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臺灣關係法的搜尋結果,共115筆
國防部今(7)日表示,美國政府於美東時間12月6日就空軍「航材標準零附件」及「航材非標準零附件」等2案總額4億2800萬美元對臺軍售案,進行「知會國會」程序,可望在1個月後正式生效。
美國行政部門已通知國會將對台灣出售可供我國F-16與經國號戰機及C-130運輸機使用的零附件,總價值約4.28億美元。外交部對此表示高度歡迎,並感謝美國政府持續依據《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落實對台灣的安全承諾。
蔡英文總統應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之邀,今晚以錄影方式在研討會中發表演說,強調臺灣不應被排除在聯合國體系、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之外。臺灣人民和大家一樣,應該有機會發聲並做出貢獻。臺灣參與聯合國體系一定能對全球福祉有所助益。她也預告下周即將開放邊境,期待與美國和世界各地合作夥伴們更頻繁交流。
美國政府於美東時間9月3日宣布,將就總額約11億600萬美元軍售案,進行知會國會程序,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日(3)表示,總統府再次感謝美國政府依照《臺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持續展現對臺灣國防需求的高度重視,並落實對臺灣的安全承諾。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馬基今天表示,他正推動跨黨派立法,加強臺海穩定並降低臺海衝突的風險,讓多邊參與者能夠參與臺灣事務及加強臺灣自我防衛的合作。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更加努力確保臺灣的和平及穩定,積極防範任何不必要的衝突,他非常榮幸「跟臺灣站在一起」。
蔡英文總統今天接見美國國會議員訪問團表示,前陣子,中國在臺灣周邊海域進行長時間的軍演嚴重干擾區域的穩定和平,希望繼續深化和美國的合作,共同維持印太區域繁榮及穩定,並盼未來能和美國簽署「避免雙重課稅協定」(ADTA),創造更多利基。臺灣在半導體產業有長期的發展累積,我們也樂意積極在美國投資布局。
智庫專家2日指出,除了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問台灣之外,美國國會也正推進法案,希望強化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嚇阻能力;並提出警告,稱若相關能力得不到加強,就算此次緊張情勢最終未引發軍事衝突,「下次可能就沒這麼幸運了」。
美國國務院5月初更新官網美台關係論述,移除不支持台灣獨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等文字,不過,美國務院近日又更新論述,放回不支持台灣獨立等文字。對此,民進黨立委許智傑昨天表示,美國至少已經移除台灣是中國一部分,以及表達反對大陸對台動武的立場,這是最重要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民眾黨立委張其祿則認為,拜登政府的一中政策、兩岸論述,基本上延續美國長期立場,並沒有任何實質的改變。
針對媒體報導「美臺商會致函國務院關切軍售政策」乙情,國防部今(18)日強烈反駁軍火商說詞,國防部強調,國軍各項武器裝備籌獲,係依敵情威脅及聯合戰力規劃指導,納入計畫執行,並以國防自主為優先,無法自製或需快速提升戰力項目,方採對外採購方式籌獲,不受個別軍火商影響。
美國國務院近日更新官網上的美台關係現況簡報,刪除了「台灣為中國一部分」以及「不支持台獨」等措辭一事,對此,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解讀,「這個意思很明顯」,就是要拉升台灣和美國的關係,可是地位又沒有高到可以建交的程度。
日本富士新聞網(FNN)報導,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本週末訪日後,將取消原本訪韓計畫,改造訪台灣。若確定成行,將是25年來首度訪台的美國現任眾議院議長。
面對大陸的軍事威脅,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我們對抗中國挑戰的底線,就是蔡英文總統在110年國慶演說提出的「四個堅持」。針對立陶宛同意我國以台灣為名設置代表處卻遭中國經濟脅迫,他也期盼歐盟會員國團結一致,儘速推動「反經濟脅迫」措施,以有效反制中國。
俄烏戰爭持續進行,民進黨立委邱志偉8日表示,美國對俄烏或台海,恐怕都不易介入,只要一介入都可能引發世界大戰。
美國政府於美東時間2月7日就「愛國者飛彈工程勤務」總額1億美元對臺軍售案,進行知會國會程序,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天表示,這是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的第二度,也是本年度首次對臺軍售,不僅充分展現美國政府持續對於臺灣防衛能力的高度重視,也再次展現臺美合作夥伴關係的堅若磐石。
隨著大陸不斷派出軍機闖入台灣防空識別區(ADIZ);美國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也在最新報告中警告,共軍持續現代化已嚴重削弱台海嚇阻效力,北京也已具備或即將取得初步犯台能力。一時間,似乎大陸武力犯台已成必然之理;但《外交政策》引述歷史學家巴斯安(AA Bastian)的看法,認為從過去10多年歷史來看,相較於武力奪取台灣,利用威脅的方式對北京更為有利,也更能獲得想要的東西,但成本卻較低且更有效。
針對美方情報直指俄國可能在2022年初向烏克蘭發動軍事進攻,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9日在記者會中,重申美方絕不會在烏克蘭議題上對俄國讓步,莫斯科也很清楚入侵烏克蘭的結果;卻意外引起記者詢問華府為何不明確地警告北京,入侵台灣後果。對此,普萊斯除重申《臺灣關係法》外,也強調不應輕易地將台灣與烏克蘭相比。畢竟,每個「國家」都不同。
據《路透社》等外電報導,美國國會17日發布最新報告,警告共軍已具備或即將取得犯台的初步能力,且該能力持續精進中。報告提醒,北京恐冒險使用這項能力來嚇阻、延宕甚至擊敗美軍軍事介入。美方應採取緊急措施強化軍事嚇阻的能力與可信度,以免中國大陸對台發動任何形式的侵略。
據《路透社》報導,數名美國共和黨議員4日提出《台灣嚇阻法案》(Taiwan Deterrence Act),以每年提供20億美元(約新台幣562.59億元)與其他援助的方式,加強台灣國防以對抗來自中國大陸與日俱增的軍事與外交壓力。
針對美國總統拜登21日出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CNN大會堂」(CNN TOWN HALL)節目時,表示美國對於防衛台灣已做出承諾;對此,「Politiacal」22日分析,美國長期以來的對台政策是戰略模糊,而拜登兩度碰觸禁區的做法反而讓其過於模糊。但學者認為,這樣的作法反而削弱美國對北京的嚇阻力。
拜登近日出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節目,意外談到美國對防衛台灣已有承諾。對此,「朝鮮中央通訊社」23日刊登北韓外務省副相朴明浩看法,指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行為已是對北京的明確干涉,只會讓美中衝突變得更緊張」,更強調台海緊張將波及朝鮮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