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臺灣陸生的搜尋結果,共145

  • 引領風騷 傅斯年創中研院史語所

    引領風騷 傅斯年創中研院史語所

     在新時代的文化場域中,胡適上承蔡元培、魯迅、陳獨秀,下啟新一輩北大早慧的學生,其中最活躍、最有能力的幾位,很快就發行了自己的雜誌《新潮》,和老師輩的意見中心《新青年》分庭抗禮。

  • 品觀點│經濟部加工處核准2企業進駐科技園區 高屏多逾300個工作機會

    品觀點│經濟部加工處核准2企業進駐科技園區 高屏多逾300個工作機會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審查小組近期核准通過提報投資2家企業進駐科技園區 ,其中熊有良心室內設計有限公司,投資金額3,200萬元進駐高雄軟體園區,另一家企業為台灣福興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門控安全科技的領導者,將投資新臺幣20億9,760萬元,於屏東園區設立分公司營運;以上2項投資案預計在高屏地區創造逾300個工作機會。

  • 臺灣企銀淨山 員工響應

    臺灣企銀淨山 員工響應

     臺灣企銀長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重視環境永續,11月19日舉辦「臺灣企銀環保愛地球 綠色行動Go」公益淨山活動,由總經理張志堅率領近百位員工及眷屬前往台北市劍潭山,手持垃圾袋循著步道一起撿拾垃圾淨化山林,鼓勵同仁身體力行做公益,響應綠色生活。

  • 小英兩岸幕僚:陸生是兩岸交流重要族群

    小英兩岸幕僚:陸生是兩岸交流重要族群

    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詹志宏表示,開放陸生來臺10多年來,兩岸已建立很好的交流基礎。來臺就學的陸生回到大陸以後,對臺灣的評價普遍非常好。大陸方面也一再強調兩岸要融合,要追求融合,肯定要讓兩岸人民有更多正常的往來,學生是兩岸交流中很重要的族群,歷年來的陸生,即使是來臺3個月至6個月的短期生,都對台灣的經歷留下深刻印象。

  • 台青以咖啡為媒 傳遞健康理念搭起兩岸溝通橋樑

    台青以咖啡為媒 傳遞健康理念搭起兩岸溝通橋樑

    青青之島,活力澎湃,雖說近兩年來,全世界受到疫情影響而有所變化,而在最近的五年期間,青島這座城市因其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國際化水準顯著提升,發展生態更加優越,競爭優勢明顯增強,吸引了許多臺港澳相關人士前往青島創業、圓夢。在這片豐盈的創新創業雨林中,他們奮發向上,成為追逐夢想的最強築夢者。

  • 以色列警示「勿與台灣來往」 網友:民進黨把路越走越窄

    以色列警示「勿與台灣來往」 網友:民進黨把路越走越窄

    對於以色列外交部指示其全球代表不要邀請臺灣外交官參加官方活動或參加臺灣代表組織的活動一事,PTT網友諷刺民進黨真強,「把路越走越窄」、「台灣國際關係有史以來最好」、「覺青衝鋒隊,出征的時刻到了!」

  • 帛琉主辦海洋大會 外交部:我國以Taiwan名義與會

    帛琉主辦海洋大會 外交部:我國以Taiwan名義與會

    由帛琉主辦的第7屆「我們的海洋大會」(OOC)將於本月13日至14日舉行,外交部今天表示,我國將以台灣(Taiwan)的名義正式受邀與會,總統特使張子敬也以環境保護署署長的正式職稱出席大會並受邀擔任議程講者。

  • 大陸全國台聯舉辦線上研習營 協助台生赴陸求學就業

    大陸全國台聯舉辦線上研習營 協助台生赴陸求學就業

    為幫助台灣學生赴大陸求學就業發展,由大陸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聯絡部主辦、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和湖北省台灣同胞聯誼會協辦的2022年「同心同行面向未來研習營」,於2月26日至28日線上舉行。研習營邀請到30多位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大陸知名大學就讀的優秀台生,以及在華為、小米、字節跳動、特斯拉等大陸知名企業就業的台青分別進行經驗分享和傳承。

  • 修正關鍵技術人員赴陸審查機制將送立院審議 違者最高罰1千萬

    修正關鍵技術人員赴陸審查機制將送立院審議 違者最高罰1千萬

    行政院院會今(17)日通過大陸委員會擬具的「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下稱兩岸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本次修正有兩個重點:一、針對受政府機關(構)委託、補助或出資達一定基準,從事涉及國家核心關鍵技術業務之人員,建立赴陸審查機制。二、針對陸資假藉人頭違法來臺投資,或陸企違法在臺從事業務活動,明確規範人頭為處罰對象,並提高相應之刑責。

  • 蔡英文見索馬利蘭外長 親曝已贈15萬劑高端疫苗

    蔡英文見索馬利蘭外長 親曝已贈15萬劑高端疫苗

    蔡英文總統今天接見索馬利蘭訪問團表示,索馬利蘭已成為臺灣在東非推展「非洲計畫」的重要據點。我國產的高端疫苗15萬劑也已運抵索馬利蘭,「這是臺灣疫苗援外的首例」。索國外長瑞格薩則指出,此行代表著二國友好關係的重要里程碑,希望能帶動更多臺灣到非洲的貿易及投資,創造更多的雙邊利益。

  • 人稱「半部近代史」──左舜生的故事

    人稱「半部近代史」──左舜生的故事

     一九四九年後,左舜生不去共產黨的大陸,也不住國民黨的臺灣,定居在香港。他勇於奮鬥,也善於放棄,不再涉足政治。曾開過一家雜貨店(STORE),自己管進貨,也管店面。這事非他之所長,藉此謀生罷了。後來,以教書和寫作為業,先後在新亞書院、清華書院、華僑書院等院校任教,講授中國近代史,也講《史記》、《漢書》。對史料的廣泛蒐集、研讀精細和相識遍天下的人生閱歷,使左舜生的授課成為校園一大風景。不看講稿而至為生動。課後有時還約學生到茶社,一杯在手,一根香菸,便繼續他的談話……

  • 《電腦設備》致伸搶下Rivian EV Truck訂單 持續進行泰國分鏈

    致伸(4915)今舉行法說會,該公司今年車用電子的成長動能強勁,除了美國的電動車大客戶特斯拉外,致伸也打入背後有亞馬遜(Amazon)支持的電動車新創公司Rivian。據了解,Rivian以生產EV Truck為主,Rivian EV Truck可望在年底量產。致伸陸續拿下美國EV大廠訂單,彰顯其EV零組件技術領先地位。

  • 臺大實驗林保育森林 獲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

    臺大實驗林保育森林 獲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

     首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得獎名單出爐,臺大實驗林代表臺灣大學以「永續森林‧利民福國」主題參加環境永續類參賽,從138家單位,225件專案中雀屏中選,榮獲環境永續獎項『銀獎』肯定。臺大實驗林處長蔡明哲代表臺灣大學,由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手中接獲獎座,代表臺灣大學與臺大實驗林在永續發展實踐路上已深獲肯定與認同。這是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首屆舉辦之獎項,藉此鼓勵機構發揮核心價值推動永續發展,實現SDGs精神。

  • 臺青體驗武漢台商農業田園文化旅遊風光

    臺青體驗武漢台商農業田園文化旅遊風光

    夏日在湖北武漢的臺青們因為疫情往返武漢與臺灣不便,25位在武漢上學臺灣學生以及5位在武漢創業者,參加了武漢黃陂回鄉田園活動,由來自臺灣的台商蓮明集團主辦,蓮明集團在當地設立了一個體驗園區,把在臺灣經驗帶到武漢建立了集合生態農業、食品加工、健康餐飲、電商,臺灣特殊風土文化是一個集農業、精深加工、商業三大板塊是一個生態健康產業集團。武漢的黃陂曲成立(旭清回鄉生態農業園)是當地臺灣青年交流基地也是著名網紅打卡景點。

  • 兩岸政策不冒進 蔡英文:擺脫對中國生產高度依賴現狀

    兩岸政策不冒進 蔡英文:擺脫對中國生產高度依賴現狀

     針對兩岸議題,蔡英文總統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臺灣政府對中國是採取「維持現狀」立場,也就是「不冒進」政策;很重要的地方是,擺脫對中國生產的製品、零件、軟體等高度依賴之現狀,今後要讓貿易夥伴與投資地點更多元化布局。

  • 陸生打疫苗仍受阻 自嘲:「我們夾著尾巴做人」

    陸生打疫苗仍受阻 自嘲:「我們夾著尾巴做人」

    指揮中心日前開放無健保卡、無居留證等境外人士預約接種疫苗,包含陸生。但近日有陸生反映,雖成功預約到殘劑苗,但未持有這兩項證件,診所無法登入全國性預防接種資訊管理系統(NIIS)抓取個人資料,後來呈報新北市衛生局,結果仍是無法施打,境外生權益小組批評此舉是「做半套的政策謊言」,陸生則自嘲是「夾著尾巴做人!」

  • 陸委會:已規劃納入陸生施打疫苗

    陸委會:已規劃納入陸生施打疫苗

    陸委會今表示,在臺就學的陸生及其他在臺生活的外來人士,都屬於臺灣社會整體防疫的一環,循序納入COVID-19疫苗接種範圍,有助於達成臺灣社會群體免疫目標,也避免造成防疫工作上之風險。

  • “攜手共促 融合發展”第四屆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在杭州開幕

    “攜手共促 融合發展”第四屆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在杭州開幕

    7月23日,主題為“攜手共促 融合發展”的第四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在杭州開幕。論壇邀請了兩岸的350餘位嘉賓和青年代表齊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專門向論壇發來賀信,中共中央台辦、大陸國務院台辦主任劉結一,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袁家軍,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洪秀柱在開幕會上致辭並出席本次論壇活動。

  • 供應鏈在地化 海外生產貨品於當地銷售占比創新高

    經濟部為瞭解外銷廠商接自海外訂單之生產地、產品銷售流向及產線轉移等實況,經濟部統計處今年針對2802家進行調查,發現因為供應鏈在地化,海外生產貨品於當地銷售占比創新高,同時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之貨品,約2成6出口至美國,比重續降。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