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艾粿的搜尋結果,共03筆
好食記這集來到福建永安,霞鶴生態農莊是永安新興發展的一個商業農莊,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這個新興農莊裡,竟然找到了久違的老手藝。在霞鶴農莊製作粿條的地方叫做「粿條坊」,粿條是老永安人最為傳統的早餐選擇,因此它也是農莊供應早餐的地方,這裡集結了許多永安傳統小食的老手藝達人,他們製作艾粿、捶打糍粑,當然更少不了純手工製作的粿條。現在粿條的製作慢慢被機械取代,真正純手工製作的已經非常少了,不過只有用石磨磨的米漿才能保留大米本身的香味,製作出的粿條也更滑嫩細緻,就跟大部分永安人兒時記憶裡的粿條一樣,老傳統、老情懷並沒有完全被遺忘,仍然有人在用最直截了當的方式,小心翼翼地維護著永安的老味道。
本集推出精彩內容為「福建永安艾粿」。艾草是一種散寒祛溼的草藥,在永安人心中更是一種養生的保健食品。製作艾粿需採集艾草嫩的部位,差不多10斤新鮮的艾草才能曬出1斤乾的艾草。製作艾粿是永安人在冬季來臨前的一項重要事項,艾粿也是年尾供奉祖先的一種傳統食品。冬至吃艾粿早已是當地人世代言傳身教的習俗。製作艾粿,需要先將剛出鍋的糯米搗成泥狀的糯米糰,加入曬乾的艾草後再反覆搥打,直到融合成綠色的糰狀。掰一小塊糯米艾草泥壓扁,加入冬筍與豬肉調製成的餡料,然後再以包餃子的方式,一點一點捏出皺褶,一枚艾粿才算大功告成。
「好食記」本集推出精彩內容為「福建永安艾粿」。艾草是一種散寒祛溼的草藥,在永安人心中更是一種養生的保健食品。製作艾粿需採集艾草嫩的部位,差不多10斤新鮮的艾草才能曬出1斤乾的艾草。製作艾粿是永安人在冬季來臨前的一項重要事項,艾粿也是年尾供奉祖先的一種傳統食品。冬至吃艾粿早已是當地人世代言傳身教的習俗。製作艾粿,需要先將剛出鍋的糯米搗成泥狀的糯米糰,加入曬乾的艾草後再反覆搥打,直到融合成綠色的糰狀。掰一小塊糯米艾草泥壓扁,加入冬筍與豬肉調製成的餡料,然後再以包餃子的方式,一點一點捏出皺褶,一枚艾粿才算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