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臺海局勢的搜尋結果,共10筆
美中關係是全球關注的焦點,也是影響兩岸關係的重要因素。東海大學政治系5月透過美國傅爾布萊特計畫,邀請美國政治學者駐點談區域政治。東海政治系副教授林子立表示,來自美國的Polly Diven教授是研究國際關係的專家,是此次計劃中來台唯一的國際關係學者,她的觀點對台灣了解美國外交政策非常重要,為此東海也舉辦連續四週的講座,邀請了眾多國內外學者,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前往聆聽。
立院國防委員會今進行「國防部112年度施政計畫及主管預算案報告,(公開部分)」,報告指出,112年度國防預算編列4150億9865萬元,較111年度增加474億9604萬8千元,成長12.9%,其中,人員維持費計編列「薪餉」、「各項加給」及「教育行政」等預算1810億3942萬9千元。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接見「法國參議院歐洲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貝勒發訪團」表示,法國國會不到一年時間第4度組團來訪,這是前所未有的,特別是在中國軍演之後、更具意義。貝勒發則表示,此行除探討半導體問題外,也要表達對於臺灣的支持,法國很重視臺海局勢的穩定,未來也會繼續支持臺灣。
共軍持續威脅台海安全,總統府今天公布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日媒專訪內容,蔡英文表示,臺海局勢十分緊張,臺灣面臨巨大挑戰。臺灣的民主自由如果被擊倒,區域各國都會受到深遠的影響。我們呼籲國際社會維護臺灣和印太區域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並希望盡快建立安全對話機制。
大陸委員會今(2)日公布民調結果,近9成民眾反對中共長期對我外交打壓,包括阻撓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或活動(89.6%)、反對臺灣參與「印太經濟架構」(89.3%);此外民意不認同中共近期阻撓臺灣參與WHA,誆稱在「一中原則」前提下,已對臺灣參與全球衛生事務作出妥善安排及照顧臺灣民眾健康福祉(86.3%)。但對於兩岸疫後交流,也有7成以上民眾贊成在兩岸疫情逐步穩定後,循序恢復中國大陸人士來臺從事交流活動。
國防部明天赴立院國防委員會報告「臺海軍事緊張升高對我國防戰備與美陸臺三方關係之影響」,書面報告上午送達立院,報告證實中共日前試射極音速飛彈。
今年總統大選以後,共機在臺灣周邊繞臺的次數增加,美軍軍機出現在臺灣周遭的頻率也是近二十年來最高的,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指出,第三次臺海危機爆發以來,現階段的臺海局勢是最可能爆發衝突的時候,呼籲蔡政府思考戰爭及和平以外的其他選項。
民國85年,為影響中華民國首次總統直選結果,中共對臺試射彈道飛彈,目標區在基隆及高雄外海,美國派出「獨立」(CV 62)號及「尼米茲」號(CVN 68)航艦戰鬥支隊介入臺海局勢。中共感受到中美軍事實力的巨大差距,當時中共海軍的王牌為兩艘現代級驅逐艦,而051型驅逐艦和053型巡防艦雖多,但戰力無法與中華民國海軍的二代艦抗衡。為對應當時嚴峻的局勢,需要一款針對性強、效能高、研發時程短的武器,因此建案研發22型飛彈快艇。
據大陸環球網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近日批准《臺灣旅行法》,鼓勵與增加臺美所有級別官員的互訪交流,香港中評社日前發出評論抨擊,認為川普(Donald Trump)如最終簽署該法案,將意味著美國對臺政策出現根本性改變,新一輪的臺海危機隨時爆發。事實上,去年10月當美國眾院外交事務委員會提出草案之際,大陸就曾對此表達強烈反對,認為該議案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明目張膽地製造「一中一台」,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也損害了中美關係的基礎。
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28日表示,當前台海局勢更加複雜嚴峻,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面臨的挑戰增大、干擾增多。大陸要堅決貫徹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台海和平穩定,繼續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