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花蓮農改場的搜尋結果,共12筆
花蓮縣富里鄉六十石山金針花受乾旱影響,花況不如預期,大部分僅開3成,富里鄉農會預估,金針花全盛開要等到10月中。另,農田水利署解決當地缺乏固定水源問題,投入7400萬元增建蓄水池,預計明年初完工。
每年在4、5月間,春末夏初天氣逐漸轉熱,是百花盛開季;吉安鄉嘉德花田栽種萬株花朵,其中由農改場技術移轉,將原本適應高山的金針花,轉化成「平地金針花─萱草」,已研發到8種品種,有淡淡的黃色、粉橘,還有雙色的品種,由於「萱草」代表著母親花,園主在母親節免費開放參觀,尤其在強震後,透過繽紛花朵,撫慰民眾緊繃的心情。
花蓮農業改良場致力於保存原住民特有作物種,推廣傳統農耕與飲食文化,今天發表《發芽》一書,並將此書回贈給受訪的5個部落,感謝部落無私的分享,也能讓年輕的一代參考學習,延續祖先的傳統智慧。
宜蘭冬季低光不利溫室番茄生產問題,農業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運用國產燈具規劃低成本的「株間高效補光」模式,可提早5天採收溫室大果番茄,並提高冬春季產量達27%,開創在地番茄高產模式契機。
「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12日盛大展出,其中「永續發展館」由農業部統籌,共計7個機關/單位合作辦理,並以「淨零排放」為展示主軸,共同展示113項創新科技。此外,永續發展館國際區並邀請歐、美、韓等10家國際機構,同步於會場展示綠能、循環經濟、智能科技等先進技術及產品,期望企業及學術機構可以透過本展媒合技術交易,加速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商業化發展。
花蓮瑞穗鄉文旦柚是全台主要產區之一,礙於地理環境、氣候及日照等因,往年多在24節氣「白露」前後採收,常面臨颱風侵害、人力難求及行銷壓力等風險。花蓮農改場今年輔導50公頃農地投入早收栽培技術,果品優質,雖然市場價格恐因投資成本高而提升,農友卻認為有利自我品牌的行銷。
花蓮發展有機農業多年,有機友善面積是全國之冠,由農委會籌備多年,在花蓮縣壽豐鄉興建的全國首座有機農業研究中心已完工,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到花蓮視察後,對於相關模擬極端氣候等高端設備表示肯定,「可媲美中研院」,他也支持,農委會將協助後續相關研發經費、人力配置等,讓有機農業中心成為各國學習、參觀、交流的指標
梅雨季將至,高溫多溼的環境下增添水稻染上稻熱病的機會,恐造成水稻減產。花蓮縣政府在栽種水稻面積前3大的富里鄉、玉里鎮及鳳林鎮設置監測點,陸續發現「葉稻熱病」現蹤,其中「米倉」富里鄉已有15公頃農田受害,縣府除發布預警,並補助各鄉市公所購置防治藥劑供農友使用。
受到今年初寒流影響,鳳林鎮西瓜「凍傷」嚴重,西瓜主蔓生育變緩,頂芽優勢消失,致側蔓數量較多,正常節位著果不良等情況,受害面積達135公頃,達現金救助啟動標準。縣府今天說,將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規定,提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爭取公告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降低農友損失。
氣溫逐漸升高,農作物害蟲陸續在田間現蹤,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指出,甜菜夜蛾曾造成宜蘭青蔥嚴重危害,依歷年監測產區其出現高峰落在5至8月,提醒蔥農提前準備並開始加強各項防範工作,減少心血損失。
寒流強襲,花蓮縣鳳林鎮、壽豐鄉約200公頃西瓜田遭受嚴重寒害,有瓜農指出,這是60年來首次如此重大寒災,縣府農業處長陳淑雯勘查後發現,西瓜植株出現迎風面葉緣萎縮、葉緣及頂芽焦枯等癥狀,確認是罕見「凍傷」程度,2月4日預計還有一波寒流,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已輔導農民使用肥料等資材,增加西瓜植株耐逆境能力,先幫農民度過難關。
寒流強襲,花蓮鳳林鎮、壽豐鄉約200公頃西瓜田遭寒害,老瓜農指出,這是60年來首次如此重大寒災,縣府農業處長陳淑雯勘查發現,西瓜植株迎風面葉緣萎縮、葉緣及頂芽焦枯等癥狀,她說,「凍傷」程度過去罕見。周六還有一波寒流,花改場已輔導農民使用肥料等資材,增加西瓜植株耐逆境能力,先幫農民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