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舉發的搜尋結果,共364筆
暑假期間有不少青少年喜愛呼朋引伴出遊,其中有少數的汽、機車族群特別喜歡於夜深人靜時段,騎乘改裝車呼嘯在道路上,嚴重影響用路人安全及干擾居民安寧,淡水警分局於22日深夜與環保局稽查人員合作,共同在台2線改裝致噪音車容易出沒的路段執行聯合稽查,一晚就舉發16件違規噪音車輛。
苗栗縣警察局實施為期1個月「大型車大執法」專案,總計舉發317件交通違規單,其中重點違規項目以爭道行駛43件最多,整個月共開出175萬3400元罰單。
高雄市在易肇事路口設置科技執法設備,透過車牌辨識及AI系統相結合,將違規車輛車牌拍照舉發。目前市區共10處設置。今年上半年,交通事故發生率整體下降近3成,成效卓著,騎士們紛紛建議:「有效就多設一點!」
高雄員警日前接獲一名23歲的女子求助電話,說自己的車停在圍牆邊,但是要出門時卻發現左邊和前方都有其它車輛違停,就怕刮傷別人的車實在是開不出去,員警見狀在她的同意下不到40秒就順利開出去,而違停的2輛車子警方也依規定逕行舉發。
台中市警局大甲警分局施姓員警,因開單風波被從市區五分局調到大甲分局服務,但他仍頻於締違規停車開單,民眾不滿在大甲被開2張罰單,到大安又被開1張罰單,嗆警「我就讓你再調派出所!」施姓員警在臉書回應「好喔!最好來個全台違停舉發遶境祈福大典」。
重機團體為爭取國道路權,發起1至4日上國道行駛活動。對此,國道公路警察局也全面部署警力防堵因應,活動全程共攔獲91輛機車進入國道,均當場舉發及移置。
暑假到來,加上疫情逐漸趨緩,使得出遊北海岸的民眾漸增,但因少數改裝排氣管的的車輛在夜間行駛,造成噪音干擾民眾安寧,為了遏止亂象,新北市淡水警分局將持續與環保局合作,每個月在淡水區新市鎮聯外道路及台2線路段進行聯合稽查,針對改裝噪音車輛實施攔檢。
1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二社》抱怨,她日前收到2張直行車占用轉彎車道的罰單,但罰單中的地點及經過車輛都一樣,僅日期和時間不同,貼文一出,引起網友們熱議,而警方也在文中回應表示,罰單為員警作業疏失致重複舉發,已請監理機關撤銷裁罰,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苗栗縣竹南鎮公所今年5月開始推行路邊停車收費,不過竹南鎮民族路銀行前的停車格,原先是機車停車格,改為汽車停車格後,廠商疑未將格線刨除乾淨,導致汽車車主不斷被開單,引發民怨。
高雄呂姓男子開車違停紅線遭員警舉發並拖吊,領車時發現保險桿疑有多處毀損,怒告民營拖吊業者求償損失3萬元。高雄地院法官認為,業者是警方「助手」,呂男告錯對象,應向國家請求賠償,駁回呂男之訴。
去年11月,南投縣埔里鎮某街道停整排車,被民眾檢舉妨礙交通,但因該路段未畫紅線,且車輛佔據道路寬度未影響他車通行,1名遭警舉發單的男駕駛,向南投監理站申訴,整段路都有停車,卻僅2、3部車被罰,最後遭駁回,再向南投地院行政訴訟,法官認為平等原則不含違法行為,予以駁回,可上訴。
高雄警方今年開單數量暴增,電子舉發單被爆出不夠用,要員警改回使用手寫罰單。據了解,由於曾遭波蘭記者爆料人行道機車亂象,警方強力推動交通大執法,和員警開單習慣改變,電子舉發單確實已用罄,目前無經費可多採購;另外也因已無郵資,寄送紅單6月1日起從雙掛號改為單掛號,交大強調,是經過分析收信習慣和郵資計算等,不會影響收件。
高雄市警方被爆在無止盡的執行交通大執法下,卻連紅單郵寄郵資和電子舉發單都不夠,要求員警改用手寫罰單。據悉,由於曾遭波蘭記者爆料高雄人行道機車亂象,警方強力推動交通大執法,以及員警開單習慣改變,「用量暴增」電子舉發單確實已經不夠,才會請同仁改為手開;另外,郵資部分也是因為節省,才由雙掛號改為單掛號,是有經過分析收信習慣和郵資計算等,不會影響民眾收件。
國民黨立委萬美玲接獲陳情,有民眾收到自己同時間、同路段開車在北上、南下的超速罰單,自嘲難道自己是宋七力可以同時北上又南下。萬美玲表示,開出這種離譜烏龍罰單,不僅影響警察的專業形象,更給人警察為績效亂開罰單的刻板印象,警政署應檢討流程及儀器是否精確。警政署了解狀況後坦承失誤,撤銷烏龍罰單。
今年5月7日夜間有人刻意結合6日國道裝有快篩劑貨車與工程車車禍事故,在PTT散布「5月6日那起車禍就是要載去中南部出事的,還帶走兩名工程人員」等內容,高雄市政府得知後震怒並舉發。因內容與文中所引用的交通事故新聞報導完全不符,屬於有心人士杜撰言論。高雄刑大循線追查為李男(40歲)所發布,10日到案說明,李男坦承發布此文章但表示早已刪除,警方訊後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一名黃姓單親媽媽因服用不熟悉的中藥,造成腹痛如絞,竟在高速公路直接橫切3個車道衝下交流道找地方拉肚子,並一度停在匝道槽化線上,遭警方舉發由裁決所吊扣汽車牌照6個月。黃女不服提起行政訴訟,主張因當時腹痛才駕車急切,且汽車是她當業務的生財器具,台北地院認為她未造成後車閃避不及,判決她勝訴不用吊照,但嚴重交通違規仍要受罰。可上訴。
眾所皆知,畫設紅線路段禁止臨時停車。一名男網友在臉書抱怨,他先前來台北辦事,剛出停車場後靠路邊設定導航,就立刻遭到民眾檢舉,因而吃上罰單,讓他直呼台北市好恐怖。文章曝光後,網友見開罰路段明顯畫設紅線,無法苟同原PO的想法。
台中市大里區一名黃姓民眾接獲罰單,違規事實寫著「聞紅嬁、自行」,她看了半天一頭霧水,向前市議員張芬郁投訴,仔細看、慢慢猜,應該是「闖紅燈、直行」,張芬郁建議為員警配發隨身藍芽印表機,不要再出現手寫如鬼畫符的罰單。警察局表示,去年10月起採紙本與電子舉發並行,向員警宣導製單時,字跡工整,避免字跡潦草難以辨認,引發爭議。
2021年因未投保強制汽車責任險遭開罰案件共24萬件,但有部分民眾繳罰款卻沒有投保。為增加違規車主投保便利性,公路總局與金管會保險局合作,28日起「強制險違規罰單」中增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重新投保繳費單,繳罰款可順便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