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英國工黨的搜尋結果,共623筆
新聞提要■英國大學學費凍漲多年,大學資金系統恐難以為繼,財務危機步步進逼。
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10月16日在北京會見英國工黨前領袖、前首相布萊爾。韓正表示,中英要加強國際事務合作,維護世界和平安全。布萊爾則回應,英中保持友好關係非常重要,方願意與中方坦誠對話,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
英國第2大都會區伯明罕(Birmingham)5日發布「第114節通知」,各家媒體紛以「伯明罕宣告(實質)破產」標題報導。儘管「破產」聽來駭人,在英國,新聞熱度卻不到兩天即開始下降,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紐西蘭大選數十年來罕見聚焦外交和國防政策。民調顯示,選民關切安全環境,使得回應中國咄咄逼人作風的議題成為主要政黨在10月14日國會大選選戰的一項政見主軸。
新聞提要■儘管英國政府矢言壓低移民數量,但去年淨移入人口仍攀升至60.6萬人,創下歷史新高紀錄。
看過棒球或打過棒球的人都知道,站上打擊區,如果都不揮棒,只有三種結局:三振出局、四壞球保送,最後還有觸身球,挨上一記,保送上壘。如果一位打擊者,面對好球不願打或不敢打甚至不會打,只想坐等對手連續失誤或觸身球,這樣真正致勝的機率極低,也容易被人看破手腳。這種缺乏奮戰精神的運動員,很難感動人心,會很快掉粉,人氣潰散。許多運動明星不是因為他們失誤少,而是他們敢奮力一搏。美國全壘打王貝比魯斯有句名言︰「我用盡全力大棒一揮,可能全壘打,也可能揮棒落空,但我喜歡這種用盡全力的活法。」這種精神才成就他一代王者的地位。
英國房貸利率在19日飆升至今年最高水準,且政府公債殖利率升抵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高紀錄,意味著英國的財務壓力更加沈重,受打擊的不僅是房屋所有人,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也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英國傳奇女演員葛蘭黛傑克森(Glenda Jackson)曾在70年代兩度獲得奧斯卡影后,後來她加入工黨,投身選舉,擔任議員長達23年,直到2015年卸任,並重返演藝圈,沒想到今(15)日傳出病逝消息,享壽87歲,對此,經紀人證實了。
英國央行(BoE)政策官員曼恩(Catherine Mann)在周一表示,英國和其它富裕國家應該把碳稅視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最有效方式。
英國國會下議院議長霍伊爾28日與駐英代表謝武樵會晤。這是霍伊爾2019年11月接任議長後,首次與台灣駐英代表會晤。霍伊爾表示,他與謝武樵討論台灣與英國可如何強化國會關係。
牛津和劍橋大學的學生和校友近日組成了一個推動英國重返歐盟的團體,聆聽這些年輕人熱衷表達他們的意圖和願景時,我的腦海裡閃過的是脫歐公投當天在投票所外採訪,聽到支持脫歐的英國公民說:「我要每天早上送牛奶的人回來。」的景象。如今回想,真正留在我記憶中的應是突聞如此支持脫歐理由的詫異和荒謬。
牛津和劍橋大學的學生和校友近日組成了一個推動英國重返歐盟的團體,聆聽這些年輕人熱衷表達他們的意圖和願景時,我的腦海裡閃過的是脫歐公投當天在投票所外採訪,聽到支持脫歐的英國公民說:「我要每天早上送牛奶的人(Milkman)回來。」的景象。如今回想,真正留在我記憶中的應是突聞如此支持脫歐理由的詫異和荒謬。
新聞提要■英國脫歐迄今近七年時間,經過經濟受到極大衝擊後,民眾已開始後悔脫歐。
蔡英文總統今天下午接見「台英國會小組訪問團」,期待臺英雙方在維護區域和平及各領域發展上,有更多合作交流。她也祝福英國順利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希望英國秉持高標準的精神,支持台灣申請入會案。
澳英美三邊安全協議(AUKUS)甫達成了為澳洲建造核潛艦的計畫,澳洲前總理吉亭(Paul Keating)昨(15)日抨擊,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努力引入徵兵制以來,工黨政府所作的「最糟糕的國際決定」,吉亭並批評工黨是「澳洲正回到前殖民主子─英國身邊。」
大陸觀察者網15日報導,美英澳核潛艇合作的消息一出,立即遭到地區國家的質疑和反對,澳洲前總理保羅·基廷也看不下去。在15日接受澳洲記者俱樂部採訪時抨擊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是執政黨工黨自一戰以來最糟糕的決定,而所謂「中國軍事威脅論」十分愚蠢,甚至不值得回答。
因應中國在印太地區擴建軍力,美、英、澳2021年締結「AUKUS安全協議」,三國領導人即將聚首美國聖地牙哥,敲定美英為澳洲打造核潛艦的最終細節。英國工黨的影子國防大臣希利(John Healey)認為,英國與印太地區志同道合的國家結盟很重要,但若涉及軍事投入則應採現實主義(Realism)。他說,英國不可能同時跨足印太地區和歐洲大西洋地區,「妄稱英國無所不能、無處不在領導人對我們的軍隊不利」。
因應中國在印太地區擴建軍力,美、英、澳2021年締結「AUKUS安全協議」,三國領導人即將聚首美國聖地牙哥,敲定美英為澳洲打造核潛艦的最終細節。英國工黨的影子國防大臣希利(John Healey)認為,英國與印太地區志同道合的國家結盟很重要,但若涉及軍事投入則應採現實主義(Realism)。他說,英國不可能同時跨足印太地區和歐洲大西洋地區,「妄稱英國無所不能、無處不在領導人對我們的軍隊不利」。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今天閃電訪問英國,下午在國會西敏廳以英語發表歷史性演說,超過千名議員與官員齊聚、全程站立聆聽,下議院議長霍伊爾獲澤倫斯基親贈來自烏軍一流飛官的「自由頭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