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花蓮深層海水的搜尋結果,共10

  • 花蓮首座「國立級」博物館 海洋資源博物館年底啟動

    花蓮首座「國立級」博物館 海洋資源博物館年底啟動

    花蓮東臨太平洋,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立委蕭美琴向中央爭取籌設國立海洋資源博物館,推廣食魚教育、養殖教育等各種海洋知識,計畫獲中央支持,8日與在地海洋相關團體舉行座談交流意見,預計年底完成初期規劃,打造花蓮首座「國家級」博物館。

  • 為促進深層海水產業發展 台肥 依法收回花蓮土地

    為促進深層海水產業發展 台肥 依法收回花蓮土地

     台肥公司表示,該公司所有花蓮市美港段121地號部分土地,面積約1,500平方公尺,自103年起雙方以借用契約形式,無償借予花蓮市公所作為花蓮市垃圾掩埋場聯外道路。為執行行政院指示,加速開發深層海水園區三個100%目標,引進國立成功大學國家級養蝦計畫,全面開展深層海水多階段繁養計畫於該道路兩側,期能繁榮花蓮地方產業,達成東部海洋深層海水產業廊帶之永續發展目標。

  • 亞太攜台肥 攻智慧養蝦

    物聯網技術起飛,亞太電信與台灣肥料合作,導入「智慧養殖水質監測服務」。目前於台肥花蓮深層海水園區(D-Park園區)的白蝦養殖,即透過亞太電信物聯網技術,對園區的養殖水質環境進行24小時不間斷的智慧監控,「養蝦先養水,水好蝦才好」水質管理絕對是養殖成功與否的關鍵環節。

  • 花蓮港觀光規畫專案報告出爐 徐榛蔚盼合力讓花蓮港脫胎換骨

    花蓮港觀光規畫專案報告出爐 徐榛蔚盼合力讓花蓮港脫胎換骨

    花蓮港務分公司總經理盧展猷提出「花蓮港觀光規劃專案報告」,縣長徐榛蔚期盼,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讓花蓮港區脫胎換骨,打造觀光遊憩港埠新風貌。

  • 台肥花蓮深層海水園區 成果發表

    台肥花蓮深層海水園區 成果發表

     台肥公司17日於花蓮深層海水園區(D-Park園區)舉辦園區開發成果與產業聯盟典禮。配合政府政策持續進行深層海水、土地資源及產業鏈之100%整合利用,於園區設置「東部國家級海洋資源博物館」,串聯北起七星潭南至花蓮賞鯨碼頭,形成的花蓮深層海水廊帶,與太平洋沿岸觀光景點串聯發展。讓台灣下一代能有完善的海洋生物及資源應用教育,從而了解我國是個海洋國家,除了商業捕魚外,更要致力於海洋豐富資源多元應用及永續發展。

  • 《化工股》台肥拚建深層海水產業鏈

    行政院院長賴清德2日視察台肥(1722)花蓮深層海水園區,台肥公司董事長康信鴻表示,已完成該園區分期開發規劃計畫,除擴大自建繁養產業區外,也引進外部資源之產官學研單位進駐,建構深層海水魚蝦貝類馴化、大規模繁養、藻類加工萃取及生技應用等領域,建立深層海水產業鏈。

  • 深層海水論壇 明開講

     推動台灣深層海水產業應用與發展,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和台灣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攜手明(17)日起一連兩天在台北和花蓮舉辦2016深層海水論壇及深層海水資源利用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有意參加可上活動網址報名。

  • 7億打造深層海水中心 4年抽不到一滴海水

    7億打造深層海水中心 4年抽不到一滴海水

     經濟部投資近7億元設立的「東部深層海水創新研發中心」,4年前因颱風侵襲將抽取海水的管線掩埋,水利署竟因管線破損是天然災害,還是品質施工問題和業者發生官司爭議,加上東部海象不穩,導致修復工程荒廢4年,深層海水一滴都沒抽到,每個月還要再花20萬元向民間深層海水業者買水,原規畫的「藍金」產業發展淪為畫大餅,有意投入企業紛紛退出,研發中心人去樓空。

  • 標檢局花蓮分局科技設備高 肩負國家三大產品檢驗工作

    花蓮雖然在臺灣東部後山,但這裡的科技不輸都會地區。如果以商品標準檢驗來看,花蓮的標檢局可是肩負了全臺「壓力鍋」、「混凝土製品」、「深層海水」的商品檢驗工。

  • 石資中心將斥資5,000萬元 研發客製化深層海水礦物質水

    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簡稱石資)中心,今年決擴大台東的投資布局。石資中心總經理林志善今日在彰化表示,今年將斥資5,000萬元,進行研發客製化的深層海水礦物質水、養海馬,及健康促進等三大領域開發,並洽談策略聯盟案。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