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臺灣的農業的搜尋結果,共42

  • 得知陳吉仲請辭後回校教書 張麗善妙回這句話

    得知陳吉仲請辭後回校教書 張麗善妙回這句話

     前農業部長陳吉仲19日去職,雲林縣長張麗善20日受訪說,希望新農業部長不要炒短線,也不要太多的意識形態,或是只為政治服務,希望能夠站在農民的立場,真正為農民服務。關於陳吉仲今表示他「明天回校教書」,張麗善說她不能管人家要去哪裡,「不然他要去哪裡?」

  • 馬紹爾駐臺大使呈遞到任國書 重申兩國邦誼堅定不移

    馬紹爾駐臺大使呈遞到任國書 重申兩國邦誼堅定不移

    蔡英文總統今天接受馬紹爾新任駐臺特命全權大使卡蒂爾呈遞到任國書,盼持續深化兩國邦誼。卡蒂爾則強調,自兩國建交以來,這份友誼在外部壓力下不斷創下新的里程碑,馬紹爾重申兩國邦誼堅定不移,也承諾持續支持臺灣在國際社會享有應有地位。

  • 波蘭眾議院訪團拜會蔡英文 表明對半導體特別感興趣

    波蘭眾議院訪團拜會蔡英文 表明對半導體特別感興趣

    蔡英文總統今天接見波蘭眾議院訪問團,承諾未來會持續和波蘭及周邊國家合作,協助烏克蘭的復原及重建,也期待臺波在各領域不斷深化夥伴關係。訪團團長芭菟煦則期盼臺波直航,並表明波蘭對於臺灣的半導體特別感到興趣,希望雙方的合作不僅限於投資,也能在研發、技術移轉,或人才培訓等方面有所交流。

  • 台灣水產品出口再受阻 蔡英文譴責:對兩岸貿易沒有幫助

    台灣水產品出口再受阻 蔡英文譴責:對兩岸貿易沒有幫助

    蔡英文總統今下午出席「四健會70週年慶祝大會」致詞時話鋒一轉,譴責中國昨天再次以突襲方式,讓臺灣水產品出口到中國受到阻礙。這樣的做法,對兩岸貿易的正常往來是沒有幫助的。

  • 恆水創電 推廣小水力公民電廠

    恆水創電 推廣小水力公民電廠

     由水保局媒合輔導,社區居民共同投資,恆水創電公司負責小水力電廠規畫建置與維運,國泰人壽承諾購電,三方攜手催生的黃金小鎮公民電廠率先在苗栗黃金小鎮實現,開創農村水能源自主,公私協力落實綠電發展的新模式。

  • 惠恕仁5日率團訪台 蔡英文:相信台帛旅遊觀光會更加蓬勃

    惠恕仁5日率團訪台 蔡英文:相信台帛旅遊觀光會更加蓬勃

    蔡英文總統今天上午接受新任帛琉駐臺特命全權大使歐儒侃呈遞到任國書,由於帛琉總統惠恕仁10月5日也將率團抵臺進行國是訪問,並將出席國慶慶典活動,蔡英文表示,去年3月惠恕仁訪台,和我們共同推動觀光旅遊,下周四臺灣即將邊境解封,「相信雙方的旅遊觀光,也會更加蓬勃發展」。

  • 台灣智農週、漁業展串聯智慧科技 9/29-10/1日開展

    台灣智農週、漁業展串聯智慧科技 9/29-10/1日開展

    「台灣智慧農業週」與「台灣國際漁業展」9月29日至10月1日於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共同開展。今年延續去年結合線上線下雙軌參展成功模式,同步舉行為期30天的線上展,並於今日(9/29)舉行開幕典禮。貿有展覽有限公司張光球董事長、行政院農委會漁業署張致盛署長、外交部田中光政務次長、外貿協會李惠玲副秘書長親臨致詞。

  • 勵進研究船啟航 蔡英文:台灣基礎科學推廣正式啟動

    勵進研究船啟航 蔡英文:台灣基礎科學推廣正式啟動

    蔡英文總統今天出席基礎科學推廣活動,肯定「勵進研究船」作為臺灣最大的科學研究船,負責執行臺灣周遭海域的深海探測以及水下工程作業。每一項任務都展現臺灣的科學研究成果,並宣告,今天「勵進」就要啟航執行任務,為臺灣、為世界的科學研究繼續打拚,「臺灣的基礎科學推廣活動,將正式啟動」。

  • 智慧農業週、國際漁業展 9/29登場

    智慧農業週、國際漁業展 9/29登場

     國內疫情措施放寬,邊境逐步開放,由貿有展覽公司主辦的臺灣智慧農業週與臺灣國際漁業展,將延至今年9月29日至10月1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展出。同步舉辦為期31天的線上展覽亦順延至9月29日至10月29日,透過網際網路打破距離的藩籬,擴大展會的國際視野,將臺灣的農業帶向國際。

  • 經部「溫室效應.實驗圖書館」展覽 工研院新技術、產品亮相

    經濟部今(26)日在彰化溪州公園舉辦「溫室效應.一日限定實驗圖書館」展覽,展示25項智慧農工技術與循環設計成果,包含多項工研院研發的產品,包括電動無人遙控噴藥車、最適合台灣地形的長時間無人機物流,以及可有效預防病蟲害的作物病害精準預警系統,展現政府投入人機協作、智慧感測和循環永續等技術,如何解決傳統農業因缺乏人工、氣候變遷而收成不穩,以及龐大農業剩餘廢料處理的問題。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彰化是臺灣的農業大縣,近年來智慧農業興起,各類的資通訊技術及創新應用開始導入在農漁養殖業上,這次活動有工研院與業者的技術展示、例如「作物病害預警系統」運用AI技術在病害未嚴重發生就可以先預測並發出警告,讓農民可以提早防治病害;「遙控噴藥車」遠端遙控省力不傷身體,還能減少30%的用藥量,還有可搭載冷鍊物流箱的「長時間高負載無人機物流」。

  • 兩國交流 蔡英文宣布與馬紹爾成立氣候應變基金

    兩國交流 蔡英文宣布與馬紹爾成立氣候應變基金

    蔡英文總統今天上午偕同賴清德副總統,與馬紹爾總統柯布亞雙邊會晤,宣布兩國將成立「臺馬氣候變遷調適應變基金」及完成「臺馬農業合作協定」的修訂。柯布亞則透露,他會交付蔡英文總統一份馬紹爾政府與人民的共同決議,敦促聯合國立即採取行動,終結將臺灣排除在外的不當舉措。

  • 我見我思-補貼改弦易轍 找出農業隱而未現的力量

     去年中國以檢疫為理由,先後禁止鳳梨、釋迦及蓮霧進口,這一系列禁銷的連鎖事件,農委會皆依循政策編列預算補貼,看似錦囊妙計的化解危機,卻是將農民帶入走不出迷宮的困境。臺灣的農業政策,長期糾結在收購、促銷、救價、補貼的任務之中,首長們的水果政治學頻頻上映,漸漸背離永續農業的發展方向。如何才能讓農產品成為BCG矩陣裡的「明星」,讓臺灣農產品也能晉升為打世界盃的產業,值得深思探究。

  • 陸禁台鳳梨酥進口? 蔡英文稱「假訊息」:不該操弄

    陸禁台鳳梨酥進口? 蔡英文稱「假訊息」:不該操弄

    蔡英文總統今出席「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開幕典禮」時表示,雖然近來有一些不實的傳聞,說對岸禁止臺灣鳳梨酥進口的假訊息,她認為,無論是抱著什麼樣的動機,人民的生命財產、努力的事業跟志業,都不應該成為被操弄的標的。

  • 接見澳洲代表 蔡英文:期待臺澳洽簽經濟協定

    接見澳洲代表 蔡英文:期待臺澳洽簽經濟協定

    蔡英文總統今天接見澳洲駐臺代表高戈銳表示,去年,臺澳的雙邊貿易額度,創下200億澳幣的歷史新高。她希望能促成雙方更多的合作交流,也期待臺澳之間能夠洽簽經濟合作協定(ECA),持續加深雙方的夥伴關係。

  • 工商社論》新冠疫情後的經濟發展趨勢和因應之道

    工商社論》新冠疫情後的經濟發展趨勢和因應之道

     新冠肺炎病毒蔓延全球,堪稱人類史上的重要疾病浩劫,並重創全球經濟。雖然疫情總會過去,人類生活會恢復正常,但新冠疫情將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產業發展的版圖、企業的經營模式,乃至政府的治理能力,這些趨勢的改變及因應,都值得我們正視。

  • 中興大學AI結合農業 助產業升級

    中興大學AI結合農業 助產業升級

     結合AI與農業人才,打造臺灣成為智慧農業重鎮。創校百年、農學研究受到國際肯定的國立中興大學108年12月27日舉辦「智慧農業研發中心」成立開幕暨研討會,該中心將作為產官學協作平台,以精準農業、設施農業、生態農業、林業、畜牧業及水產養殖業等六大主題為基礎,導入人工智慧協助農業升級,把臺灣的農業帶出去,連結在地、連結國際、連結未來。

  • 嘉大農耕隊助攻外交傳奇再現 出書留史章

    嘉大農耕隊助攻外交傳奇再現 出書留史章

    嘉大創校100周年,31日與外交部雲嘉南辦事處舉辦「農耕隊回顧展─農耕隊傳奇再現暨新書發表會」,農耕隊友現身回憶當年披荊斬棘,以精良農技助攻外交的辛酸故事,而嘉大農技團榮獲2018年聯合國和諧等基金會頒發農業傑出貢獻獎,市長黃敏惠感佩農耕隊為國打拚的精神。

  • 桃園青農機械人力互助 創新服務帶動產業新活力

    桃園青農機械人力互助 創新服務帶動產業新活力

    臺灣農業缺工問題嚴峻,機械化生產是未來的趨勢。來自桃園市的9位青農,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人力辦公室、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及茶業改良場的共同輔導下,於去年7月成立全臺第1家以農業機械代耕服務為主的合作社-桃園市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透過混合不同作物的機械工班,利用作物產季不同錯開農忙期,以農機具與人力互相支援,高度提升生產效率,不僅成功整合資源,更為臺灣的農業生產創造新的模式。

  • 科技農企業菁英天蠶再變 領袖人才創新培訓出關

    科技農企業菁英天蠶再變 領袖人才創新培訓出關

    臺灣大學聯手中衛中心,首度舉辦科技農企業總裁班,25位農業領袖人才歷時三個月創新培訓與磨鍊,跳脫單打獨鬥,強強聯手,激盪攜手合作農人祭、星鑽、新次方、新南向聯航等行動方案,強化產、官、學之間的鏈結與合作,開創造農企業共好共榮的發展遠景。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