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航運產業的搜尋結果,共173筆
上海航交所公布最新的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為993.21點,2023年以來SCFI指數維持在900~1,100的區間之內,大致回歸到2018~2019年疫情前時代的運價水準,顯示疫情期間塞港對運價的紅利效果早已結束,航商獲利表現也逐步收斂至疫情前的平均狀況。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於11月21日舉辦產學合作框架協議書簽署儀式,雙方自2017年起即陸續展開產學合作,迄今透過產學合作培育之海洋專業人才已超過180位,將為國家與航運產業打造出更多優秀的團隊,共同厚植臺灣航運競爭力。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世界第9大航商-陽明海運股份有限公司11月21日於海大行政大樓第二演講廳舉辦產學合作框架協議書簽署儀式,雙方自2017年起即陸續展開產學合作,迄今透過產學合作培育之海洋專業人才已超過180位,將為國家與航運產業打造出更多優秀的團隊,共同厚植臺灣航運競爭力。
基隆市長謝國樑11日參訪萬海航運在深圳的子公司,體驗透過貨輪航行模擬器把船開進模擬的基隆港,他表示,依實際模擬船員視角來看,可感受到航線狹窄問題,一旦興建第四天然氣接收站恐怕將衝擊基隆港航運。此外,謝國樑也透露,萬海航運與益航公司均有意投資「七堵航運總部」,未來可望提升基隆經濟與就業機會。
基隆市長謝國樑11日下午前往參訪萬海航運位於深圳的總部,除聽取萬海相關單位簡報外,並進行航運產業交流。謝表示,基隆未來有望成為航運企業產學合作的重要基地,而萬海航運與益航公司率先表示有意願投資未來規畫的「七堵航運總部」可望一步提升基隆經濟與就業機會。
基隆市長謝國樑11日前往參訪萬海航運位於深圳的子公司,除聽取簡報外,謝更親自體驗貨輪航行的模擬器,將船「駛入」模擬的基隆港內。謝表示,四接天然氣接收站除填海造陸衝擊生態外,專家更表示增建的堤防恐會衝擊到基隆港的航運,而實際透過操作模擬器從船員的視角,就更能夠感受到航線更狹窄問題,也呼籲各界重視。
為促進兩岸港口城市經濟交流與合作,基隆市長謝國樑將與桃園市政府、花蓮縣政府、海大學者、台商企業,11日以「港城相融,攜手共贏」為主題,在深圳市參加「2023年海峽兩岸港口城市論壇」,並會晤深圳市長覃偉中。謝國樑期盼,基隆市與深圳市能從港口城市經驗相互學習,並為基隆航運專區尋求更多商機。
受國際運價與貨運市場需求影響,長榮10月合併營收233.64億元,連續八個月維持在200億元之上,較9月減少11.19億元,月減4.57%,與去年同期比較減少222.83億元,年減48.82%;累計今年前十月合併營收為2,303.88億元,年減59%。
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宣布,周四與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簽署合作備忘錄,致力發展台灣低碳能源生產及應用,為台灣航運業提供低碳解決方案。
上海航交所公布最新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為999.25點,2023年以來SCFI指數維持在900~1,100的區間之內,大致回歸到2018~2019年疫情前時代的運價水準,顯示疫情期間塞港對運價的紅利效果早已結束,航商獲利表現也逐步收斂至疫情前平均狀況。
今年,財團法人驗船中心(CR Classification Society,簡稱CR)為我國港口和海域迎來了許多令人驕傲的成就,在驗船成果上,近期引爆觀光熱潮的「新台馬」輪,結合設計美學與舒適船艙空間,為往返馬祖和台灣本島之間,開啟一段全新的島嶼之旅,7月中旬交付的「環海翡翠」輪為首艘國造的海事工程船並為全球第二大浮吊船,技術層次及工法乃我國造船史上之最,成為國內離岸風機運輸與安裝的生力軍,未來更會拓展服務至國際離岸風電市場。
內政部長林右昌18日在回應社宅話題時表示,他在基隆市長任內時,已經在七堵區去年完成社宅規畫並簽約完成,另外還有一塊基地也在七堵,但很可惜現任基隆市長謝國樑要做其他用途使用。
貨櫃航運產業榮枯市場緊盯。長榮(2603)總經理謝惠全表示,因應國際海事組織(IMO)的減碳法規今年開始生效,無法符合法規的老舊船舶將被迫拆解退場。綜合這些因素,預期可吸收約10%市場運能,減緩原本市場對運能過剩的疑慮。截至今年5月,長榮所屬的海洋聯盟(Ocean Alliance)的航線共計減班218航次,減艙幅度約22%。
陽明(2609)推展專業海運人才長期培育,透過與國內各級海事學校合作,為航運產業培育優秀人才。除了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協同開辦「學士後多元專長培力」專班外,今年加入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提供對航運工作有興趣的優秀青年更多機會。
盛達電業(3027)2022年每股盈餘為0.41元,公司董事會決議發行私募普通股15000仟股,私募價格35.32元,由中美矽晶(5483)取得全數私募現增案普通股,預計參與增資後,中美矽晶將持有盛達13.08%股權,成為盛達電業最大法人股東,盛達表示,希望藉此擴大能源產業的垂直整合、提升產品開發整合效益,充實營運資金與擴大市場投資等需求。
中美晶(5483)召開董事會,決議參與並主導盛達電業(3027)全數私募現增案普通股,預計持有增資後之股權13.08%,成為盛達電業最大法人股東。藉由此次入股盛達,中美晶將進一步跨足儲能、微小電網整合廠及運具電動化,從能源的提供者延伸至能源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深化綠能產業布局。
由於通膨逐漸出現降溫跡象,近來各國央行開始相繼減緩升息的腳步。從美國近期所公布的通膨數據來看,去年12月核心PCE年增率由11月的4.7%、下降至12月的4.4%,12月核心CPI年增率也是較11月的6%、下滑至5.7%。
由台灣企業永續學院主辦「第15屆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於11月16日舉辦頒獎典禮,陽明海運今年第二年參與,榮獲「台灣百大永續典範企業獎」及「企業永續報告/運輸業-金獎」雙重肯定。
塞港逐步緩解加上通膨問題侵擾,壓抑貨櫃航運需求,花旗環球證券直指,運價明年恐加速跌回疫情前水準,下修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預期,繼降評長榮後,最新重拳將陽明(2609)投資評等由「買進」砍至「賣出」。
美國《紐約時報》中文版稍早刊發評論,直指中國海洋發展近來成就對美構成威脅,呼籲美國採取對策。中國專家認為,這種觀點是西方霸權海洋文化的投射。中國既沒有把航運產業「戰爭化」,也沒有把商業資源「武器化」;在全球航運市場的角色不只是生態平衡者,更是秩序維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