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臺灣航太的搜尋結果,共43筆
蔡英文總統在結束出訪後,今在台北賓館宴請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一行,蔡總統表示,期待臺美在「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架構之下,也能完成更多談判,建立更緊密夥伴關係,並共同捍衛民主自由。
臺捷經貿關係再升溫,繼2020年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率領89人官方及企業訪問團來臺,今年眾議院議長艾達莫娃(Marketa Pekarova Adamova)率政、商、學界代表及媒體近160人大規模訪臺。
士林電機及凌羣電腦於3月6日下午共同宣布取得「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站區資訊通訊系統工程」案,共同建設第三航廈資訊通訊系統工程,總工程經費新台幣17.4億元,預計2026年第四季完工。
陽明交大於2月18日舉辦校慶活動並公布10名第二屆傑出校友。擁有醫師、律師、財務三專業的安侯建業會計事務所健康照護部門總經理蘇嘉瑞,國軍發展無人機隊核心的中科院航空所所長齊立平,交通部次長胡湘麟,一手打造臺灣資訊產業的聯強集團副總裁杜書全,立積電子總經理王是琦,杰力科技董事長李啟隆,廣達電腦執行副總蔡文弘;以及長期在醫療領域奉獻的板橋榮家首長陳桂美,中榮副院長吳杰亮與高榮副院長陳垚生亦同獲頒傑出校友殊榮。
面對疫情衝擊、蔡英文總統今天表示,目前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國家積極發展物聯網、AI等尖端產業,這是臺灣的新機會。臺灣應朝整合資通訊產業、精密機械產業及智慧製造技術驗證場域,一起組成國家隊,共同拓展市場,希望業界與政府攜手努力,讓臺灣邁向智慧機械的新紀元。
長榮集團再養小金雞,繼去年4月將長榮鋼鐵推上市後,旗下長榮航太將於2月18日登錄興櫃,有望成為長榮集團第六家上市櫃公司。長榮航太為國內最大的商用飛機維修廠商,主要業務包括位於大園廠區的維修事業體,以及觀音廠區的製造事業體,並透過轉投資事業跨足發動機維修及結構複合材維修領域。
經濟部工業局於12月9日宣布臺灣低軌道衛星地面設備旗艦團隊啟航,並由工研院與國際航太通訊服務商AerKomm簽署國際合作協議(MOU),未來將攜手衛星地面終端設備供應鏈合作,共創雙贏局面。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與立陶宛企業局合作於28日辦理「台立企業商機媒合洽談會」,實體及線上超過150家立國廠商與我商洽談,洽排約240場次洽談,雙方並就雷射、農產食品、光學產品等領域廣泛洽談合作,現場氣氛熱絡,預期商機逾1000萬美元。
看似不起眼的螺絲,是生活中微小但不可缺少的存在,舉凡家中的桌椅家電、人工牙根、汽車零件、大樓鋼構連結及飛機板金等,從日常生活到航太科技都需要它。臺灣素有「螺絲王國」美譽,依據經濟部統計處今年8月發布的資料,2018年國內螺絲產品外銷接單持續暢旺,而且積極朝高值化發展,生產值1463億元,達到了歷史高峰,2020年出口值39.7億美元,僅次於中國大陸及德國,為全球第三大扣件(螺絲螺帽)出口國。
在即將卸任機械公會第28屆理事長的前夕,我細數這六年任期內的2,190多個日子裡,竟然完成近3,000項行程,實在不可思議,在第27屆及28屆六年內,我們完成了許多重要的任務,包括迎合國際工業4.0潮流趨勢,成立智慧機械產學研委員會,以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雙引擎,擘劃臺灣機械產業未來發展藍圖,並推出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成功典範廠商30家;向蔡總統及中央政府多次提出建言,獲總統採納,將智慧機械納入5+2產業創新政策中,機械業也不負眾望,在2017年將產值一舉推升到兆元產業,並連續四年維持兆元規模;發表第一本以產業主導之智慧機械產業白皮書,作為台灣發展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的RoadMap與施政建議,當中多項建言亦延伸為產業政策,逐步實施,包括:推動智慧機上盒(SMB)、架設公版智慧機械雲平台,並邀請眾多單位開發改善製程所需的App、成立「臺灣智慧製造大聯盟」,建構完整機械生態系、極力推動國機國造,協助廠商切入航太產業、推動臺灣自主供應鏈、持續為產業發聲,反映重要議題、將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一舉推升為全球第三大專業工具機展、邀請產業龍頭廠商包括鴻海、鼎新、漢翔、研華、均豪等加入機械公會,在六年內共增加了656家會員,是少數會員數持續正成長的公會、全面向推動跨領域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加強台日、台德、兩岸經貿交流等,事蹟眾多,實在無法一一例舉。
台灣航太產業與政策論壇6日在漢翔航太研習園區舉行,航太公會理事長、漢翔董事長胡開宏表示,波音與空巴皆樂觀預估未來新飛機需求產值與產業趨勢,近期我國航太產業年平均成長達8%,遠高於全球的4%,發展潛力強大。
第26屆臺法工業合作會議(Industrial Cooperation Consultation Meeting, ICCM)於10月22日上午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行,由經濟部工業局局長呂正華與法國經濟與財政部「經濟、產業、能源暨科技高階委員會」(CGE)Luc Rousseau副主席共同主持。會中就各項產業合作議題進行討論,氣氛熱絡,於上午圓滿順利結束。
由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2634)領軍、國人自製的「新式高教機」昨(24)日出廠亮相。總計108家台灣航太A-Team 4.0聯盟廠商將發揮加乘效果,完整呈現國造高教機在引擎、全機測試及系統整合的自製實力。航太公會理事長也是我國航空工業龍頭的漢翔航空董事長胡開宏表示,新式高教機的生產,可以帶動國內航太廠商進入國際航太供應鏈。身為供應鏈成員之一的敏鈞精密,為一家專業生產航太零組件廠商,為符合航太產業高品質要求,生產設備特別引進德國高精度DMG五軸加工機,銑車複合,車銑複合機種以達成高精度及高效率的加工模式,另外傳統三軸與立式車床亦可依照生產模式搭配並排除生產瓶頸,徹底降低因為換線或是治具更換產生的時間耗費。
國造高教機「勇鷹」號今天舉行出廠典禮, 蔡英文總統表示,這次高教機出廠證明了航太產業的三大進步。重新開啟國防自主的大門,雖然一路走來,有很多的抹黑、唱衰,但「我都會堅定地跟大家站在一起」,共同創造臺灣的未來。
「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與「台灣無人飛行載具展」昨(17)日於台北世貿一館圓滿落幕,三天檔期吸引約4.2萬名國內外參觀者,與上屆3.9萬參展人數相較,成長8%,前10大買主來源依序為美國、日本、新加坡、香港、俄羅斯、馬來西亞、加拿大、法國、菲律賓、英國與保加利亞。
蔡英文總統上午出席「2019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臺灣無人飛行載具展」開幕典禮,說明臺灣航太產業深受國際肯定,政府也透過制定及修改相關法規,讓無人機的發展更加順利;她相信在未來,不論是航太產業還是無人機,只要我們繼續緊密合作,一定能夠持續擴大競爭力,帶來更加蓬勃的發展。
台商回台投資將破5,000億元大關之際,中小企業發展也不容小覷。投資臺灣事務所召開「中小企業加速投資行動方案」會議,通拓朝宇航太投資計畫,預計投入新台幣5億元,帶動270個本國就業機會,後續還有10餘家中小企業已排隊審查。
外貿協會與航太公會為推廣2019年第15屆「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協助業者開拓國際市場,日前攜手前往日本參與「2018東京航太展」。
科技部107年補助花東地區成立2個產學小聯盟,繼6月22日於美崙工業區服務中心辦理「智慧機械與無毒農業產學交流媒合會」,為深耕發展在地技術能量,與在地產業共同提升產能與品質,特地於8月22日安排東華大學資工系吳秀陽領導之「東臺灣無毒有機精準農業小聯盟」,與成大航太系賴維祥主任研究團隊進行智慧農業的技術升級交流。
人工智慧與無人機技術引領科技潮流,人才的培育與技術的發展是關鍵。國產無人機大廠經緯航太(8495) 14日正式與國立政治大學合作,共同設立「智慧無人載具實驗室」(Smart Technology for Autonomous Robot Lab,以下簡稱STAR Lab),希望能為國內培育更多智慧無人載具領域的人才,更期待結合政大的研發能量可以開發出更多先進的技術。經緯航太董事長羅正方表示,政大擁有優秀的人才及學術傳統,因此STAR Lab的設立相信一定會有豐碩的成果。他強調,STAR Lab所開發的技術將使經緯航太的無人機更聰明、更安全,未來將成為臺灣無人載具產業發展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