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臺文館的搜尋結果,共09筆
就像親臨現場一樣!
2006年夏天,韓良露住進臺北城南一座有小露台的公寓,打造「南村落」,化身「城市說書人」,揭露她對土地的愛與觀察。2020年,韓良露告別世界5週年,她將在臺灣文學館敞開門扉的小露台,持續天上人間的對話,交匯成繁華熱鬧的大觀園。 臺文館「小露台.大觀園——韓良露捐贈展」展出韓良露早期影像、創作手稿、劇本、星運圖等珍貴文物。展場根據不同主題,規劃設計為客廳、廚房、臥室及露臺各種空間,與作家筆下多元豐富的創作主題相互輝映。 展期即日起至2020年8月23日,於臺文館二樓展覽室E展出。歡迎讀者來到這座「小露台」,透過歌詞、小說創作、與文壇重要人士的珍貴合影等展品,一睹韓良露精彩的生命歷程,並跟著作家的腳步想一想、看一看,尋求心靈的滋養。
國立臺灣文學館從2006年開始與林海音家屬聯繫,至2016年建置「林海音數位主題館」中英文對照網站,一直持續致力於彰顯林海音在臺灣文學發展史上的地位。1918年4月28日出生的林海音,於今年屆齡百歲,臺文館特別與國立成功大學文學院合作,於4月27日(五)下午2時到5時,在臺文館第一會議室,舉辦紀念會。
台灣在悠久歷史中,恐怖暗影潛伏於山海之間,或鬼或怪,野史軼聞多有傳言。在文學上,不論是民間文學或者文人書寫,鬼怪經常成為靈感泉源。過往民間傳述鬼怪故事,大多為了傳遞道德教訓,但在不同作者筆墨之下,鬼怪元素的運用更加多元,賦予文學更多的想像空間。
臺灣文學館15日發表一款手語APP,聽障者只要在手機下載「臺灣文學館」APP,點選手語功能,就可以在觀展時,看著手機畫面,輔以手語老師對展覽物品的導覽介紹。
臺灣文學館15日發表一款手語APP,聽障者只要在手機下載「台灣文學館」APP,點選手語功能,就可以在觀展時,看著手機畫面,輔以手語老師對展覽物品的導覽介紹。
國立臺灣文學館、高雄文學館、高雄市議會、高市舊城文化協會等單位合作出版的《文學帶路遊舊城:走讀左營文學地景》文學導覽專書,今(21)日辦理新書發表會,高空大通識中心助理教授留法古典吉他演奏家蔡世鴻,特地前來共襄盛舉演出精彩的曲目為活動熱身。
國立臺灣文學館6月7日舉辦「臺灣文學外譯新書聯合發表會」,2015年共催生16冊作品。
為推展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與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共同主辦「藝術下午茶」,每月辦理2場講座,邀請各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以輕鬆愉快、深入淺出之方式介紹繪畫、攝影、電影、表演藝術、文學、舞蹈、說唱等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