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芡實的搜尋結果,共05筆
人體生命活動與自然界周期節律是同頻的,針對這些運氣與氣候特點,今夏養生應注意以下幾點。
芡實,是清香軟糯的時令美味,食客所喜;入藥,則補腎止遺,補脾止瀉,祛濕止帶,醫家所喜。
「秋宜平補」,這是秋天食養食補的一個基本原則,但補養也要適可而止,否則其弊有三:
芡實是睡蓮科水生植物芡的成熟種仁,是一味常用的收澀類中藥。中醫認為,芡實性味甘澀而平,具益腎固精,健脾止瀉,除濕止帶之效,主要用於治療腎虛遺精、滑精,脾虛泄瀉及脾腎兩虛之婦人帶下等症。冬季進補吃些芡實,符合「冬日養腎」和「冬主藏精」的傳統養生理論。
在中醫學範疇裡,脾不只代表脾臟,還代表整個消化系統。每年7月初至8月初,台灣地區多雨潮濕,而脾五行屬土喜乾燥,脾濕過重將影響消化,導致腹瀉、犯睏等症狀。根據中醫五行「肝木剋脾土」、「心火生脾土」的理論,肝和心的失常都會影響脾胃。中醫裡的「心」,除了心臟還包括自律神經和腦神經,所以壓力大常緊張,容易心火過旺影響脾胃;肝有疏通情緒的功能,當人動怒時,肝火過旺會抑制脾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