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臭氧層的搜尋結果,共32筆
臭氧層能保護地球免受有害輻射傷害,然而今天發表的新研究顯示,即使全球禁用會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氟氯碳化物,南極臭氧層的破洞在過去20年間的仲春時分仍變得更大更深。
從小行星撞地球到外星人入侵,好萊塢災難片已經想像了各種末世劇情。但這一些這些情節看起來有些牽強,事實證明,太空中有一個更可怕的威脅,實際上更有科學根據,那就是「千新星」(kilonova)天文事件,哪怕距離地球36光年的距離發生,都能在一瞬間內把我們給滅絕了,好消息是地球附近不太會發生。
澎湃新聞報導,在國際保護臭氧層日來臨之際, 2023年中國國際保護臭氧層日紀念大會14日在北京舉行,中國大陸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做主旨發言時說,自加入《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婁議定書》(《蒙特婁議定書》)以來,中國克服產業轉型、資金短缺和從業人員再就業等重重困難,積極採取措施淘汰受控物質,大力推廣綠色低碳替代技術,付出了巨大努力和代價,已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生產和使用約62.8萬噸,占開發中國家淘汰量一半以上。
研究人員今天表示,澳洲野火產生的煙霧引發化學反應,導致臭氧層破洞擴大10%,不禁讓人擔心,森林大火日益增加,恐會延後保護地球大氣層的臭氧層修復時程。
新聞提要■GPS、通訊等都離不開衛星,加上人類如火如荼追尋太空旅遊夢,促使火箭頻繁升空,引發的大氣污染危機恐更勝飛機。
一項今天發表的重要科學評估警告,有助於保護地球生物不受太陽輻射傷害的臭氧層可望於數十年內復原,但為了減緩全球暖化而執行的爭議性地球工程,可能反轉臭氧層復原的進程。
黛妃生前一頭閃亮有型的金髮曾是許多女性羨慕的對象,但據專家說,她在肯辛頓宮(Kensington Palace)時期,熱心環保的查爾斯要求她,別再用髮膠了,以免對環境造成損害。
今(16)日是國際臭氧層日全球減碳議題,超商也公布環保作法。7-11門市自2017年起採用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2021年共盤查包含總部大樓、門市合計6522個據點,溫室氣體盤查邊界涵蓋率達99.41%,且通過第三方查證,透過盤查、管理進而設定2025年減量7%目標。
冷媒是在冷凍空調系統中用以傳遞熱能,產生冷凍效果的一項物質,日本大金工業(DAIKIN)獨家研發的R32環保新世代冷媒,在減碳、延緩溫室效應的效果,獲得歐盟及世界先進國家的認可。大金工業在官網發布,至2020年12月,全球已銷售出1億4千萬台R32環保冷媒空調,減少2.3億噸CO2排放量,對保護臭氧層、降低溫室效應做出巨大的貢獻。
近日綠媒引爆一個議題:氣象戰。以現有人類技術還無法進行大規模氣象戰,如果綠媒作出指控大陸對台灣進行氣象戰,可委託友邦代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申訴。氣象戰是指以人為方式影響或改變對敵不利、對己有利的氣象條件,並以此運用於軍事的一種手段。氣象戰是存在的,發展至今,用的最多的就是人工降雨和人工消雨。
9月16日是國際臭氧層保護日,面對全球極端氣候異常,7-11響應永續發展目標,自有品牌將展開「產銷永續」計畫,從供應商、商品、系統到門市端,以「包材減量」、「計畫生產」、「i珍食」3大新作法,可望達成2030年剩食減半目標。
綠色空調兼具舒適、環保與省電,已成為消費者選購的重視指標,也符合「減塑、再生、永續」的新世代顯學。大金空調是目前全球唯一具有研發、製造冷媒等一條龍產製的專業空調品牌,更獨家研發出環保新世代R32冷媒空調。
今天是蒙特婁議定書通過32週年,環保署指出,過去國內消防產業、電子業、發泡產業、冷凍空調產業及其他相關產業,為與政府共同保護臭氧層,積極測試與轉用替代品,遵循蒙特婁議定書管制規範,停止使用臭氧層破壞物質(ODS)物質,32年來,我國從源頭削減已累積超過40萬公噸的氟氯碳化物及氟氯烴。
今年是蒙特婁議定書通過32週年,因蒙特婁議定書的成功管制,大氣中臭氧層破壞物質(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ODS)濃度已逐年下降,臭氧也開始恢復、南極臭氧洞逐年縮小,預期臭氧的濃度至西元2060年能恢復到1980年的數值。環保署指出,經統計32年來,我國從源頭削減已累積超過40萬公噸的氟氯碳化物及氟氯烴,以其溫暖化潛勢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換算,相當於累積削減2,700百萬公噸CO2當量。
除了溫室效應以外,臭氧層稀薄也是國際性的環境問題,30年就發現,冷媒與發泡物質(如:保麗龍)常用的氯氟烴(CFC),是臭氧層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雖然現在已經找到對環境影響較小的替代材料,但是便宜的氟氯烷,仍然在一些工業區使用中。衛星發現,華北地區仍在排放。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報導,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自2000年以來,地球大氣層中的臭氧層以每十年1-3%的速度恢復。
歐洲太空總署(European Space Agency, ESA)表示,根據歐洲「哨兵-5P」(Sentinel-5P)衛星的監測數據顯示,南極上空臭氧層破洞已於2017年11月密合,紫外線對人類的威脅已經改善,但未來臭氧層破洞是否會再度出現,目前尚難預料。
中國證券網報導,大陸環保部部長李乾傑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將重點開展加快《基加利修正案》批約進程、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加速實施行業淘汰計畫、推動綠色低碳替代技術開發應用、深入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等五方面工作。
修補臭氧層破洞的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在1987年簽訂,至今已有30年的歷史,從近期的衛星資料看來,臭氧層破洞確實正在減小當中,顯示這是一超成功的國際環保合作故事,是一場令人感動的環保勝仗,對於我們剛完成的巴黎減碳排公約也很有啟發意義。甚至,蒙特婁議定書在30年後,仍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繼續拯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