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艙位的搜尋結果,共144

  • 長榮7月營收 月增5.84%

     海運運價緩步上揚,帶動長榮7月合併營收為234.24億元,月增5.84%,連續五個月站穩200億之上,不過去年基期過高,7月營收年減62.70%;累計前七月合併營收為1,576.35億元,年減61.42%。展望8月,受惠運價上漲,單月營收可望優於7月水準。

  • 《航運股》長榮最新評價 亞系外資這樣看

    亞系外資最新出爐的報告指出,長榮(2603)在新的環保法規上路,且在全球海運市場取得更多的市占率,而新船效益即使在經濟低迷,也能保持優於同行的市場表現,重申長榮買進評等,目標價維持200元。

  • 今年首發 美國線運價喊漲成功

     市場傳出部分船公司美國線運價15日漲價成功,這是今年以來船公司頭一遭順利推動漲價計畫!貨代業者透露,最近許多貨櫃船船期不穩定,造成艙位供需緊張,許多客戶只要確保艙位,多能接受漲價,市場更傳出遠東到北美每40呎櫃漲幅600美元上下。

  • 貨櫃雙雄:海運面臨3大挑戰

    貨櫃雙雄:海運面臨3大挑戰

     全國航運界1日舉行新春團拜,貨櫃雙雄董座對海運景氣看法受矚目。全國船聯會理事長、長榮海運董座張衍義表示,海運業歷經兩年獲利破紀錄榮景後,今年將面臨全球經貿下滑、運價走跌、艙位供給增加等三大挑戰,若經濟沒有跟上,除非船公司大幅調整運力,否則削價戰持續,影響船公司獲利,小型航商甚至可能虧損。

  • 景氣反轉 陽明合約價面臨重談

     告別高運價!陽明海運業務長張紹豐在7日法說會上表示,隨通膨壓抑消費,運價因貨量減正持續朝「正常化」修正,過去二年歐美線運價飆至五位數不正常的情形不再,但也不至於回到疫前2,000美元上下的低水位,接下來就看10月中國大陸二十大會議、美國11月期中選舉結束後,經濟展望若朝正向發展,海運可望跟著受惠,運價有機會止跌甚至反彈。

  • 陽明8月增開台灣直航中東加班船

    陽明海運(2609)8月增開台灣直航中東加班船,協助台灣客戶拚出口,8月30日從高雄出發,靠泊港序為上海–寧波–廈門–巴生港–傑伯阿里–舒艾拜–烏姆蓋薩爾–傑伯阿里–蛇口。

  • 熱門股-陽明 守穩均線蓄勢上攻

    熱門股-陽明 守穩均線蓄勢上攻

     陽明(2609)29日挑戰90元大關,雖功敗垂成,但終場仍上漲3.58%、收89.6元,守穩短期均線,成交量逾8萬張;前五個交易日股價漲跌互見,致周漲幅僅微幅上漲0.11%,從技術面觀察,9K60.6似有向上穿越9D61.12的企圖,若能持續帶量上攻,漲勢應有機會擴大。

  • 亞洲線艙位增 運價拉警報

    亞洲線艙位增 運價拉警報

     亞洲區間航線6月起航線、艙位增加,運價戰開打!多家航商指出,大陸塞港效應,第二季亞洲區間4、5月運價漲一波,6月起吸引多國船公司陸續搶進,隨著艙位增加,亞洲區間航線運價開始修正,上海航交所東南亞線貨櫃運價指數(SEAFI)7月15日報價下跌至5,068點,越南、泰國線運價跌幅較深。

  • 《航運股》華航6月客貨運營收雙年增 桃園-峇里島航線9月復飛

    華航(2610)6月營收123.42億元,年增33.99%,其中,客運收入為12.67億元,月增69.14%,年增425.73%,主要因為各國邊境管制鬆綁,運能逐步恢復;貨運收入102.11億元,年增22.07%,主因為歐洲及日本地區艙位需求維持穩定。

  • 客運動能回穩 華航6月客運營收狂翻4倍

    客運動能回穩 華航6月客運營收狂翻4倍

    華航6月合併營業收入為123.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1.31億元,增幅33.99%。其中,客運收入為12.67億元,較前月增加69.14%,較去年同期增加10.26億元,增幅425.73%,主因為各國邊境管制鬆綁,運能逐步恢復,致使整體客運收入大幅成長。貨運收入為102.1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46億元,成長22.07%,主因為歐洲及日本地區艙位需求維持穩定,雖整體市場受油價上升影響,然運價維持平穩,致使整體貨運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

  • 陽明6月營收387.11億元 創單月新高

    陽明海運(2609)8日公布6月營收為387.11億元,月增14.28%、年增40.58%,創單月歷史新高,主要受惠艙位供給與運量回升,美國線長約價推升運價大幅上漲。

  • 萬海總座:艙位供不應求 運價下滑機會不高

    萬海航運(2615)今(2)日舉辦法說會,總經理謝福隆表示,海運市場供不應求持續到今年,目前各地區都有原物料、半成品、成品的裝載需求,加上高租金、高油價,墊高營運成本,因此預估運價滑落機會不高。

  • 《航運股》中菲行力爭艙位 趕運快篩試劑

    中菲行(5609)因應近期本土新冠疫情升溫,助力COVID-19快速檢測試劑領導品牌客戶,以最快速且具成本效益的彈性解決方案,在香港復活節長假後,4天內高效完成165個托盤近50噸的港台貨機專案。

  • 客運、貨運同步增溫 航空雙雄 4月營收高飛

     航空雙雄客、貨運雙拚,在貨運月收入維持在90億至百億高檔,客運月收入緩步增溫下,帶動4月營收高飛!華航4月合併營收122.4億元、年增12.56%,寫三年來同期高。其中貨運收入貢獻107.44億元,月增0.32%、年增11.81%,連著3、4月站穩百億大關;客運收入7.94億元,月增15.45%、年增26.23%。

  • 客運收入增溫 華航4月貨運營收續破百億

    華航集團4月合併營收122.40億元,年增12.56%。其中,貨運營收107.44億元,年增11.81%、月增0.32%,主因為出口艙位需求穩健強勁,艙位維持高裝載率,雖受油價上升影響,然運價仍保持高檔,提升整體貨運收入。

  • 精準收貨奏效 華航4月貨收續站百億

    精準收貨奏效 華航4月貨收續站百億

    華航集團4月份合併營業收入為122.4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3.66億元,增幅12.56%,其中貨運收入為107.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35億元,成長11.81%,也較前月增加0.32%,主因為出口艙位需求穩健強勁,艙位維持高裝載率,雖4月份受油價上升影響,然運價仍保持高檔,提升整體貨運收入。

  • 迎復工出貨潮 海空運價有望翻揚

     上海、長三角陸續復工復產又逢月底出貨效應,海空運貨量可望噴發,運價跟著復漲!復工白名單企業,涵蓋半導體、電子、汽車製造、裝置製造、生物醫藥等重點與供應鏈企業;航空業、貨代業樂觀預估,下周起貨量回升,加上月底趕出貨,航空貨運美國線運價最快下周起漲,漲幅估15~30%。

  • 華航貨運收入 飛越百億大關

    華航貨運收入 飛越百億大關

     華航集團客、貨運業務雙飛,帶動3月合併營收達123.03億元,月增15.2%、年增18%,寫三年來同期高點,其中貨運營收再破百億大關,年增16.58%;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為372.38億元,年增33.99%,貨運營收達327.78億元,主要來自歐美高價包機與急貨的貢獻。

  • 貨櫃三雄 合計營收連八月站上千億

    貨櫃三雄 合計營收連八月站上千億

     在運價高檔盤整、艙位供給增加下,貨櫃航運呈現另一波多頭行情,帶動長榮(2603)、陽明(2609)3月、第一季營收同創新高紀錄,萬海(2615)第一季也創下單季新高,合計貨櫃三雄3月總營收1,208億元,連續第八個月站穩千億關卡,寫下歷年來第二高。

  • 《航運股》華航3月營收雙增 貨運收入衝百億

    華航(2610)3月營收為123.03億元,月增15.2%,年增18%。其中,客運收入為6.88億元,年增17.21%,主因為各國邊境管制鬆綁,運能逐步恢復;貨運收入為107.09億元,月增15.24%,年增16.58%,主因為出口艙位需求穩健強勁,艙位維持高裝載率,運價亦保持高檔。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