法,或專家、學者說法,發揮輕生事件新聞報導的正向力量。

  • 竹市心衛中心開設3個月服務逾2000人次

    竹市心衛中心開設3個月服務逾2000人次

    新竹市積極推動心理諮商及自殺防治工作,今年9月成立首座「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有專業人力、個案追蹤訪視及心理健康課程推廣,開設3個月已服務超過2000人次,為市民提供專業完善的心理諮商服務,打造健康幸福城市。

  • 高市衛生局辦「幸福捕手」師資培訓 防治自殺事件

    高市衛生局辦「幸福捕手」師資培訓 防治自殺事件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與國際扶輪3510地區林園扶輪社,於2至3日舉辦「幸福捕手」種籽師資培訓課程,此次課程邀請義大醫院精神科主任顏永杰、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榮譽理事長陳靖、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方俊凱、予愛心理諮商所長李潔玲及醒吾科大老師舒海倫等專家授課,市府網絡局處、醫療相關從業人員、心理師、長照人員、教師及民間組織等單位,共156位人員參訓。

  • 紅衣婦與丈夫爭吵後呆站15樓頂   警千鈞一髮救回

    紅衣婦與丈夫爭吵後呆站15樓頂 警千鈞一髮救回

    北市一名林姓女子,日前因與先生吵架,竟一時想不開,跑到忠孝東路四段某大樓15樓頂樓,警方獲報趕抵現場,經耐心勸說下,終於將女子拉回,及時防止憾事發生。

  • 苗栗今年自殺通報939人 縣府攜手學校、醫院建構防治網

    苗栗今年自殺通報939人 縣府攜手學校、醫院建構防治網

    根據衛福部統計資料,苗栗縣1到9月自殺通報人數939人,其中10歲至24歲人口自殺通報人數達254人,數字仍高。苗栗縣府13日舉辦自殺防治宣導會,由縣長徐耀昌帶領各局處、學校、醫療院所及民間團體,共同攜手防範自殺,挽救生命。

  • 高雄浮屍案件頻傳 醫師憂複製貓效應籲別政治操作

    高雄浮屍案件頻傳 醫師憂複製貓效應籲別政治操作

    高雄市浮屍案件頻傳,1個半月內就有8起浮屍案,民眾輕生議題掀起一波討論;前凱旋醫院社區精神科主任林耕新表示,自殺防治不應選舉操作,更不應因選舉渲染自殺,尤其是去敘述如何自殺,在哪裡自殺、自殺方式、甚至簡化自殺原因,這些會引起複製貓(copy cat)效應,非常不適當。

  • 南投啟動防自殺專線 1年關懷逾500人

    南投啟動防自殺專線 1年關懷逾500人

    9月10日世界自殺防治日,為讓國際及社會大眾對自殺的關注,且增進預防及降低人民的自殺率,南投縣衛生局長陳南松表示,今年度已關懷服務自殺高風險個案約5百餘人,仍持續宣導服務中,並呼籲民眾當身旁的家人朋友遭遇困境、出現情緒低落甚至有輕生的念頭,可撥打防自殺專線防治。

  • 北市自殺防治未針對自縊制定策略 議員:困難還是要做

    北市自殺防治未針對自縊制定策略 議員:困難還是要做

    台北市輕生人數在2018年到2019年攀升,不過2020年起獲得控制。但市議員吳沛憶發現,北市輕生方式主要都是「自縊、窒息」,然衛生局防治策略卻只針對排第名2的「高處跳下」與非農業區少見的「巴拉刈」,認為困難還是要做。衛生局表示,因自縊工具取得難以限制,將教育訓練提升第一線人員的敏感度,即時發現民眾情緒問題並給予協助。

  • 兒少受虐創近5年新高 監委促修法禁家內體罰

    兒少受虐創近5年新高 監委促修法禁家內體罰

     國家人權委員會昨天發表兒童權利公約(CRC)第2次國家報告獨立評估意見,其中攸關兒虐問題,監委葉大華表示,兒少受虐人數在2020年創近5年新高,且家內受虐比例最高,建議政府借鏡日韓經驗,推動修正《民法》1084、1085條,禁止家內體罰。

  • 海納百川》又一個年輕生命的隨風消逝後……(夏學理)

    海納百川》又一個年輕生命的隨風消逝後……(夏學理)

    前(2020)年11月,台大於5天內,發生3起學生輕生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切與討論。當時的台大心輔中心對媒體提供數據表示:學生申請個別晤談的人次逐年上升,於2019年首度突破1萬人次。當時的台大,共聘有25位專任輔導老師、21位兼任輔導老師。

  • 失去笑容的臉孔

    失去笑容的臉孔

     各項數據顯示,韓國兒童、青少年、年輕人因情緒障礙接受治療的人數年年攀升,小學生及初中生的自殺率也創下10年來新高。到底他們是有多苦?苦到連笑容都不見了。

  • 自殺防治 媒體扮演重要角色

    自殺防治 媒體扮演重要角色

     自殺是慢性的過程,但導致自殺行為卻只需要衝動的30秒,往往成為壓垮駱駝最後一根稻草。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表示,自殺並非單一因素,媒體在自殺防治中扮演重要角色,今年全球自殺防治主題為展現行動力、創造希望,期許媒體做到自殺防治更積極的預防,例如教導民眾如何因應壓力及尋求協助等正面新聞報導,發揮媒體正向力量。

  • 清晨沒起床 家人發現高中生已氣絕

    清晨沒起床 家人發現高中生已氣絕

     台中一名就讀私立高中的16歲男高中生,12日上午6點被家人發現躺臥室前的小客廳木椅上上全身僵硬、已無呼吸心跳,現場還有塑膠袋、繩索,家人悲傷報警,事故詳細發生原因,仍有待進一步調查釐清。

  • 大學生尋短頻傳 柯文哲:社會安全網要把破洞補起來

    大學生尋短頻傳 柯文哲:社會安全網要把破洞補起來

    最近全台發生多起大學生尋短事件,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要求政府應嚴肅處理不可輕忽,台北市長柯文哲17日在接受市政總質詢時表示,發現大學在社會安全網裡是個破洞,近期會找北市31所大學校長,建立聯繫管道,說明市府能提供的服務。

  • 婦人復興崗站亮刀自殘 警制止送醫

    婦人復興崗站亮刀自殘 警制止送醫

    捷運警方7日上午獲報,1名婦人手持刀果刀,疑似情緒不穩在復興崗月台走動,嚇壞不少往來乘客,經前往了解、制止後已將婦人送醫,結束一場虛驚。

  • 心理衛生需求不足 青少年自殺比例上升2成

    心理衛生需求不足 青少年自殺比例上升2成

    根據2019年自殺企圖通報資料統計,全國自殺通報總計3萬5324人次,其中男性佔35.4%、女性佔64.6%,與2018年相比,15-24歲青少年族群增加高達47人,約增幅22.4%。自殺防治學會表示,青少年自殺無論是通報還是死亡率皆有上升趨勢,年輕族群的心理衛生需求與今年疫情帶來的心理衝擊已成了社會不可忽視的問題。

  • 響應世界自殺防治日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籲「同心協力防自殺」

    每年9月10日是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ASP)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推動的「世界自殺防治日」,連續3年都以「同心協力防自殺」為主題,可見自殺防治成效之關鍵在於同心與協力合作。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將負責承辦衛生福利部主辦的「2020世界自殺防治日記者會」,配合防疫議題,將今年宣導主題聚焦於「同心協力防自殺,防疫心生活」,提醒防疫新生活運動的同時,也要留意自身與周遭親友的心理健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