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臺灣工研院的搜尋結果,共231

  • 中芯半導體張汝京 我算是他的貴人

    中芯半導體張汝京 我算是他的貴人

     在買房子之前,通常會先把後果想好:這房子以後賣得出去嗎?租得出去嗎?我們做基金募資(Fund Raising)的人,募了資就要對股東負責,畢竟一個基金投資至少要十年,我們投資之前也會先想好出路:究竟要讓小公司繼續長大、開花結果變成大公司?還是一半時間就賣掉?

  • 促成台美產業合作 經濟部組團引國際大廠來台研發投資30億

    促成台美產業合作 經濟部組團引國際大廠來台研發投資30億

    經濟部於美西時間23日在加州聖荷西舉辦「經濟部技術處赴美成果暨新創簽約」記者會,會中宣布國際科技大廠「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及「益華電腦」(Cadence)將擴大在臺研發投資預估達新臺幣30億元,另技術處選派至矽谷進行海外訓練之法人新創共有5家將與國際大廠展開合作,現場由邱求慧處長見證「醫起付」與美商Agile Point/舊金山灣區臺灣商會、「創淨科技」與美商Best Home Health Care簽署MOU,顯見法人新創能量已吸引國際目光。

  • 工研院新農工技術 開創減碳新典範

     中臺灣五縣市(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是我國農業重鎮,去年度農業產值超過2,300億元,佔全臺農業產值將近一半,其中葡萄與洋桔梗產量佔全臺九成以上;工研院在經濟部和農委會的支持下,投入農工科技的研發,用科技協助農民提高收成,及因應農業人口流失、氣候暖化等挑戰。

  • 《科技》3D高爾夫球模擬器 拓展運動科技版圖

    經濟部技術處補助工研院發展全球技術領先、第一套國產化「高擬真虛實互動模擬系統」,透過虛擬球場與動態果嶺及互動式數位分身,在室內就能享受如同在真實球場上的打球樂趣,全球首創人工智慧3D感測分析技術,無需多台攝影機與高單價的3D攝影技術,即可藉由AI分析與預測人體運動姿態,提供高球運動精準體態分析新應用。

  • 電力業前景可期 工研院號召產學研培育人才

    工研院和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21日舉辦「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暨劉書勝紀念獎頒獎典禮」,針對潛力電力新秀頒發「電網人才發展聯盟獎學金」以及「劉書勝紀念獎」,得獎者來自各校菁英與企業職場潛力新秀。

  • 工研院我視AI魚缸 奪CES創新獎

    工研院我視AI魚缸 奪CES創新獎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將於1月登場,工研院在2,000多件參展作品中脫穎而出,以「我視AI魚缸」勇奪「消費性電子展創新獎(CES 2023 Innovation Awards)」,這也是工研院參展以來累積獲得的第10個獎項,為智慧育樂帶來更多創新想像。

  • 工研院聚焦AI 助產業拓商機

     為推助建立產業韌性與發展商機,工研院2日聚焦AI數位韌性與永續創新,邀集AI專家與產業領袖共同探討臺灣數位韌性、淨零永續、可信任AI、中小企業與新創等AI機會與挑戰。

  • 《產業》IEK估2023年製造業成長3.24%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今(29)日舉辦「2023年臺灣製造業暨半導體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3年臺灣製造業及半導體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工研院向下修正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49兆元新臺幣,年增率4.76%。展望2023年,國際需求不振,連帶影響國內成長動能,臺製造業需謹慎前行。預估製造業四大業別維持小幅成長,整體製造業產值達26.32兆元新臺幣,年增率預估為3.24%。

  • 工研院低碳吊扇 勇奪全球能源大獎

     全球規模最大、素有環保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全球能源獎(Energy Globe Award),日前公布2022年全球能源國家獎(National Energy Globe Award)得獎名單。在經濟部能源局的支持下,工研院以「創新低碳吊扇技術」脫穎而出,勇奪全球能源國家獎臺灣冠軍。此次更是連續三年榮獲全球能源獎獎項,充分展現出工研院於淨零排放領域的創新科技能量。

  • 專家傳真-精準健康商機旺 三大關鍵打造整廠輸出新模式

    專家傳真-精準健康商機旺 三大關鍵打造整廠輸出新模式

     在新冠疫情等因素推波助瀾下,根據《2022年生技產業白皮書》,2021年我國醫療器材產業營業額史上第一次跨越2千億元大關,達到2,363億元,其中出口值1,461億元,除了是連續三年達到千億元水準,出口值年成長24.8%,增幅更創下五年來新高。

  • 工研院3技術 奪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工研院3技術 奪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

     素有研發界奧斯卡獎之稱的「RD 100 Awards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頒獎,工研院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研發出的「高精密陣列之微型Micro LED全彩顯示模組」、「眼底病變AI輔助診斷與偵測技術」、以及與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MCM)公司共同開發的「Micromax 9KC GreenTape LTCC於5G毫米波通訊技術」等三項技術,自全球165項創新技術中脫穎而出,勇奪2022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肯定,可望為元宇宙智慧顯示應用、精準醫療與下世代5G毫米波通訊產業帶來商機。

  • 工研院攜手產業打造第一條國產磁浮離心機供應鏈

    工研院攜手產業打造第一條國產磁浮離心機供應鏈

    面對臺灣2050淨零轉型關鍵戰略,經濟部能源局日前宣布「臺灣2030節能戰略計畫」,制定2030年前完成351.3億度節能目標,其中商業節能主要內容,便是中央空調系統的效率提升。被譽為「節能新救星」的磁浮離心式壓縮機,已成為全球空調未來主要產品趨勢。

  • 《科技》工研院智慧穿戴裝置 導入彰化醫院落地應用

    後疫情時代帶動零接觸商機興起,加速醫療智慧型穿戴裝置應用大爆發!在經濟部工業局電資組支持下,工研院與蓋德科技合作研發「800Z智慧健康手錶系統」,導入AI人工智慧分析系統進行臺灣醫療認證程序,首次在衛福部彰化醫院進行測試驗證,未來醫護人員可透過及早監測即時提供個人化診斷與醫囑,即使零接觸、一樣可安心診療。

  • 工研院攜手僑委會深耕新南向 明年擬設立泰國服務據點

    為協助海外臺商事業發展及產業轉型,工研院與僑務委員會共同推動「全球僑臺商產業升級與技術服務方案」,20日共同舉辦線上說明會,向僑委會的駐外人員介紹工研院的服務能量;工研院更針對目標國家的產業需求,超前部署新南向,預計於明年在泰國成立首個服務據點,協助臺商掌握未來商機。

  • 王美花訪美成果豐碩 吸引超過三百億元投資

    王美花訪美成果豐碩 吸引超過三百億元投資

    經濟部長王美花於美西時間14日率團訪問美國加州矽谷,拜訪數家世界級科技大廠,獲得美商高階主管高度興趣,此行預計可帶回美方對台研發投資及訂單達新台幣300億元以上。

  • 工研院氫燃料電池系統 引領潔淨能源商機

    隨著臺灣綠色能源轉型腳步加速,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2022年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以永續綠能為主題的「永續發展館」,結合了跨部會與法人的成果,以新農業2.0、綠能科技、循環經濟與安全職場等面向,展現創新低碳科技,協助產業在面對淨零排放的浪潮進行綠色轉型。

  • 投資東協、印度升溫 各國齊助台商布局

    投資東協、印度升溫 各國齊助台商布局

     隨著國門即將開放,過去受限於疫情的台商也陸續重啟海外投資計畫,其中印度、東協地區因有廣大內需市場及多元投資獎勵政策,成為調整供應鏈熱門評估國家。為此,KPMG安侯建業執行經濟部2022臺灣-東協印度投資策略夥伴論壇,邀請工研院專家及各國代表分享各國政策利多,並於YouTube直播,線上及線下共超過600位台商共襄盛舉,KPMG負責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區的會計師也於會中回覆來賓諮詢。

  • 先進生質材料中心 揭牌啟用

    先進生質材料中心 揭牌啟用

     聚焦「保健植源劑」、「關鍵酵素」及「循環性生質材料」三大核心主軸的「先進生質材料中心」1日揭牌正式啟用,為臺灣循環經濟技術的發展注入研發新能量。與此同時,台糖研究所也和中研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攜手建構自主關鍵技術能量,讓該中心成為新世代生質材料生產的示範基地,目前已成立第一家系統技術整合型、面向國際的臺灣酵素公司,實現生質材料國產化目標。

  • 智慧電動車南向傳捷報!經濟部mTARC聯盟促臺泰合作

    智慧電動車南向傳捷報!經濟部mTARC聯盟促臺泰合作

    臺灣電動車搶進新南向市場傳來捷報!經濟部技術處整合電動車創新技術與世界接軌,推動臺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mTARC)取得新南向三大重要成果。

  • 《科技》瞄準精準健康 工研院、國衛院聯手再創高值產業

    臺灣面臨2025年超高齡社會議題與後疫情新常態挑戰,為促進我國精準健康產業布局,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於今(20)日舉辦「科技健康永續共好」締約儀式,雙方將在生技醫療領域共同合作,從「跨部會科研整合交流平台」、「兩院跨域研發」、「智權布局及產業化」、「人才交流」四大面向,聚焦十大研發議題攜手合作,共創精準健康新經濟,迎接臺灣高齡社會挑戰、助產業開創銀色商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