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芬蘭的搜尋結果,共857筆
芬蘭前總理馬林日前宣布辭去國會議員職務,加入「布萊爾全球變化中心」,此舉引起芬蘭政界不同評價,執政聯盟強烈批評,但也有支持馬林決定並給予祝福的聲音。
新聞提要■諾和諾德的減肥藥在美國熱賣,讓該公司成為撐起丹麥經濟的重要支柱。
芬蘭食品當局於週三(15)表示,出於對禽流感可能會影響到公共健康,已下令要求確診感染的毛皮農場,撲殺所有的貂、狐狸和浣熊,預計超過13萬隻皮草動物,影響範圍超過11個皮草農場,芬蘭政府已經下令對所有動物實施安樂死。
機票、登機證已逐漸進入「無紙化」時代,至於出國必備的護照,歐洲有個國家已開始試辦。北歐芬蘭針對特定航班乘客試辦「數位護照」,當局表示,旅客在實體邊境管理單位使用數位護照,不僅開歐洲之先,也是全球首見。
芬蘭去年修改的墮胎法將在9月1日上路,女性將能自主決定是否終止妊娠,不需要2位醫生的同意,加速流程,減少女性的心理與社會壓力。
由NBA暴龍球星施洛德領軍的德國隊,昨在世界盃戰場上101比75擊潰芬蘭,預賽3戰全勝、以E組第1昂首出線。
日本搶先在所有亞洲球隊之前,拿到本屆世界盃男籃賽預賽首勝了!靠著歸化中鋒霍金生貢獻28分、19籃板的雙十表現,河村勇輝也有25分、9助攻進帳,日本最後在沖繩地主球迷面前,以98比88力退爵士前鋒馬爾卡寧領軍的芬蘭,除了是亞洲球隊在本屆世界盃首勝,也是日本隊史世界盃首勝,目前預賽戰績1勝1敗,29日將跟澳洲拚搶16強門票。
芬蘭新政府日前發布施政方針,將減少接納難民人數,取得居留權與公民身分的條件將更加嚴厲,並且外籍移民的社會福利可能將不如以往。
世界盃男籃賽昨在菲律賓馬尼拉、印尼雅加達與日本沖繩3地同時開打,率先登場的澳洲與芬蘭之戰,靠著老鷹後衛米爾斯攻下全場最高25分,外加8籃板、4抄截,澳洲終場98比72輕取芬蘭,接著明天將跟德國交手。
丹麥司法部長本週五(25)表示,丹麥政府將禁止公開褻瀆包含《可蘭經》在內的宗教經文。他直言焚燒《可蘭經》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種嘲弄而且不近人情的行為。
2023年世界盃男籃賽25日在菲律賓、印尼與日本3國開打,率先登場的是在日本沖繩進行上屆第4澳洲出戰馬爾卡寧(爵士)領軍的芬蘭,靠著米爾斯(老鷹)攻下全場最高25分,外加8籃板、4抄截,澳洲最後以98比72輕取芬蘭,拿下預賽首勝,接著27日遭遇同組強敵德國。
台中「古都茶藝館」近日分享一款古早味飲料「芬蘭果汁」,坦言現在有賣的店家越來越少,之前一位客人來買的時候還說,這是20-30年前常喝的飲料,真的很懷念,引起七年級生熱烈討論,不少人也點名蛋蜜汁也是同期令人懷念的飲料。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之前拋出核廢處理可借鏡歐美技術「打入地下」,芬蘭明年起將以膠囊方式將核廢料儲存於地底,但最終處置之路在開放民眾參與、贏得信任後才豁然開朗,走了50年之久。
再冷也不怕,以色列軍企UVision最近首次在北極圈測試了Hero-120自殺無人機(巡飛彈)在攝氏零下20度的極端天氣條件下照樣正常運作,公司官員表示他們正尋求在鄰近極圈地區國家擴展業務版圖。
中華女籃5日在成都世大運銅牌戰遭遇芬蘭,卻在第一節碰上空前大亂流,單節只拿3分,儘管中華隊隨後緊咬不放,最後仍以49比56不敵芬蘭,本屆世大運確定以第4名作收,中華隊此役無人得分上雙,得分最高的是許玟瑄9分,且在總籃板上,落居29比50絕對下風。
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師生再次發揮學術專業能力,該學系老師李俊凱曾以作品「閩南金門大隱於市」榮獲2021-2022國際環藝創新設計作品大賽(華鼎獎)最高等級的「金鑽獎」,這次再度榮獲國際設計大獎2023芬蘭Finland「Arch Design Award」建築設計類別的銅獎。校方表示,李俊凱老師屢在激烈競爭的國際大賽中,展現卓越的專業表現獲得評審團高度青睞,同時也使金門老街風貌備受國際肯定。李俊凱更是此次大賽中唯一的台灣得獎者,實為台灣之光。
一項韓國與英國的共同研究顯示,每天睡眠8小時被認為是理想的睡眠時間,但僅有1個國家的人民平均起來能夠睡滿這個數字。研究人員透過智慧手錶和問卷調查,監測了11個國家超過3萬人的睡眠習慣。結果顯示,只有芬蘭的居民平均每晚能睡覺8小時。
月初瑞典總理克里斯特森為了加入北約一事訪問華府,拜登總統向他表示,迫不及待希望瑞典能加入北約;就在11日北約峰會前夕卻表示美國不支持烏克蘭的加入。因為在北約東擴的背後,北約還有一個「北擴」的目標,既然北擴目標已經實現,烏克蘭加入北約就不重要了。
亞果遊艇集團為開拓國內遊艇市場,旗下亞平遊艇首度參加台南會展中心的好感空間展,展示其代理的芬蘭 QUARKEN 27多功能快艇。亞平今年全力引進芬蘭、義大利、英國和波蘭等歐洲國家生產的遊艇、快艇、帆船等不同尺寸和功能產品,價格從600萬元到1.8億元不等,以滿足國內不同客層的遊艇玩家與商用市場需求。
北約將在11日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峰會。之所以選擇立陶宛,加強北約東北防線對俄羅斯嚇阻力量的目的至為明顯。500天的俄烏戰爭打下來,北約東北防線實力已大為增強。從北歐到波羅的海形成一條圍堵俄國的弧線,波羅的海已經成為北約的內海。芬蘭的加入,更讓30國的北約成為31國的同盟。權力板塊的移動與地緣政治的變化,讓北約未來動向引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