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臺灣影人的搜尋結果,共09筆
李祖永與十年永華(一九四七~一九五七)
導演魏德聖的史詩電影《臺灣三部曲》推出群眾募資後,獲民眾支持,第一階段募得1億2455萬元,20日也首度與國發基金天使投資的LnB信用市集跨界合作,推出全新電影平台投資計畫。
導演魏德聖的臺灣400年史詩電影《臺灣三部曲》,推出群眾募資後獲得民眾大力支持,第一階段的群眾集資金額募得1億2455萬元,除了持續集資,《臺灣三部曲》首度與獲得國發基金天使投資的LnB信用市集跨界合作,推出全新的電影平台投資計畫,20日平台記者會啟動,導演魏德聖與LnB信用市集創辦人楊瑞芬共同啟動儀式,金管會許永欽副主委、前金管會暨國發會副主委,現任陽明海運鄭貞茂董事長、前永豐金證券(亞洲)董事長,前南華金融控股集團執行董事王維新等貴賓出席致詞見證。
加州臺灣電影雙年展10月開映,見證臺灣平權女力。臺灣電影雙年展18日起將在漢默爾美術館的比利懷爾德戲院展開,為期11天放映我國10多部劇情長片、紀錄片、短片及經典修復作品,向美國觀眾彰顯臺灣對多元平權議題的開放與包容。
兩岸文化交流更進一步!017年,兩岸小劇場藝術節繼續於北京、台灣高喊「Live Your life生活有戲」,為兩岸相互引薦代表性作品,首次參與的中國國家話劇院帶來新創劇目《羅剎國》,於11月18日桃園龜山廣達電腦廣藝廳演出,相信將引起一波對於兩岸小劇場感興趣觀眾的熱烈討論。
「日記電影」經常被用來指稱某一種貼近生活、隨性的個人電影,EX!T 2016第7屆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日常在當下:日記電影影展」,以「在當下」為基礎加以延伸與探索。影展所策劃之議題、系列座談與6大影片單元放映,以劉吶鷗、莊靈2位臺灣日記電影創作者為同心圓向外拓展,從地理位置上,向右觸及美國前衛電影運動,策劃「美國日記電影之父:瓊納斯‧米開斯專題」,往左涵蓋歐洲巴黎的實驗電影創作者顏.博飛,企劃「顏‧博飛的日記電影」。
由臺北市電影委員會承辦的「2016臺北電影學院」系列活動,19日展開第一單元課程「電影專業講座」,由曾任威尼斯影展、鹿特丹影展、盧卡諾影展主席的國際知名影人馬可穆勒(Marco Mueller)與臺灣資深電影監製李烈和葉如芬分享對於華語電影及臺灣電影現況的看法。
「台灣電影節Fun映會」8月20日起在馬來西亞開跑,8月至12月期間共展開為期5個月的台灣電影放映活動,且每個月將於吉隆坡與檳城兩地各放映一部台灣電影,總計舉辦10場放映會,片源皆出自文化部規劃的「台灣電影工具箱」之中。
行政院院會16日通過文化部所提「褒揚臺灣影壇重量級影人王玨先生案」,將呈請馬英九總統明令褒揚,表彰王玨對台灣影壇的卓越貢獻,並規劃6月初舉辦追思會及紀念影展。文化部長洪孟啟表示,王玨促成「中國電影製片廠」遷台,讓電影工業順利在台灣奠基,對日後台灣影壇發展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