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用型買方的搜尋結果,共22筆
農曆年假將屆,不動產市場封關之際,商用不動產開出紅盤,世邦魏理仕(CBRE)受業主獨家委託公開標售新竹工業區廠房,17日開標結果出爐,某製造業買家以總價5.11億得標,換算每坪土地單價達37.6萬,比去年同期上漲34%,也使得新竹工業區2023年一開春就改寫歷史新高。
多國持續升息、終端需求放緩與全球經濟前景發展不明等影響,台灣經濟連帶受到影響,出口自9月出現負成長,2022年台灣經濟表現開高走低,商用不動產與土地市場也呈現相同局面。2022年(截至12月14日)大型商用不動產交易金額達1325億元,比去年減少25%;建商購地動能減半影響,今年大型土地交易與地上權合計僅1767億元,年減幅度更達39%,商用不動產與土地總成交金額,皆寫下近4年低點。
儘管土地市場降溫,但工業土地依然表現一枝獨秀。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全台大型工業地產,總成交金額近1,130億元,年增23%,在全台商用不動產市占比高達44%;其中工業土地市場全台最大熱點在桃園,累計成交逾290億元,蟬聯全台工業土地市場榜首。
國內房價漲聲響起,政府為了抑制過熱的房市,2020年至今積極推動四大打房措施。包括第一、「限縮貸款」,從2020年底起,央行已經4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對於自然人的第三戶以上、公司法人、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通通都只能貸款4成而且無寬限期;其次、「房地合一2.0」,將預售屋紅單交易納管,且短期持有5年內轉手獲利稅率35%~45%。
2021年可說是驚歎號不斷,價量齊飆的程度,屢創台灣房地產發展史上空前的紀錄,展望2022年的金虎年,房市在激情過後,市場專家普遍預期不論住宅、土地、商用不動產,多頭格局不變;不過今年是選舉年,房價議題勢必是重中之重,政策打炒房這隻黑天鵝已經愈變愈大隻,房價暴衝的時代已經不再,漲幅會收斂。
游資豐沛,不動產成為資金追逐標的之下,2021年土地市場、商用不動產市場大放異采,全年交易金額突破4,256億元,不但連二年站上4,000億關卡,也再度改寫歷史新高紀錄。
近幾年工業地產市場炙手可熱,呈現價量齊揚的多頭格局,尤其北、中、南、東部的工業區土地,更是全面上揚;其中,中部工業區土地最搶手,買家追價動能豐沛,累計上半年漲幅居冠、達4.4%,每坪來到8.65萬元。
仲量聯行26日公布「亞太市場物流不動產的新軌跡」研究報告指出,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表示,網購、電商崛起,加上疫情激勵線上購物需求,台灣的物流倉儲與冷鏈需求成長迅速,北部地區近五年來的倉儲租金漲幅超過50%。
受惠台商擴廠需求殷切,全台工業土地價格上半年以來已上漲2.3%,合計各類型工業地產成交總額近600億元大關,創下「價量齊揚」的罕見佳績;下半年由於出口持續成長,部分中南部低基期工業區漲幅將上看5%。
因通膨疑慮,促使不少資金投入房巿,甚至用現金買房、買地、買店面與辦公大樓。巿場人士直言,最近還有一個新狀況,是台股觸及萬八大關,連航運股都飆上2、300元,使部分有錢人對股巿產生觀望態度,為分散風險,調整資金配比,將部分資金轉進房地產。
政府打房終於達到目的了嗎?根據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統計旗下加盟店4月成交業績,在打房政策山雨欲來下,全台與3月相比量縮7.8%,但較去年同期量增52.4%。
民間游資豐沛,今年政府做莊大舉招商引資,大型不動產招商案預計吸引民間投資上看2,000億元,可望超越去年1,500億水準;其中,高雄亞洲新灣區特貿三案躍居「話題王」,領標已30多封,據悉已有多家建商合組聯盟共同競標。
今日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預測全台七都房市發展,理事長張世芳表示,統計今年前10月買賣移轉棟數為260,054棟,較去年同期的246,243棟增13,811棟,增幅微增約5.61%,推估2020年全年棟數約為近32萬棟,明年將有機會突破33萬棟。
相較於10年前央行出手調控房市,這一次的施策看得出有備而來。不僅是一次就把全國納入範圍,同時為了不打到換屋族,直接放寬到第3戶;而包括了內政部、財政部與金管會,也有同步上路的政策,在本次的民氣可用下,前幾年在立法院被攔下的實價2.0,如無意外應能順利在立法院闖關成功。
從十月以來,房市在紅單炒作風波之後,面臨政策喊話示警的風聲鶴唳中,建商開始噤聲、推案量開始暫時減少,「房市總司令」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其實今年下半年以來,房市並沒有雞犬升天,也根本沒有全面大漲,但卻有業者把房市炒作成雞飛狗跳,甚至引來政府打房的關切,這種作法,誠屬不智!喊話賣方不要「忘了我是誰!」
上半年全台土地成交金額近1500億元,逆勢成長2成,顯示投資人普遍看好不動產市場未來長期發展,購買意願未因疫情爆發而下降。商仲業者分析,由於台灣利率水準處於低點,加以銀行借貸態度正面,未來幾季自用型買方置產需求將維持穩定。尤以辦公室、工業地產最受青睞,而電子商務的突出表現也將推升投資人對於物流不動產的興趣。
上半年全台土地成交金額近1500億元,逆勢成長2成,顯示投資人普遍看好不動產市場未來長期發展,購買意願未因疫情爆發而下降。商仲業者分析,由於台灣利率水準處於低點,加以銀行借貸態度正面,未來幾季自用型買方置產需求將維持穩定。尤以辦公室、工業地產最受青睞,而電子商務的突出表現也將推升投資人對於物流不動產的興趣。
外資商仲CBRE世邦魏理總經理朱幸兒表示,由2018下半年投資交易發現,越來越多賣方採取較為彈性的價格態度,使得資產價格微幅下降,而在穩健租賃需求支撐下租金微幅走揚,使投資收益率略有回升。展望2019年,辦公室投資需求將由自用型買方主導,預估全年收益率可望上升微升至2.68%。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受惠於政府加強對閒置工業土地的管理,以及美中貿易爭端引起的台商回流潮,預料短中期工業地產需求將持續看俏。
台銀人壽日前購入南港軟體園區二期的單層部分帶租約廠辦,總交易金額為4.265億元,信義全球資產內科園區部經理林建勛指出,從上半年交易觀察,可發現市場仍以自用型買方為主,內科、南軟交易量能維持一定水準,屬投資型置產的壽險資金,近2年在蛋黃區整棟交易幾乎絕跡,資金轉而流向內科、南軟廠辦布局,預估廠辦仍會是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熱點。
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春燕,一隻隻飛回來了。太子建設位於台北市內湖區潭美段五小段47地號的辦公大樓「太子國際企業總部大樓,總建坪為6,508.06坪,包括停車位122個,昨(21)日終於賣了!碩天科技公司以26億元整棟收購,創下2017年迄今規模最大的商用不動產收購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