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臺灣近代的搜尋結果,共26

  • 玉山文教基金會 獲文馨獎雙殊榮

    玉山文教基金會 獲文馨獎雙殊榮

     文化部11月16日舉辦第16屆文馨獎頒獎典禮,玉山文教基金會榮獲「特別獎-文化永續發展獎」及「常設獎-金獎」雙殊榮,肯定玉山對臺灣藝術文化維護與發展的貢獻,並將對藝文領域的付出,列入企業永續發展的項目中,促進文化發展。

  • 臺灣50指數懂AI 外資按讚

    臺灣50指數懂AI 外資按讚

     臺灣指數公司最近代富時羅素公布系列指數調整,眾所矚目的臺灣50指數新增智邦(2345)、光寶科(2301)、緯創(3231)、緯穎(6669)四檔成分股,刪除陽明(2609)等四檔非科技股,指數成分股更迭不只凸顯科技類股重要性提高,本次入選的全都是AI概念股,整體臺灣50指數中的AI股占比飛越3成。

  • 李梅樹紀念館以山岳藝術 展現臺灣之美

    李梅樹紀念館以山岳藝術 展現臺灣之美

    在1990年設立的「李梅樹紀念館」,原名為「劉清港醫師李梅樹教授昆仲紀念館」,1995年遷至三峽,成為當地必訪的文化之地,有別於一般美術館,李梅樹美術館由後代子女籌建而成,藏身於民宅,所有作品、畫作等,都來自藝術家李梅樹之作,由後代設計紀念館,傳承理念。

  • 工藝研發中心 參展倫敦工藝周

    工藝研發中心 參展倫敦工藝周

     2023倫敦工藝周(LCW)5月8日至14日在英國倫敦Gallery 7, Cromwell Place展出,文化部所屬的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前進倫敦工藝周,在會場設立臺灣館,以Weaving Taiwan-編織多元文化為主題,展出多組富含臺灣多元族群文化風貌的編織作品。

  • 臺灣鬥茶協會赴陸 促進茶文化交流

    臺灣鬥茶協會赴陸 促進茶文化交流

     以臺灣南投縣松嶺鬥茶協會理事長連振育為主組成的交流團一行26人,收到同業友好組織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的邀請,3月20號率先成團訪問福建地區,據悉,此次參訪活動的茶商茶人都是臺灣茶葉界的先進,且創業成功的青年居多。而福建各地政府,對於交流團的到訪考察,皆做足了相關準備,不論是在茶產業上商業合作的內容及未來技術可以交流的發展方向上,皆為交流團做了非常詳盡的介紹。

  • 臺鬥茶協會赴陸考察 促進兩岸交流發展

    臺鬥茶協會赴陸考察 促進兩岸交流發展

    3月20號,由臺灣鬥茶協會會長連振育帶領茶產業交流團一行26人,在收到同業友好組織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的邀請下,率先成團前往訪問福建地區,據悉,此次參訪活動的茶商茶人都是臺灣茶葉界的先進,且創業成功的青年居多。而福建各地,對於台灣鬥茶協會的到訪考察,皆做足了相關準備,不論是在茶產業上商業合作的內容及未來技術上可以交流的發展方向,皆為交流團做了非常詳盡的介紹。

  • 書摘精選》大家要緊學國語

    書摘精選》大家要緊學國語

    從上述故事,可以看到《豐年》透過漫畫與淺白圖說,扮演傳遞知識與行為規範的角色,所用文字十分淺白,甚至直接使用「閩南話」,令人好奇的是,這不是違背了當時推行國語的政策嗎?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豐年》如何在國家推行國語政策的壓力下,做到以淺白文字讓農民看得懂,取捨之間試圖能夠雙贏。

  • 書摘精選》率類知方匾

    書摘精選》率類知方匾

    在敦仔居住的通事宅地,其大廳懸掛著一塊「率類知方」匾額。其中「率類」二字,隱約透露出敦仔在乾隆中葉率生番歸化的事蹟。

  • 梁永斐館長秋節前親訪美術教育家王秀雄教授 感謝其對史博館及臺灣文化的貢獻

    梁永斐館長秋節前親訪美術教育家王秀雄教授 感謝其對史博館及臺灣文化的貢獻

    國立歷史博物館值此重新開館之際,為感念藝文前輩對本館的支持與愛護,梁永斐館長將陸續拜會親訪,對他們表達誠摯的謝意與關懷,並深化與史博館的連結。今天(8月31日)上午,梁館長率館員一行,首先親赴美術教育家王秀雄教授寓所,致贈7月1日上任以來第一幀新版的感謝狀予王教授,及回贈2010年本館口述歷史訪談出版品《王秀雄―美育人生》80餘冊,除感謝王教授對本館「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灌溉之情,彰顯其對臺灣美術教育的研究與貢獻外,並預祝中秋佳節平安健康。

  • 雜誌精選》「台灣設計設計台灣」布局高雄文化大港

    雜誌精選》「台灣設計設計台灣」布局高雄文化大港

    今年夏天,臺灣設計界很熱鬧!「2022臺灣文博會」8月首度移展高雄,10月更有動員全臺灣設計量能的「台灣設計展」,為迎接兩大設計盛典,高市府發起「台灣設計設計台灣」系列活動,推出一連串設計相關活動、文化旅行等,為長達3個月的馬拉松式展覽暖身開跑!

  • 中華郵政發行臺灣近代作曲家郵票

    中華郵政發行臺灣近代作曲家郵票

    中華郵政公司為介紹臺灣近代傑出作曲家,訂於111年7月6日特以鄧雨賢、許石、楊三郎及周藍萍4位先生為主題,發行郵票1套4枚,面值皆為12元,郵票圖案採作曲家肖像結合其創作的曲譜。

  • 郵局第3季新郵票規劃 5款7/6起發行

    郵局第3季新郵票規劃 5款7/6起發行

    中華郵政公司今年第3季將發行5款新郵票品,分別為「臺灣近代作曲家郵票」、「古典詩詞郵票(111年版)」、「故宮古畫郵票–二十四節氣(秋)」、「鳳飛飛郵票」及「臺灣民間信仰」郵票。

  • 史瓦帝尼新任駐台大使呈遞到任國書 保證絕不會背棄台灣

    史瓦帝尼新任駐台大使呈遞到任國書 保證絕不會背棄台灣

    蔡英文總統今天上午接受史瓦帝尼王國新任駐臺特命全權大使蒙西比呈遞到任國書,期盼兩國持續在經貿、能源、公衛及資安等領域,展開更多合作計畫。蒙西比則向蔡總統保證,史瓦帝尼王國絕不會背棄與臺灣的邦誼,也盼進一步深化兩國既有的友好關係。

  • 登一座人文的山

    登一座人文的山

     我們的登山文化一直以來都有著小眾的特色,一個原因是戰後受嚴格管制的山地使得人民親近不易,另一個原因是早年交通、裝備、資訊上面的限制。然而,小眾的優勢就在於社團成員關係緊密、向心力高,且大家皆分享同樣的興趣,對於登山安全來說最為關鍵的教育即可用師徒制的方式傳承下去,甚至在此之外拓展文教活動。放眼現在,登山社團沒落了、傳承式的教育也斷絕了,導致民眾大多無緣接觸前輩的故事和經驗,進入一個巨大的文化斷層。取而代之的新勢力,則是自組隊伍和商業登山服務業者,前者的問題是經常出現登山新手遇難的憾事,後者的問題一是不受政府管轄,二是品質良莠不齊。雖然從登山風氣上仍能見到國家公園入園數量逐年增長,但欣欣向榮的背後,藏的卻是普遍缺乏教育的民眾,往往化為山難的未爆彈而不自知。究竟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呢?

  • 陳柔縉《大港的女兒》書寫不服輸的高雄魂

    陳柔縉《大港的女兒》書寫不服輸的高雄魂

    以臺灣常民史見長的作家陳柔縉,首部時代小說《大港的女兒》於去(2020)年底出版,以日治、光復、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到近代等百年臺灣歷史為背景,描繪高雄的女兒勇往直前的生命故事,更可從中考究出當時高雄港特殊的歷史時空,讓高雄人更了解自己故鄉的社會演進和變遷,甚至還能發現,你的阿公可能比你更時髦。

  • 肅殺的白色恐怖!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人

    肅殺的白色恐怖!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人

    1945年二戰結束後,在美、蘇爭霸的世界局勢中,美國把從日本統治中奪回的臺灣交給蔣介石接收,「扶蔣反共」策略定調,從此開啟了戰後臺灣史的新頁。臺灣近代70年,一路怎樣走過來?作者陳世昌在《戰後70年臺灣史》一書中,本於客觀立場,跳脫「統獨爭議」,以歷史和國際法的俯瞰角度,細究每個重大事件的前因後果,讓讀者回顧近代臺灣史的重要時刻與人事物,重溫戰後70年走過的點點滴滴。

  • 影》【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習近平4240字談話全文看這裡

    影》【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習近平4240字談話全文看這裡

    今年是中國大陸發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中共中央總書記、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紀念大會中致詞時表示,台海走向和平穩定是必然,任何人無法阻擋,「一中原則」是兩岸共同政治基礎,秉持一中原則,台灣同胞就能受益,背離一中,就會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動盪,損害台灣同胞切身利益。習稱,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但也說不會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還說這是針對「外部勢力與分裂主義份子」,並非針對台灣同胞。習近平在文中提出5大要點,談論兩岸統一:

  • 中華郵政公司與國立臺灣美術館 發行「臺灣近代畫作郵票」

    中華郵政公司與國立臺灣美術館 發行「臺灣近代畫作郵票」

    中華郵政公司為闡揚臺灣本土畫家之藝術成就,繼民國91年起發行「臺灣近代畫作郵票」系列後,續與國立臺灣美術館合作,於9月12日發行「臺灣近代畫作郵票(107年版)」,並於同日下午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舉辦郵票發行記者會,由中華郵政公司總經理陳憲着主持,文化部主任秘書陳濟民、交通部郵電司司長王廷俊、國立臺灣美術館代理館長陳昭榮及四位畫家家屬或基金會代表共同為郵票發行揭幕。

  • 看展的另一種體驗‭ ‬日本近代洋畫大展AR擴增實境

    看展的另一種體驗‭ ‬日本近代洋畫大展AR擴增實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很多展覽都開始加入了互動裝置,讓看展不只是被動的行為,而是可以跟展覽有實際的互動體驗,讓觀者對策展單位想傳達的內容更加深刻。

  • 臺灣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 9/3~9/6登場

    臺灣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 9/3~9/6登場

     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的72周年,隆重推出「臺灣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遺址遺蹟不僅是臺灣人民抗日歷史的見證,更帶給後代子孫了解那段歷史提供了最直觀、最感性的實物資料。以紀念臺灣人民英勇抗日的愛國精神和為中華民族所建立的不朽功勳。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