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華夏文化的搜尋結果,共31筆
文化部文資局審議通過,台南市安平古堡內的2處國定古蹟合併更名為「熱蘭遮堡遺構」,卻引發在地強烈反彈。文化部昨趕緊解釋,安平古堡名稱不變,只是國定古蹟名稱調整為熱蘭遮堡遺構。但是台南文史工作者指出,以荷語「熱蘭遮堡」為名,有獨尊單一時代之嫌。
台南知名歷史景點「安平古堡」將被改名為「熱蘭遮堡」,在網路與當地討論不斷,但絕大多數民眾皆認為此舉意義不大,且發音太繞口,台語讀音根本不會唸。歷史學者認為,回歸本質討論,仍是蔡政府「以夷變夏」,極力追求去中化的作法。
猶記得我還在小學階段上社會課時,當老師引領我們班學生一同探討20世紀初國父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黨人,推翻滿清之際,海外華僑踴躍捐輸,以支持革命事業的熱情,我也從而學習到「華僑為革命之母」的名句,不過,我直到高中畢業後,才首度與小學課文中提到的「華僑」相遇和深度相處,並有幸與僑生們同窗共硯4個寒暑之久。
華夏科技大學與財團法人世界環境教科文基金會20日簽訂合作意向書,期許未來一起共同推動推廣ESG輔導認證合作。華夏科技大學校長陳錫圭指出,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是為落實發展學校特色,持續強化大學能量同時解決社會議題。期盼透過與世界環境教科文基金會合作協議,讓雙方未來在華夏文化的國際交流或是活動上,都能更加順利的完成,扮演推動永續發展的角色。
大陸傾力協助香港抗疫,大陸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20日在深圳主持召開支援香港抗疫工作第四次協調會,聚焦取援港抗疫醫療防疫工作隊在港工作、調集援港醫療物資、改良供港生活物資跨境運輸等情況。
至今走訪各地的「故宮創客魔幻列車」,嘉義地區首先造訪嘉義縣六腳鄉六嘉國中,雙方合作的創客課程為採用「元至明錯金銀帶輪羊尊」為範本,所設計的羊尊迴力車國寶教案,另還有手作善本古籍智慧遙控情境燈等教案,盼深化學生對故宮器物、書籍等文物的認識,同時學習整合科技的知識。
我的生父是台灣人,賦我以骨血,30歲時因意外喪生,英年早逝,母親沒有工作獨力撫養姊與我兩人,非常辛苦,因親友介紹再適於繼父,繼父十幾歲因國共內戰,隨著軍校從安徽省合肥鄉下老家出發,輾轉流離走遍大半個中國,落腳於台灣,和母親結緣,鞠我育我長大成人。繼父是職業軍人,不苟言笑,身教嚴格,以微薄薪資和母親擺攤做小生意,胼手胝足,建立了遮風避雨的家室,讓我們得以安身立命。
北京故宮博物院首次以「製作人」身分,與北京衛視聯合打造的綜藝節目《上新了,故宮》第2季,11月8日開播,由演員鄧倫、張魯一擔任「文創開發員」。為呼應北京故宮明年歡度600周年,內容升級,回顧599年前故宮最初的起點,探尋從明代初建時就保存至今的傳奇文物,還要呈現近年新研究成果。
馬英九時代8年的兩岸開放交流,隨著民進黨蔡英文執政3年,如今退失萎縮成一種「迷離難測」的境地。世局變化是歷史的一步步足跡,雖說有著向前推演的不變本質,但世局的本身卻始終充滿混沌與意外;而這恰是當今台灣最「詭譎不安」的嚴肅處境!
開始與結束就在一瞬之間,現在回想起剛來台灣的點點滴滴,覺得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可思議。起初輔導員打電話問我願不願意去文化大學交流,我當時內心是既歡喜又焦慮,喜的是我可以接觸不同的風土人情,不安的是這是一個陌生的環境。現在看來,這將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歷之一。
今年暑假,我有幸和台灣的朋友一起參加了兩岸大學生文化體驗營。台灣,相較中國的任何一個地區都是特殊的存在。對於這遠方的來賓、鮮有機會交流的客人們,我的好奇心占據了絕對的上風。初見面時,一聲「你好」穿透耳膜,打碎了我先前憑空構想的種種隔膜與疏離,喚醒了我靈魂深處最深切的印記,這是地道的中國話、地道的中國人。
由客家文化博物館聯盟舉辦的「客家文化博物館聯盟年會暨論壇」,2107年首度移師台灣,11月10日在佛陀紀念館中央客堂舉行,論壇主題「2017年客家文化博物館與社區營造」,廣邀台灣、大陸專家學者,針對客家文化展開探討,另在10日的開幕式中,客家文化博物館聯盟發起單位之一的河南博物院並與佛館簽署締結友好博物館,為博物館界交流再添佳話。
春節期間,蔡英文總統風塵僕僕南北拜廟,從屏東車城的福安宮開始,從南到北走訪了歷史悠久的寺廟,並一路發送紅包福袋給民眾。一連串親民安排,不能只看作政治公關秀,從儀式性的角度看,這段旅程是對中華民族,乃至全球華人共享的傳統,所表達的態度與尊重。
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策劃規模罕見的玉器展,台灣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出借清乾隆時期多寶格等96組件珍藏;故宮上次出借大批文物到巴黎展出,已是1998年。
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昨日在世新大學舉辦的「第四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中指出,民進黨如果把台灣完全去華夏化,可能讓台灣走向華夏邊緣化;而台灣不可能是日本大和文化、美國文化的次中心,這樣一來,台灣淪入雙重邊緣化,台灣前途實在堪憂。
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將於8月15日在台中市政府惠中廳舉辦「第三屆月映盃全國泡茶競賽」,今年共有25組選手來自各縣市的愛茶人士,各個行茶高手將以茶道禮儀、茶道文化結合生活美學,呈現人文展演,歡迎大家共襄盛舉,共賞茶藝之美。
考古遺跡的發掘常給我們展示了過往璀璨的文明時代,尤其是一些神秘的考古遺跡更是超出我們對歷史的想像。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局等聯合主辦的「陶寺遺址與陶寺文化」研討會上專家學者提出了不少全新見解,陶寺遺址與文獻記載的堯都有相當高的契合度,陶寺遺址及陶寺文化,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到制度文明,是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核心的主要源頭之一。
國共內戰,從1949年,國民黨戰敗撤守台灣,到現今2016年,已超過了一甲子。就天道循環而言,台灣與大陸分合,似乎已到了關鍵時刻。
2015年5月18日,「百年輝煌,驚世品鑒。中國橫店,再現巨作。橫店圓明新園臺灣懇談會」在臺北福華飯店隆重舉行。本次懇談會旨在弘揚華夏文化、促進智慧旅遊,為民眾再現清朝盛世風華。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濟濟一堂,共同見證橫店圓明新園的重現。
雙領域擦出新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