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臺灣是中國的搜尋結果,共155筆
兩岸關係緊張,外媒報導,若大陸攻台,美軍將摧毀台積電防止大陸掠奪。副總統賴清德今天合體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共同出席晶片會談,數次承諾會全力保護台積電,「不僅臺灣有責任,全世界都有責任」。並承諾,政府非常堅定台積電要留在台灣繼續繁榮發展。
總統蔡英文日前於除夕曬出年夜飯菜色,然而不但擺盤像法式料理引發討論,其中兩品「黑金流沙包」及「油炸糕加魚」更是造成熱議。對此,竟有綠營側翼攻擊新北市長侯友宜年夜飯吃水餃「是想要滯台中國北方人的選票」,讓不少網民傻眼反酸「那吃黑金流沙包是想要誰的選票啊?」
1月12日民主文教基金會舉行「民眾對當前兩岸關鍵性問題的看法」民調發布記者會,針對是否同意以「九二共識」為前提,重新開啟兩岸交流對話?46.7%民眾同意,35.8%民眾不同意,未表態則為17.5%,同意大於不同意高出近11%。至於是否支持「抗中保台」?僅35.7%民眾支持,50.8%民眾不支持。不支持「抗中保台」超過半數以上,高於支持比例達15.1%。總體而論,九合一選舉後台灣社會支持兩岸交流及對話民意,高於反對「九二共識」及「抗中保台」之民意。
美國國會在15日通過《國防授權法》並送請拜登總統簽署後,預計從明年秋季起每年派遣多達10名官員前往台灣從事研究與學習。日媒指出,這項派遣美國官員流輪駐台2年的計劃實屬罕見,有助於美國官員熟悉台灣政策發展及決策過程,以利於美台之間的合作及協調。
【愛傳媒翁佳音專欄】近幾年中國慣性以種種理由禁止臺灣產品進口,國內馬上有特定輿論大罵政府意識型態治國、罔顧民生。唉,這年頭舊態依然,要對此發表批判分析的媒體閱讀素養(media literacy),馬上會被冠上網軍、側翼、1450、塔綠斑。只能說民國以來的黨機器宣傳政戰傳統,威力不減反增,認知精神虐待更甚以前。
說起澳洲或澳洲人,感覺就像那位街坊很久但又說不上熟識的鄰居。臺灣人對澳洲的印象不外乎:羊毛袋鼠無尾熊、英語系國家、觀光留學不用多學「澳語」、文化好像和英美很接近、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和「純正牛奶」與《魔戒》產地的紐西蘭是鄰居、有雪梨歌劇院和一塊紅色大石頭、出產冰冰霜和木瓜霜、似乎是五眼聯盟一員……然後,好像就沒有了。
蔡英文總統今下午出席「四健會70週年慶祝大會」致詞時話鋒一轉,譴責中國昨天再次以突襲方式,讓臺灣水產品出口到中國受到阻礙。這樣的做法,對兩岸貿易的正常往來是沒有幫助的。
加拿大外交部長喬莉(Mélanie Joly)在一場演講中警告,中國是一個越來越具有破壞性的全球大國,企業不要與中國捲入太深,因為這種交往存在「地緣政治風險」。德媒認為,這些言論代表加拿大總理杜魯道領導的自由黨對華政策正在發生重大轉向。
蔡英文總統今天接見「德國國會人權委員會訪團」表示,臺灣不是聯合國成員,但主動建立國家人權報告審查機制,持續朝向「人權立國」理念邁進,期盼訪團把臺灣接軌國際人權體系的努力,分享給國際社會。德國議員海特表示,他們注意到習近平在中共二十大對臺灣提出的威嚇,目前臺灣在媒體自由方面還有一些限制,那應該是因為中國有一些干預的企圖。
民進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今晚在松山臺北府城隍廟前舉辦「阿中廟口開講」活動,他提出設立「國際事務局」的政見,重申這幾年臺北市與上海舉辦「雙城論壇」,未來上任他暫時不會舉辦「雙城論壇」,假若共機不斷在臺灣附近上空飛來飛去還辦論壇,國際友人會懷疑一個首都市長的態度到底是什麼。
經濟部今(8)日指出,彭博新聞援引部分匿名人士意見,提出假設性的粗略看法指稱若北京全面入侵臺灣,則美國會考慮撤離臺灣的晶片工程師一事,經濟部強調,國際間包括中國都應該瞭解,台灣的經濟已經和全世界包含中國的經濟交織在一起,對全世界來說,臺海的穩定和安全才是最好的供應鏈投資。
針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採取的制裁措施,許多分析人士認為應該能做為中共入侵台灣的警告,不過有些已經對俄羅斯實施、被稱為「核選項」的凍結國際金融業務制裁措施,被使用的可能性極低,因為這種制裁可能對美國和全球經濟造成更廣泛的傷害。
副總統賴清德今天接見「法國參議院歐洲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貝勒發訪團」表示,法國國會不到一年時間第4度組團來訪,這是前所未有的,特別是在中國軍演之後、更具意義。貝勒發則表示,此行除探討半導體問題外,也要表達對於臺灣的支持,法國很重視臺海局勢的穩定,未來也會繼續支持臺灣。
蔡英文總統今天接見法國法蘭西學院院士皮特訪問團表示,此刻是臺法關係的重要里程碑,在這個威權主義擴張的時刻,她相信,共享自由民主價值的臺灣與法國,在各領域都會持續加強合作。皮特回應,他知道臺灣在其地緣政治情勢下,需要民主國家的支持,但因為臺灣的自由、創意、和樂觀進取,「世界更需要臺灣」。
【愛傳媒翁佳音專欄】此次在澎湖遭中斷未能順意調查,甚為心傷,還是會繼續將以前閱讀的文獻初步整理,先多寫一點前日機場與洪進業小兄稍談之澎湖歷史學角度研究。
蔡英文總統今以錄影方式為「歐洲臺灣協會聯合總會第51屆年會」致詞,感謝在歐洲的鄉親積極為臺灣拓展國際合作空間所做的貢獻與付出,並希望未來繼續加深和歐洲國家,在經貿、安全等各領域的合作關係。
在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日漸緊繃之際,大陸社交媒體平臺上傳出愈來愈多中國船廠打造軍艦的圖片。觀察到這種現象的英國媒體指出,中國已開始大規模生產導彈驅逐艦,軍艦能力正呈「指數式增長」。美國智庫也透過最新的戰略模型預測,在不到10年之內,中共將擁有足夠的資源打造5艘航空母艦、60多艘巡洋艦和驅逐艦,以及一支新的潛艇艦隊。
副總統賴清德今上午接見「日本東京大學『兩岸關係研究小組』松田康博教授訪問團」,賴清德表示,面對中國的武力進逼,臺灣站在民主的陣營,大家共同守衛民主普世價值,維護印太和平穩定,謀取世界最大利益。「這是目前蔡總統的作法」。
針對共軍在臺灣周邊進行實彈射擊演習,蔡英文總統今晚發表錄影談話,呼籲國際社會,支持民主臺灣,共同遏止片面、不理性的軍事行動。也提醒國人在未來幾天,中國勢必會密集進行訊息戰,包括資安侵擾,她已要求政府單位提高警戒,也呼籲民間企業提升應變,朝野政黨團結一致,共同守護國土。
外傳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即將在日內訪問台灣,引來中共的武力威嚇,形成一場全球矚目的政治僵局,被認為是25年以來美國官員訪台造成的最大政治危機。相較於25年前美國眾議院共和黨籍議長金瑞契(Newt Gingrich)訪台造成美中台之間的政治風波,這次中共態度是否更為強硬?外界或許能從金瑞契1997年訪台與這次裴洛西訪台的時空背景差異看出一些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