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航行安全的搜尋結果,共147筆
今年,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簡稱CR)為我國港口和海域迎來了許多令人驕傲的成就,在驗船成果上,近期引爆觀光熱潮的「新台馬」輪,結合設計美學與舒適船艙空間,為往返馬祖和台灣本島之間,開啟一段全新的島嶼之旅,7月中旬交付的「環海翡翠」輪為首艘國造的海事工程船並為全球第二大浮吊船,技術層次及工法乃我國造船史上之最,成為國內離岸風機運輸與安裝的生力軍,未來更會拓展服務至國際離岸風電市場。
就在我「漢光39號」實兵操演於7月24日起連續五天的前一日,據我澎湖漁民在23日早上8時許,目視一艘疑似大陸039型(北約稱宋級)潛艦浮航,位於澎湖縣目斗嶼西北方水域,由北向南航行。由於該潛艦現蹤於我演習前夕,並隨著商貨輪與漁船航行,媒體大肆報導,共軍此舉對我示威意味濃厚。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19日結束北京訪問行程後,美國第七艦隊公布海岸防衛隊巡防艦艇「史卓頓號」曾於20日執行穿越台灣海峽的自由航行任務。但英媒披露,「史卓頓號」於22日凌晨才離開了台灣海峽,而中國航空母艦「山東號」航艦編隊則曾於21日穿越台灣海峽,這意味兩方曾在台灣海峽交錯而過。
近日中美軍艦發生在台海差點相撞事件後,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美國時間5日表示,就中美兩國軍隊近期發生的事件,反映出解放軍「越發咄咄逼人」,增加有人受傷的錯誤風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則反批,美方執意到中國領海領空附近進行抵近偵察,赤裸裸的軍事挑釁才是造成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
在6月2日至4日於新加坡舉行的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前,美軍印太司令部於5月30日發表聲明並公布影片稱,一架中國戰機於5月26日時在南海以「不專業」的方式攔截一架美國偵察機。解放軍5月31日隨即就此反批稱,這是美機蓄意闖入航母訓練區域實施偵察干擾,完全是惡人先告狀。
針對北韓周一(29日)向日本通報人造衛星發射計劃,韓國海洋水產部(下稱海水部)同日表示,將通過國立海洋調查院發布航行警告。
新竹漁港為台灣西北海岸重要的漁業基地,因地理、環境、氣候等先天條件,長年受漂沙及漲退潮造成淤積,為確保船隻航行安全,新竹市副市長蔡麗清12日搭乘海巡艦艇出海,實地了解此次疏浚淤沙範圍。
東非蘇丹國內爆發武裝衝突,中國派出海軍艦艇協助撤僑,於當地時間27日10時許(北京時間27日15時許)隨艦安全撤離首批678人抵達沙烏地吉達港,連同其他管道,已安全轉移1300多人。這次蘇丹緊急撤離任務,是中國海軍繼2011年利比亞撤離行動和2015年葉門撤離行動後,第三次執行海外緊急撤離任務。大陸外交部表示,在行動中,也協助了其他5國公民共乘中國艦船撤離蘇丹。
美軍勃克級飛彈驅逐艦米利厄斯號23、24日連續兩天進入南海西沙海域,中共軍方也以「非法闖入中國西沙領海」為由,連兩天表達強烈不滿,並稱美艦遭「警告驅離」,發言層級也從共軍南部戰區升級為大陸國防部,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此類挑釁行徑。美軍第七艦隊則兩度回嗆「沒被驅逐」。南海緊張升溫之際,中國副外長孫衛東23日在馬尼拉會見菲國外長馬納羅,兩國高層允諾共同化解海事歧見。
交通部航港局14日舉辦「112年度布袋商港航行安全講習」,本次講習邀請布袋商港在港航商17家及其船員約30餘人,透過專家學者、港公司及航港局共同授課,有助提升航行安全專業知識及建立船舶安全觀念。
高市興達漁港為因應國家再生能源政策發展,打造離岸風電水下基礎生產基地,但大型船舶進出港區時,艉浪常沖入茄萣大排內,影響從事漁業活動之船筏,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於2月中旬完成設置擋浪堤,總長約78公尺,以減少波浪沖擊,保障守護漁民、漁船作業安全。
丹麥渡輪運營商Molslinjen建造的兩艘全電動船預計2024年在丹麥阿爾斯島和薩姆索島航行。Molslinjen選擇丹佛斯作為其主要供應商之一,採用其VACONR NXP變頻器和電源轉換器等解決方案打造全電動渡輪。
彰化外海被離岸風電開發區占滿,交通部2021年以安全為由,限制漁船在此區域內禁航、禁漁,漁民不服向行政院提起訴願,昨日漁民收到訴願結果,認定禁漁部分違法,創下離岸風場首例。律師指出,這次的訴願決定是對政府的警鐘,但本次撤銷範圍未包含禁航,將與漁民討論是否起訴。
美軍印太司令部29日(當地時間)發表聲明表示,1架中共戰機於21日在南海上方國際空域,進入1架美軍偵察機20英尺(約6公尺)範圍內,迫使美方飛機採取迴避動作,以避免碰撞。這是自中美2001年發生海南撞機事件以來,中美艦機最接近發生撞擊事故的極危險距離;中國外交部30日指出,美方頻繁派艦機對中國抵近偵察,敦促美方停止此類挑釁行動。
近期曾進入台灣海峽的美國海軍飛彈巡洋艦「錢斯勒斯維爾號」(USS Chancellorsville,CG-62),29日進入南沙島礁鄰近海域。中共解放軍南部戰區宣稱,已組織海空兵力進行跟蹤監視,並予以警告驅離。美國海軍則表示,中國聲明錯誤,這是「中國扭曲美國合法的海上自由航行的最新行動」。
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軍方代表團與聯合國官員周三將在伊斯坦堡開會,討論如何恢復烏克蘭穀物由黑海主要港口敖德薩(Odesa)安全出口的協議。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海洋志工今(13)日通報於基隆嶼及八斗子漁港外海發現3座流失蚵棚,為確保漁船航行安全,海保署已協同志工、海巡署合作緊急清除,由於竹製蚵棚體積過大,初步將蚵棚拉至八斗子港內固定後,以吊車吊掛上岸拖回暫置。
土耳其與聯合國正為協助烏克蘭穀物出口提出新建議,在海上建立安全航道,護航貨船把烏克蘭穀物從被俄羅斯海軍封鎖的港口運送出來。這建議能否執行,俄烏兩國態度是關鍵。
高雄商港外海5海里內為禁捕區,漁民不滿多年受限,一越界被抓就得受罰10萬元起跳,甚至小船出海也相當危險,盼放寬或有其他方案。立委賴瑞隆邀集相關單位研討是否可劃設漁業專用區,最後定調在1個月內,相關單位開會討論找出雙方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行船走馬七分險!」面對近期中部海域刮起強勁東北季發,加上颱風旺季到來。台中港務分公司由港務處熊士新處長帶領同仁,專程前往與台中區漁會漁業通訊電台進行意見交流,期望透過雙方強化聯繫溝通管道,確保「討海人」及「行船人」的安全,讓海上悲歌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