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臺灣生醫的搜尋結果,共86

  • 《科技》培育生技獨角獸 工研院擴大籌組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指導下,工研院在「智慧醫療跨域創新高峰論壇」上宣布擴大籌組「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力邀美國波士頓生醫加速器SmartLabs、生命科學服務大廠美商「思拓凡(Cytiva)」、寬量國際、中華開發資本、台杉投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以及台灣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共同支持加入,將藉由國際大廠經驗輔導,對接國內外資金動能,幫助台灣生醫新創加快商品化腳步,盼能助攻臺灣生醫產業建構最佳商業模式,完善智慧醫療生態系、催生生技獨角獸,進而促進國內生醫新創立足臺灣市場、布局全球商機。

  • 僑委會整合資源 推廣臺灣國際醫療

    僑委會整合資源 推廣臺灣國際醫療

     為因應海外僑胞最關心的健康醫療問題,僑務委員會持續整合相關資源推廣臺灣國際醫療產業,特別規劃今年8月29日至30日「112年僑務委員會議」期間設置醫療服務體驗區,邀請財團法人臺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協助推介國內優質醫療機構,向全球重要僑領代表展現臺灣優質醫療實力,同時安排衛福部新南向「一國一中心2.0」專案合作醫療院所,包含彰化基督教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臺北榮民總醫院等院所進行「臺灣國際醫療產業合作與展望」專題報告,讓海外僑界更了解臺灣的醫療軟實力,進而協助推廣,嘉惠廣大僑胞並行銷臺灣。

  • 新藥業IPO揭露新規 上路

    新藥業IPO揭露新規 上路

     為資本市場產業多元化發展,響應我國政府推動生技醫藥產業政策,與提升生技醫療產業於初次申請上市(含一般板及創新板)資訊揭露,臺灣證券交易所5日公告訂定「新藥或醫療器材研發公司申請上市公開說明書揭露重點參考」,自即日起實施。

  • 亞果生醫 再生醫學的引光者

    亞果生醫 再生醫學的引光者

     已在國際市場打開能見度,並吸引國際級生醫公司及投資團隊進行跨國合作的亞果生醫(6748),今(27)日在亞洲生技大展,以全球首創再生醫學技術「超臨界二氧化碳平台技術於再生醫療產業之應用」,獲得評審團一致肯定,榮獲2023 Taiwan BIO Awards傑出生技產業的「產業創新獎」,該獎除表彰該公司之技術已是業界領先,更進一步確認將是未來生醫市場的主要應用技術。

  • 錫德斯生醫前段試驗 接單激增

    錫德斯生醫前段試驗 接單激增

     以新藥開發、健康食品及疫苗開發等臨床前試驗為營運主軸的錫德斯生醫,係提供生物醫藥前段試驗的專業廠商,隨著國內生技產業快速發展,生醫前段試驗需求增加,近期接單量能急遽增加。

  • 產業分析-深耕產業半世紀 工研院扮創新引擎

    產業分析-深耕產業半世紀 工研院扮創新引擎

     今年是工研院50周年,在政府支持,以及歷任董事長及院長的帶領下,工研院扮演產業的創新引擎,協助臺灣從科技的追隨者蛻變為創新者。

  • 亞果生醫開啟歐盟再生醫學新視野

    亞果生醫開啟歐盟再生醫學新視野

     國內頂尖再生醫學專家-亞果生醫(6748),為專業研發人體高相容性生物醫材的創新生醫公司,所申請之「去細胞器官及其製備方法/ACELLULAR ORGANS,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THE SAME」專利,正式取得歐洲專利核准審定書,此舉不僅是臺灣首家以器官重建再生醫學生物技術取得歐洲專利,更將讓國際正視臺灣在生醫領域的發展。

  • 亞果生醫 進軍傷口照護市場

    亞果生醫 進軍傷口照護市場

     以實現人體器官組織再生為職志的亞果生醫(6748),係研製人體高需求性生物醫材的創新生醫公司;繼所研發的毛髮增生技術取得臺灣經濟部「膠原蛋白顆粒於促進毛囊生成或血管生成之用途」智財專利後,再以開發之醫療器材產品亞比斯‧可拉去細胞膠原基質,獲得台灣衛福部食藥署核准上市(核准字號衛部醫器製第007731號),此舉將有助亞果生醫在傷口照護市場的佈局。

  • 儕陞生化 阿茲海默新藥 榮獲國家級肯定

    儕陞生化 阿茲海默新藥 榮獲國家級肯定

     以研究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藥品受到國內生醫界及法人圈注意的儕陞生化技術公司,繼以「仕都莎善尼仕」創傷敷料醫材,獲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頒發「企業新創獎」後,再以「阿茲海默症及血管型失智症植物外用製劑新藥BAC」,擊退眾多國內生醫大廠,榮獲「2022國家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藥品類「銅質獎」,由於全球失智人口日益攀升,該新藥的後續發展除將為失智患者帶來新希望外,也將型塑該公司於生醫產業的新價值。

  • 亞果生醫 毛髮增生技術 奪經部智財專利

    亞果生醫 毛髮增生技術 奪經部智財專利

     以實現人體器官組織再生為職志的亞果生醫(6748),係研製人體高需求性生物醫材的創新生醫公司,今發表重大生醫技術取得專利進展,所戮力研發的毛髮增生技術取得臺灣經濟部「膠原蛋白顆粒於促進毛囊生成或血管生成之用途」智財專利,由於全球約有數億人受髮量稀疏或不明掉髮之苦,該技術有助於讓人重拾自信、美麗的人生。

  • 國家磐石獎辦觀摩會 業界反應熱烈

    國家磐石獎辦觀摩會 業界反應熱烈

     第31屆國家磐石獎頒獎典禮於日前在臺北君悅酒店盛大舉行,總統蔡英文親臨頒獎嘉勉。為讓大家能夠深入瞭解得獎企業的成功經營之道,讓更多的經營者可以相互交流學習,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特於12月9、13及14日,分別在中部、北部及南部舉辦三場次觀摩會。

  • 總統:加速醫療產業跨領域整合 持續擴大臺灣健康產業優勢

    總統:加速醫療產業跨領域整合 持續擴大臺灣健康產業優勢

    蔡英文總統今出席「第六屆台灣醫療科技展開幕式」時指出,面對全球後疫情復甦及供應鏈快速重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加速醫療產業的跨領域整合,持續擴大臺灣健康產業的優勢。

  • 專家傳真-精準健康商機旺 三大關鍵打造整廠輸出新模式

    專家傳真-精準健康商機旺 三大關鍵打造整廠輸出新模式

     在新冠疫情等因素推波助瀾下,根據《2022年生技產業白皮書》,2021年我國醫療器材產業營業額史上第一次跨越2千億元大關,達到2,363億元,其中出口值1,461億元,除了是連續三年達到千億元水準,出口值年成長24.8%,增幅更創下五年來新高。

  • 經濟部訪團赴美拜訪指標性廠商 強調臺灣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

    經濟部訪團赴美拜訪指標性廠商 強調臺灣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

    受俄烏戰爭影響,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升高,為強化跨國企業對臺投資信心,經濟部陳政務次長正祺於上周率團赴美東及美中地區,依當地產業特性拜會生醫、無人機服務等指標性美商,爭取深化臺美供應鏈合作及擴增在臺投資機會,並於紐約舉辦交流座談會強調臺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為美國可信賴的供應鏈盟友。

  • 《科技》瞄準精準健康 工研院、國衛院聯手再創高值產業

    臺灣面臨2025年超高齡社會議題與後疫情新常態挑戰,為促進我國精準健康產業布局,工業技術研究院與國家衛生研究院於今(20)日舉辦「科技健康永續共好」締約儀式,雙方將在生技醫療領域共同合作,從「跨部會科研整合交流平台」、「兩院跨域研發」、「智權布局及產業化」、「人才交流」四大面向,聚焦十大研發議題攜手合作,共創精準健康新經濟,迎接臺灣高齡社會挑戰、助產業開創銀色商機。

  • 亞洲生技大展 北醫大再創生醫新創巔峰

    亞洲生技大展 北醫大再創生醫新創巔峰

    022亞洲年度生技產業盛會「亞洲生技大展(Bio Asia)」於日前展開為期5天的活動。開幕當日,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受邀參加擔任開幕式剪綵嘉賓,同時邀請到前副總統陳建仁和貴賓親臨北醫大攤位,聆聽北醫大的研發創新成果。

  • 《科技》生技展 工研院秀精準健康技術

    據Radiant Insights調查研究指出,2020年全球精準健康市場規模約3,198億美元,到2025年規模將達到5,847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2.8%。為了提升臺灣生醫產業競爭力,增加鏈結國際的機會,經濟部攜手美國嬌生集團(Johnson Johnson)展開合作,與集團成員之一的楊森藥廠(Janssen Biotech, Inc.)及工研院推出「臺灣楊森計畫」,以專案形式補助、輔導我國生技團隊之研發、製造等能力。今年,嬌生集團創新部門代表在7月28日亞洲生技大展,分享其國際經驗,推廣「臺灣楊森計畫」,一起攜手臺灣共同打造國際生醫共創生態系。

  • 賴清德:BIO+ICT 轉型生醫研發中心

    賴清德:BIO+ICT 轉型生醫研發中心

     2022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2)27日登場,副總統賴清德指出,政府計劃將台灣轉型為生技及醫療的研發中心,鼓勵國內生醫及資通訊產業強強聯手,透過強化與國際的鏈結,讓台灣成為全球生技價值鏈中最重要的夥伴。

  • 錫德斯生醫建構平台 助生醫產業快速發展

     以多平台委託試驗在生物醫藥產業逐漸受到重視的錫德斯生醫,係新藥開發、健康食品及疫苗開發等臨床前的前段試驗委託機構(CRO);近二年新創COVID-19篩檢平台,由於是國內首家專門針對某病毒而成立的平台,已在生醫界引起注目。

  • 賴清德鼓勵強強聯手 推動「精準健康」戰略產業

    賴清德鼓勵強強聯手 推動「精準健康」戰略產業

    賴清德副總統今天表示,政府計劃將臺灣轉型為生技及醫療的研發中心,鼓勵國內生醫及資通訊產業強強聯手,推動「精準健康」核心戰略產業,開發一個結合產品、服務與系統的商業模式,打造行銷國際的臺灣健康品牌,為民眾實現「Health for All」的願景。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