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自由中國的搜尋結果,共214筆
自2020年11月18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對中天新聞台做出不予換照決議,同年12月12日零時遭停播後,中天新聞除發布聲明譴責,指出這是民進黨政府的「政治判決」外,同時亦提出許多裁罰案的行政訴訟,目前已見到一些判決結果。
自2020年11月18日,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召開委員會議,對中天新聞有線電視台做出不予換照決議,以迄同年12月12日零時遭停播後,中天新聞除發布聲明譴責,指出這是民進黨政府的「政治判決」外,同時亦早已提出許多裁罰案的行政訴訟,目前已見到一些判決結果。
新竹高中11日舉辦百周年慶祝大會暨校史館開幕典禮,包括校友、台北市長柯文哲、新竹市長當選人高虹安都出席,柯文哲表示,他在竹中學到堅持、紀律與民主自由的精神,讓他在今天具有超強的抗壓力,他也對台下的高虹安開玩笑說,高也需要有這種竹中人的勇氣。
新竹中學11日舉辦百周年慶祝大會暨校史館開幕典禮,邀請歷任校長、校友參與,包括台北市長柯文哲、新竹市長當選人高虹安都出席,柯文哲表示,他在新竹中學學到堅持、紀律與民主自由的精神,這讓他在今天具有全台政治人物中超強的抗壓力,他也勉勵台下的高虹安也要有這種竹中人的勇氣。
10月28日,一位暴徒闖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在舊金山的寓所,用錘子打傷了她的夫婿82歲的保羅.裴洛西。她本人則因留在華府而倖免於難。
10月28日,一位名叫David DePape的暴徒闖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在舊金山的寓所,用錘子打傷了她的夫婿82歲的保羅.裴洛西。她本人則因留在華府而悻免於難,但明言她「心碎受創」。行凶者表白他的目標是要打碎她的腿骨,因為她「謊話連篇」,一定要讓她坐輪椅回國會上班!
日昨拜閱前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林滿紅女士於媒體「讀王毅在聯合國有關台灣的發言...遵國際去應重視中華民國」一文,總覺文中事有未明之處,因此提出以就教方家。
民國90年3月間,我把這封〈雷震給王新衡的一封信〉,送給《傳記文學》登出來。
美國共和黨籍參議員布蕾波恩(Marsha Blackburn)在25日深夜造訪台灣,隔天就是各種與民進黨政府的官方活動、演講。除此之外,她在白天的時特別到中正紀念堂看一看,在臉書與推特上留下了簡短的感言,這令許多泛藍支持者感到欣慰。
你還在用這個稱號?還死不肯悔改?你被撤職沒收退休金,還不後悔?
自由中國情報員與韓國情報員合照首度曝光!
1970年代初,在美國、台灣、香港所發展的保衛釣魚台運動,似乎很遙遠的事了,但對現今60、70歲,曾在美國留學及在台灣讀大學的知識分子,因為受過保釣運動的洗禮,對年輕時期參與過的愛國運動,仍留下一份激情、一份回憶、一份反思。50年的歲月,因時間的拉長,有了一定的距離後,可以將這一個為爭國家主權、保國土的運動,看得更清楚,也可根據更多史實的披露,加以詮釋及評價。
筆者持續討論「蔣經國放手民進黨組黨的陽謀」相關話題。本次主題繼續民進黨組黨7年前1979年12月10日發生的「美麗島事件」研究,主要引用2022年1月國史館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出版張世瑛、林映汝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第二冊,由當時官方的機密文件中了解事件前,美麗島雜誌社南投分社與台中分社內部發生的問題。
1949年蔣介石撤退到台灣之後,仍對胡適敬重有加,胡適支持《自由中國》,推動自由主義思想,提倡獨立思考。1952年,他勸蔣介石要遵行憲政,實施民主,放棄獨裁;12月13日蔣介石日記記載:
筆者繼續討論「蔣經國放手民進黨組黨的陽謀」相關話題。本次主題將繼續討論民進黨組黨9年前1979年1月發生的「余登發案」,引用2008年國史館出版蕭李居編輯《戰後台灣政治案件余登發案史料彙編》、民國68年(1979)10月吳哲朗編著《余登發七八生日會記實》、民國68年(1979)7月號《八十年代》雜誌等。筆者在此次文章中結束「余登發案」的討論,之後將進入「美麗島事件」研究。
筆者繼續討論「蔣經國放手民進黨組黨的陽謀」相關話題。本次主題將繼續討論民進黨組黨9年前1979年1月發生的「余登發案」,引用1995年9月時報文化出版彭瑞金著《台灣野生的政治家余登發》、1996年9月時報文化出版之《余陳月瑛回憶錄》、2011年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吳丞祐《余登發與戰後台灣民主運動》、2008年國史館出版蕭李居編輯之《戰後台灣政治案件余登發案史料彙編》、2013年11月允晨出版之《康寧祥回憶錄》、2020年3月春山出版吳乃德之《台灣最好的時刻,1977-1987》。
自從中華民國退居台灣之後,依據《戒嚴法》第11條規定「戒嚴地域…得停止集會、結社及遊行、請願,並取締言論、講學、新聞、雜誌、圖畫、告白、標語暨其他出版物之認為與軍事有妨害者」,因此黨外人士的政治動員行動通常透過兩種途徑進行:一是「辦政論雜誌批評時政及宣傳台灣本土意識」,二是「參與選舉設法進入決策階層,以發揮制衡的影響力」。
筆者繼續討論「蔣經國放手民進黨組黨的陽謀」的相關話題。本次的主題將繼續討論民進黨組黨十年前的1977年11月19日發生的「中壢事件」,本文引用2021年12月國史館館長陳儀深教授主編出版的《中壢事件相關人物訪談錄》中周天瑞、邱傑、楊志強的回憶以及事後《聯合報》的報導。
赴美籌設國民黨駐美代表處的國際部副主任黃裕鈞,已完成階段性任務,今天搭機返台,他表示,此次重回華府布局,要改變現今美方與台灣選民對國民黨「傾中、輕美」的印象,確保「國家安全、台海和平、區域穩定」前提下,充分讓華府了解兩岸關係的發展進程與方向,加強兩岸政策的穩定、延續及可預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