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荷蘭大使的搜尋結果,共59筆
美國去年針對大陸先進製程晶片設下嚴格出口管制,並積極拉攏日本、南韓及歐洲等盟友加入制裁行列,但目前僅獲得日本與荷蘭初步同意,南韓則低調避談,就是不想太早表態。對此,環球時報撰文抨擊美國此舉無濟於事,晶片制裁策略也出現更多失敗跡象,不僅是盟友之間未有共識,大陸的技術突破也讓單邊打壓面臨失敗。
美日領導人將於本月13日會面,在此之前,美國駐日本大使易曼紐(Rahm Emanuel)表示,美國正與日本、荷蘭、韓國等國討論限制對中國出口半導體。他特別強調韓國的重要性,呼籲限制措施必須將韓國納入範圍,「需各方就協議達成一致」。
伊朗政府昨天處決兩名參與「艾米尼之死」示威的男子,歐洲聯盟為此將討論對伊朗實施新一波制裁;丹麥和比利時今天也表示,將各自召見伊朗派駐兩國的大使。
去年10月,美國對大陸晶片業設下嚴格出口管制措施,未經許可的美國公民、組織與企業不得協助或參與大陸研發、生產先進半導體,並持續拉攏日本、荷蘭及南韓加入制裁,但南韓考量大陸市場態度始終相當低調,美國則持續施壓,駐日本大使Rahm Emanuel更是直接點名,希望南韓、日本及荷蘭對大陸晶片管制採取相同行動,讓南韓的角色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據香港01報導,曾任中國大陸駐荷蘭大使、駐匈牙利大使的資深外交官朱祖壽近日染疫在北京不治,享年77歲。朱祖壽也曾任外交部港澳台司司長一職,參與香港及澳門回歸的談判。當年他曾透露,在中英談判時遭竊聽。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Josep Borrell)今天說,歐盟批評尼加拉瓜驅逐歐盟大使及斷絕與荷蘭外交關係的決定。
尼加拉瓜政府9月30日指控荷蘭對尼國採取「干涉主義」,與荷蘭斷交。而就在宣布此一決定的數小時前,尼國也指控美國新任命的駐尼大使羅德里格斯,持「干預」態度,不准許他入境。
筆者於2015年12月16日自駐教廷特任大使職務退休返抵台北,次日上午即到外交部辦理相關退休手續。承辦人拿一疊個資請我核對,赫然發現我1976年8月第一次外放的職務列為「駐美國代表處祕書」,我馬上告訴他正確的應該是「中華民國駐美利堅合眾國大使館三等祕書」,承辦人說我們已經很久沒聽過這個單位了,再一查筆者此時竟是「外交部最後一位曾經在駐美大使館服務過的外交官」,承辦人感嘆這也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畢竟當時中華民國與美國已經斷交(1978年12月15日)37年。到今天2021年12月15日也43年了,難怪年輕同仁沒想到這個館名。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18日正式成立,大陸外交部21日發表聲明表達強烈不滿和嚴正抗議,將中、立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立陶宛外交部對此表示遺憾,重申立陶宛堅守一個中國政策,「但同時也有權擴大與台灣合作」。
針對歐洲國家立陶宛准許以「台灣」名義開設代表處,北京宣佈將立陶宛的大使級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陸媒《環球時報》發表評論稱,立陶宛一個「蕞爾小國,它也配找中國碰瓷攪局?」,「它就是打架的大象腳底下的一隻老鼠,甚至跳蚤」。如果在台灣問題上還有進一步行動,中國可能與它斷交。
土耳其總統艾爾段(Tayyip Erdogan)今天表示,他已指示外交部驅逐美國等10國大使,因為這些西方國家的大使聯名要求土耳其當局釋放慈善家卡瓦拉(Osman Kavala)。
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艾德梅納斯7日稱,相較於立陶宛脫離蘇聯以前經歷的一切,有關宣布允許台灣當局以台灣名義設立代表處一事,面對來自中方的壓力可謂「十分溫和」。3天後,中國外交部宣布,決定召回中國駐立陶宛大使,並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駐中國大使。環球時報10日譏諷:不知道,這位立陶宛副外長是不是仍然感覺「非常溫和」。
中國政府持續向荷蘭施壓要求解除最先進光刻機禁運,但荷蘭受限於美國對中國尖端技術管制而無法同意。美媒指出,這項禁運政策加劇了中荷之間的緊張關係,美國擴大管制流向中國的尖端技術產品,將讓未來全球晶片供應鏈失衡的狀況更加嚴重。
防疫三級警戒再延長,孩子在家讓許多家長很困擾。荷蘭在台辦事處昨宣布,將從11日至20日推出10天線上影展,帶來4部荷蘭兒童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讓大小朋友在家免費闔家觀賞。
中美歐等陣營近日就新疆人權問題上展開激烈交鋒,近日在歐盟將新疆官員等相關人士列入黑名單制裁後,中國隨後出招反制,制裁數名歐盟議員,此舉惹惱歐盟各國不滿,法德等國家立即召見中國大使表達抗議。
美國國務院解除美台官員交往限制後,我駐外代表與美方官員互動再添一例!駐日代表謝長廷與美國代理駐日大使楊舟(Joseph Young),昨皆在社群媒體上傳兩人會面的照片,這是中華民國與美國在1979年斷交後,美官方首度邀請我駐日代表至官邸交流。
美國駐荷蘭大使胡克斯特拉近日會晤台灣駐荷蘭代表陳欣新,在荷蘭引起注意。荷蘭媒體近日報導這在海牙創造了外交先例;另中國駐荷蘭大使館表達不滿強烈譴責。
美駐聯大使克拉芙特取消訪台,大陸資深國關學者時殷弘表示,美國在國會暴亂後處境糟糕,加上馬上政權交接,由於川普完全陷跛鴨,蓬佩奧覺得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國務院官員此時外訪不受歡迎,因此取消行程,「克拉芙特取消訪台,與台灣問題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