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英脫歐公投的搜尋結果,共301筆
英國近兩個月政經情勢動盪,前首相特拉斯救經濟不成,上任49天就被迫下台。疫情和俄烏戰爭固然衝擊經濟,但「金融時報」指出,當前物價飛騰、投資與貿易低迷,其實源於脫歐效應。
蘇格蘭第一部長施特金(Sturgeon)周日提出指控,在蘇格蘭想表達脫離英國進行獨立之際,英國首相強生(Johnson)開始懼怕民主。
英國脫離歐盟後,雙方尋求簽署貿易協議,因漁權等問題一度陷僵局。但一名歐盟官員說,雙方預計今天上午宣布達成新協議,目前談判仍在研究細節,尚未確認最終協議。
英國終於在1月31日順利脫離歐洲聯盟,但非立即一刀兩斷,而是進入過渡期,英國與歐盟還需要協商至今年12月31日,以便找出新的交往模式,過渡期間雙邊關係維持不變,在經貿方面就是單一市場與關稅聯盟兩大機制。
歐洲議會29日批准英國「脫歐」協議,現場出現了齊唱《友誼地久天長》的感性畫面,法國總統馬克洪也稱英國脫歐是「令人悲傷的一天」。誠然,英國的離去對歐盟很傷,未來有關「分手」細節的談判仍十分棘手,雙方是否真能好聚好散,抑或會落得兩敗俱傷,還有待考驗。
世界上各國群雄爭先,數百年來已有更迭。當今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是美國,第二大經濟體是中國,第三、第四依序排行下去,排行名冊上琳瑯滿目。回首翻開史頁,世界強國排名榜,並非一成不變,翻頁中列強名冊已經更迭,在不同世紀的列強插旗位置,屢有異動。位移落後的國家,想再扳回原來地位,已難回首。追究更迭原因,多與關鍵時刻的決策有關,除了軍事戰役勝敗之外,包括國家發展的策略,國際間激烈的辣手交鋒,尤其是經濟實力的競逐。各國關鍵時刻的思維走向,決定國家千百年命運,責無旁貸。
歐洲企業樂見英國在公投脫歐三年多後,終於在17日與歐盟達成新的脫歐協議,避免走上硬脫歐一途,但新協議並未載明雙邊如何進行貿易,先前因為脫歐不確定性流失的企業投資,可能無法迅速回流。
歐洲企業樂見英國在公投脫歐3年多後,終於在17日與歐盟達成新的脫歐協議,避免走上硬脫歐一途,但新協議並未載明雙邊如何進行貿易,先前因為脫歐不確定性流失的企業投資,可能無法迅速回流。
歐盟與英國的脫歐談判有可能趕在最後一刻達成協議,激勵英鎊兌美元連兩天走高,11日(周五)更強彈1.6%,盤中觸及1.2706美元的三個月高點。
英國首相強生的「最終版」脫歐提案,先是遭法國總統馬克宏打回票,8日又傳德國總理梅克爾已電告強生,除非讓北愛爾蘭留在歐盟關稅同盟,他想達成協議「極不可能」。最新脫歐談判幾近破局下,英鎊兌美元和歐元雙雙挫低。
英國首相強生的「最終版」脫歐提案,先是遭法國總統馬克宏打回票,8日又傳德國總理梅克爾已電告強生,除非讓北愛爾蘭留在歐盟關稅同盟,他想達成協議「極不可能」。最新脫歐談判幾近破局下,英鎊兌美元和歐元雙創新低。
英國前首相卡麥隆日前接受《泰晤士報》專訪,表示不後悔在2016年舉行英國脫歐公投。對於時隔3年脫歐僵局依舊無解,他把矛頭指向現任首相強森,不僅抨擊他強行讓國會休會至10月中旬、撤銷21名倒戈的保守黨國會議員黨籍,更強調二次公投如今仍是個選項。他也反對無協議脫歐。
英國前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今天說,他不後悔舉行英國脫歐公投,但指稱現任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在當初拉票期間行徑「太過惡劣」。
英國脫歐大限不斷逼近,然而脫歐亂局迄今卻仍舊不見解套!根據財經媒體CNBC針對全球財務長進行的最新訪調顯示,逾4成受訪者目前認為,英國無協議脫歐(硬脫歐)應該是最可能發生的結果。
英國脫歐大限不斷逼近,然而脫歐亂局迄今卻仍舊不見解套!根據財經媒體CNBC針對全球財務長進行的最新訪調顯示,逾4成受訪者目前認為,英國無協議脫歐(硬脫歐)應該是最可能發生的結果。
眾叛親離!英國首相強森4日在國會下院再遭雙重打擊,最大反對黨工黨阻撓硬脫歐提案,在造反的保守黨議員護航下闖關成功;強森隨後祭出提前大選動議,又因工黨不挺,僅拿到298票,距所需的433票差了一大截。2天內苦嘗3連敗,英國媒體以「四面楚歌」(cornered)形容強森進退維谷。儘管踢到鐵板,英政府5日仍宣布,9日將再表決提前大選。
英國首相強森出招迫使國會提早休會,被外界解讀,他意在跳過國會以硬脫歐,朝野譁然,反強森的保守黨議員據悉與在野黨領袖合作,在國會10月中旬復會後,提出一項旨在拖延脫歐、以阻止無協議脫歐的立法計畫;而英國各地昨天也陸續出現反對國會休會示威。身為保守黨黨魁的強森,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嚴詞警告自家黨員不要搞破壞,否則恐將讓最大在野黨工黨坐收漁翁之利。
英國新任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明天將赴蘇格蘭訪問,這是他上任以來首趟正式出訪行程;在英國可能無協議脫歐聲浪中,強生試圖壯大聯盟陣營,爭取各方支持他的脫歐方案。
英國脫歐前景未卜,引發資金出逃英國潮,據《金融時報》分析報導,自2016年脫歐公投後的三年來,流入英國的外資減少3成,但歐盟其他國家反倒因此受惠,吸收的外資明顯增加。
南韓與英國兩國政府10日宣布,雙方就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達成協議,將在英國10月底正式脫歐前簽署。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俞明希表示,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大陸經濟增速放緩等對外貿易環境惡化下,韓英簽署FTA,有望提前防範英國脫歐帶來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