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花蓮縣文化局的搜尋結果,共222筆
花蓮縣文化局今天起舉辦為期1個月「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今年主題為「石宇宙STONEVERSE」,展示石材從原石到產品化,再到石雕季呈現創作的多元樣貌。因疫情,前兩年無法邀請外國藝術家,這次邀請5國10名石雕藝術家駐地創作,園區外還有逾20攤藝術市集,中秋假期及國慶連假可以前往享受國際級工藝饗宴。
花蓮縣境狹長,影視資源集中在花蓮市,其他鄉鎮民眾若要看電影,至少需花費近1個小時的車程,才能欣賞電影。花蓮縣文化局爭取中央補助,打造縣內第一台行動電影車「花鐵號」,30日將在文化局你來廣場辦理戶外電影放映活動,象徵電影車正式啟航,並在下月起展開下鄉巡迴電影放映。
花蓮市美崙溪畔自然景觀優美、文史資產豐富,花蓮縣文化局除挹注經費整修日式宿舍群建築「將軍府」、舊中廣花蓮電台,預計明年完工開放,並爭取中央逾5200萬元補助,整合周邊公共設施,重新規畫停車場及人行道,明年3月竣工後,將成為舒適且安全的歷史人文廊道。
【旅奇傳媒/編輯部整理】「2023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將於9/30-10/29在花蓮縣文化局園區隆重登場,日前舉行全國宣傳記者會花 縣長徐榛蔚表示,花蓮縣自1995年起辦理「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迄今邁入第28年,是臺灣目前舉辦歷史不間斷、最悠久的藝術活動之一。因為大自然的力量,造就了花蓮獨特的創造力及文化魅力源源不絕,感謝文化局排除萬難,與石礦工業、旅遊業等產業界共同合作,成就這場國際盛會。
2018年2月6日深夜,花蓮發生一場芮氏規模6.0地震,不僅震醒全台,更震碎無數花蓮人的心。花蓮縣文化局爭取震災善款,分別在雲門翠堤大樓舊址前及花蓮縣防災教育館前設置1座紀念裝置藝術品,今正式揭幕,透過藝術銘記歷史,療癒地震傷痕,提供撫慰人心的力量。
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太巴塱部落是阿美族最大的部落之一,太巴塱文物館於112年落成,此次由花蓮縣政府指導,花蓮縣文化局主辦,由沿岸製作執行策展「TAFALONG 太巴塱」,於8月18日假太巴塱文物館(O kakimadan no to’as no Tafalong)首檔展出。
花蓮盤點縣內歷史建築,逐年爭取經費修復文化資產,今年提報11案,已獲文化部2千1百多萬元支持,其中,花蓮縣定古蹟「花蓮港高爾夫球俱樂部」修復再利用,縣府規劃朝俱樂部歷史展示空間及餐飲的複合空間開放。
花蓮縣一年一度的太平洋左岸藝術季如火如荼展開,今年首次邀請當代頗具影響力的喜劇表演團體「面白大丈夫」到花蓮演出,票券開賣便受到劇迷熱情搶購,目前已銷售9成,屆時演員將以滑稽生動的表演展現「職男人生」,如欲觀賞的民眾可上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查詢剩餘票券。
花蓮縣文化局圖書館啟用近40年,即將在原址重建,今天舉行「圖書館統包工程」動土典禮,接著8月至10月進行舊圖書館拆除工作,新館設計理念,將是以「洄瀾、縱谷、疊石」為主要元素,地下1層、地上4層,總樓地板面積1萬3000平方公尺,比現有3倍大,預計2026年底完工。
花蓮南區玉里鎮藝文中心場館建築設備老舊,花蓮縣文化局在縣府補助鄉鎮統籌款及花東發展基金挹注下,斥資5800萬元整建內部空間,打造成具藝文、表演、影視、運動等多功能的複合式場館,今開工動土,預計明年3月底完工。
德國波茨坦(Potsdam)1處公園裡矗立1對神祕的石獅子雕像,且基座刻有「HUALIEN TAIWAN ROC(花蓮 台灣)」字樣,引起當地民眾關注,寫信給花蓮縣文化局求解。經查證及台灣文獻館提供的線索,初步研判該石像為外交部贈送的建城千年紀念品。
花蓮縣文化局長信箱月初收到一封來自德國的求助信件,希望解開座落德國波茨坦(Potsdam)一處公園裡,且基座刻有「HUALIEN TAIWAN ROC(花蓮 台灣)」字樣的一對石獅子身世之謎。經多方查證,為外交部送給波茨坦建城千年的紀念品,至於詳細資料,須待外交部查詢才能有更清晰的真相。
德國波茨坦(Potsdam)一座公園內矗立一對石獅子,基座上刻有「HUALIEN TAIWAN ROC」、「POTSTAUSEND 1993」字樣,花蓮縣文化局長信箱收到來自德國的求助信件,想要知道石獅子的來由,不過文化局查詢後,仍無法揭開石獅子身世之謎。
德國波茨坦(Potsdam)一處公園裡矗立一對石獅子,基座上刻有「HUALIEN TAIWAN ROC(花蓮台灣中華民國)」字樣,一封來自德國的電子信件寄到花蓮縣文化局長信箱,信件說他尋求波茨坦市政府和台北駐柏林代表處,但仍無法解惑,希望協助解開石獅子身世之謎。
花蓮縣萬榮鄉西林村支亞干(萬榮.平林)考古遺址擁有豐富史前玉文化,過去卻因土地使用問題,讓遺址保存與族人權益深陷矛盾,經花蓮縣文化局、考古學界與部落10多年努力,逐一化解爭議共商遺址保存方式,讓支亞干的人文與歷史持續發揚,花蓮縣考古博物館也將這段無形過程化作圖文並策畫展覽。
花蓮萬榮鄉西林村支亞干(萬榮·平林)考古遺址擁有豐富的史前玉文化,地方與政府機關過去卻因土地使用問題處在爭議和誤解狀態,經花蓮縣文化局、考古學界與部落歷時10多年努力,終於化解衝突並共商遺址保存方式,這段無形過程近日被化作圖文呈現在花蓮縣考古博物館,讓支亞干的人文與歷史持續發揚。
台鐵局所有的「舊花蓮鐵路醫院」,3年前進行歷史建築修復,未料工程期間遇大火,工程一度延宕,月底即將完工,立委傅崐萁今天邀台鐵等單位會勘,台鐵允諾維持最低租金、不調漲,並與縣府一起處理淹水,預期可帶動周邊石藝大街整個園區發展。
花蓮玉里車站日前被列入文化資產的台鐵「聚落建築群」,卻在上周遭到祝融,造成6棟老建物受損,議員鍾素政指出,老舊空屋滿地酒瓶菸蒂,疑似被農民占用,質疑文化局文資保存到底發生什麼問題。文化局長吳勁毅說,宿舍群所有權屬台鐵,已建議台鐵先做緊急支撐,另將提出修復再利用計畫,向中央爭取經費,希望向台鐵或國產署辦理撥用。
花蓮玉里車站前鐵道宿舍群上週發生大火,6棟建築受損,因建築具文資身分,議員鍾素政今天質詢時說,老舊空屋滿地酒瓶菸蒂,疑似被農民佔用,質疑文化局文資保存管養到底發生什麼問題,文化局長吳勁毅說,宿舍群所有權屬台鐵,已建議台鐵就受損建物緊急支撐,未來計畫辦撥用、進行修復再利用。
花蓮縣玉里火車站旁鐵路局宿舍今傍晚5時許竄出大火,現場主要是木構造平房、鐵皮加蓋,火勢一發不可收拾,但平時應該沒人居住,怕有遊民在屋內,消防局大約在半小時後壓制火勢,入屋搜查。隨後發現起火的木造平房,是由縣府列入文資保存老建物,文化局強調,平房資產屬台鐵,原則上是由台鐵管養維護,今天遭受火災後,將盡速派專業團隊現勘,評估後續修復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