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然生態的搜尋結果,共1,537筆
新北市中永和的母親之河「瓦磘溝」生態自然回來了!水利局積極投入各項工程改善,包括渠底土質改善、增設抽水機、束縮河道加速排水及清水引入,從上中下游全面改善,解決水流停滯造成的臭味,同時讓植栽綠化生長環境變好的成果。
近期正逢獼猴育兒期,柴山處處可見母猴腹部掛著幼猴趴趴走的逗趣模樣,吸引不少山友近距離搶拍,堪稱「母親節最應景畫面」。但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醒,獼猴和所有野生動物一樣,育兒期會拉高警戒,張口威嚇、瞋視不是在「裝可愛」,太過接近可能會被咬傷。
柴山近期正逢獼猴育兒期,處處可見母猴帶子趴趴走的溫馨畫面,不少山友近距離搶拍卻遭母猴張口示警。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提醒,獼猴育兒期會拉高警戒,張大嘴巴、露齒的意義大不同,誤判、太過接近可能會被咬傷。
生態紀錄電影《消失的紫斑蝶》由詹家龍執導,上映一週全台票房累積破 120 萬,引起關注生態環境的觀眾討論,並吸引長期致力於支持自然保育的企業與教育團體包場,邀請更多人一起關注環境保護議題。充滿童趣的電影調性也吸引許多家長攜手小朋友前往觀影,更有觀眾在看後分享「雖然是環保訴求的紀錄片,但它沒有投入太多道德性的批判,而是用極其客觀的角度,將生態界的驚人瑰麗,用強大的攝影技術加以捕捉」。
為強化全球大自然和生物多樣性的服務量能,PwC宣布成立「全球大自然正成長中心」,推動全球大自然正成長系列行動,將提供大自然相關培訓與跨自然領域資源,以提升全球員工的大自然智識與技能,了解各項業務對大自然的影響,並與客戶一起努力實現大自然正成長。 PwC表示,新成立「全球大自然正成長中心」,凝聚並強化於生物多樣性、水資源、再生農業和林業等領域的全球服務量能與專業。PwC將在未來一年擴大大自然專家團隊規模,由500人增加至1,000人。
有趣的旅程可不一定要花大錢鋪張浪費。基隆市的和平島地質公園最近推出「島晝會 Chill Together」,讓民眾在5月到9月分,期間限定體驗生態永續與海洋保育特色景點的24小時不斷電深度遊程。
由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主辦「2023台灣生物多樣性獎」,於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舉辦頒獎典禮,玉山金控榮獲營利事業組最高榮譽金獎肯定,同時也是國內唯一獲此殊榮的金融業者。
每年的5月23日是世界烏龜日,今年主題為「我愛烏龜!」,鼓勵每個人擁抱他們內心的烏龜,其意義在於保護所有種類的海龜和陸龜,並提高大眾的保育意識。新北市政府動保處日前於五股區救援1隻疑似車禍的斑龜,因龜殼破裂,帶回毛寶貝醫療中心醫療,經治療後已恢復原放,動保處表示,去年接獲約216件烏龜救援,若市民若發現烏龜需要救援時,可立即撥打24小時專線(02-29596353)通報動保處派員協助。
畢業季即將到來,六福村祝福畢業生提前送上大禮,鼓勵畢業生們抓住青春的尾巴,和即將別離的同學們來場國內小旅行,即日起至6/17只要至官網提前購買「大專生四人套票」,現場穿著最引以為傲的學士服來遊園,即可享$2198優惠(原價4396),平均一人只要$550。
全國首座採鋼筋作為自行車道兼供步道使用的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去年7月整修完工營運,19日獲法國海外建築師學會舉辦「Grand Prix AFEX 2023 Awards」比賽首獎,負責施工的新工處表示,將進一步推動城市和景觀設計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希望能夠激勵更多工程人員創造可持續性和綠色發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城市空間。
三貂嶺生態友善隧道去年7月整修完工營運,19日獲法國海外建築師學會舉辦「Grand Prix AFEX 2023 Awards」比賽首獎,負責施工的新工處表示,三貂嶺隧道完工啟用後,已陸續獲得國內諸多獎項,這次有幸贏得國際肯定,將進一步推動城市和景觀設計領域的創新和發展,並希望能夠激勵更多工程人員創造可持續性和綠色發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城市空間。
堅持自然農法及綠色保育的微光農園位於芎林鄉,農園內養蜂8年來,蜂箱數達20箱,蜜蜂數量最多40萬隻左右,園區主人關心物種生態及生存環境的維護,絕不使用農藥、除草劑及化學肥料,農園保留多樣化樹種及花草,吸引多樣化的動物,形成豐富的生態系統。
2023年05月09日立法院終於三讀通過了《環境部組織法》!
美國一名植物學家日前與朋友到河裡划船,意外看到水中央的石頭上,出現一隻超大鱷龜,抬起頭正在曬太陽,有趣的是,牠的身體很大,龜殼似乎比較小,導致牠的屁股全露出來,植物學家將畫面拍下,不少網友看了直呼可愛。
雖然離暑假還有一二月,但許多愛護子女的家長們,應該已經開始煩惱暑假夏日營活動規劃,尤其今年是疫情解封第一個暑假,由於現在小朋友常與3C為伍,鮮少於大自然為伍,但根據專家研究,由於人有親近自然的本能,當兒童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少,長大後仍然會不喜愛接近大自然,而且有可能會造成近視、注意力不集中、情緒失調、缺乏創造力、過度肥胖、憂鬱症、缺乏環境適應能力等影響,甚至間接導致產生一些身心方面的狀況,民眾不妨在放假期間,多與大自然接近,擴展視野,也能開拓心胸!
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將在彰化縣田中鎮八堡二圳興建600公尺的光電板,當地農民認為會影響景觀、有電磁波等影響,日前拉起白布條抗議,要求廠商停止開發。農田水利署彰化管理處表示,目前開發正處於說明階段,並未定案,將持續與居民溝通,創造雙贏。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內的「龍崗生態園區」孕育豐富的自然生態,每年春季4至5月間為螢火蟲的繁殖季,會有大量的螢火蟲在林間飛舞。海大每年皆會辦理螢火蟲季解說導覽活動,邀請社區民眾共同來賞螢,迄今已邁入第23年。海大表示,期望透過生態解說及導覽,倡導保育觀念及正確知識,同時達到推廣自然生態教育的目標,歡迎民眾一同賞螢。
板橋區湳仔溝經過新北市政府水利局整治及優化下,現已蛻變成一個具有生態多樣性的生態新樂園,尤其是蝴蝶的種類有大鳳蝶、白粉蝶與藍灰蝶等蝶類,已記錄到5科14種,相較於去年9月份增加40%,春暖花開,正適合前往一邊欣賞生態美景,一邊找尋飛舞在花叢中的生態小精靈們。
嘉義縣環境保護局在布袋鎮好美里海岸進行廢棄物監測,第一季監測結果發現寶特瓶占比高達24%,顯見生活產生不可分解的廢棄物汙染,正逐步吞噬海岸環境,今嘉縣環保局特別號召縣內海岸認養單位舉行「守護白海豚、好美護海洋」沙洲淨灘行動,眾人協力清出上百公斤廢棄物,守護海洋環境不遺餘力!
俗稱「小野柳」的台東富岡地質公園,融合自然觀察及環境生態教育,近年夜訪活動深獲遊客喜愛。在導覽人員帶領下,吹著徐徐的太平洋海風,聽著浪濤聲,欣賞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岩瑰石,一覽壯闊的浩瀚星空等美景,認識豐富的海濱動植物及大自然清道夫寄居蟹。在地孩子驚嘆,以前從來不知道夜晚的小野柳竟然是寄居蟹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