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華江雁鴨季的搜尋結果,共10筆
為11月的華江雁鴨季暖身,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開辦「小水鴨之華江戀情」特展,即日起至展出至11月13日,邀民眾認識濕地常見鳥類、植物與昆蟲,以及了解「華江三美」,鄉土教育中心主任張欽鵬表示,展出內容分為三大主題,藉由珍貴的影像資料,介紹華江雁鴨自然公園的地理位置與景觀等,讓學童更認識在地生態。
2020台北華江雁鴨季於5日正式熱鬧登場,華江雁鴨季活動是為了迎接每年冬天大批來自西伯利亞的雁鴨遷移到華江溼地越冬,由地方團體台北市華江溼地守護聯盟自發性舉辦,活動以艋舺龍山寺為起點由「水官佑雁鴨祈福儀典」拉開序幕,接下來活動隊伍踩街遶境至臺北市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於華江橋下將展開生態闖關活動,雁鴨季已成為在地每年最具特色的重要活動之一。
候鳥報到!台北華江雁鴨季8日於華江雁鴨自然公園登場, 現場舉辦賞鳥導覽,帶領大小朋友一覽冬候鳥豐富樣貌,另有葉脈標本製作、濕地生態解說等生態闖關活動,不少民眾高舉相機、手機捕捉「嬌客」身影,氣氛熱烈,活動吸引逾千人共襄盛舉。
候鳥來囉!2018台北華江雁鴨季本周末於華江雁鴨自然公園登場,截至今年10月底,華江地區累計調查到87種、5485隻的鳥類,包含小水鴨、白眉鴨、花嘴鴨等雁鴨,生態豐富,活動包含雁鴨生態導覽、生態闖關活動,帶領民眾體驗社區文化與濕地生態,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適逢每年候鳥造訪的季節,台北市動保處與台北市華江溼地守護聯盟維繫地方傳統盛事,共同舉辦「濕坔雁行-2017台北華江雁鴨季」,將於12月9日假華江雁鴨自然公園熱鬧登場,安排漫走活動、雁鴨生態導覽解說、生態闖關、遊園擺攤等,希望讓民眾了解溼地的生物多樣性。
為迎接一年一度飛來過冬的嬌客,台北市動保處已完成野雁保護區0.6公頃的棲地復育,小水鴨、蒼鷺、大白鷲等冬候鳥齊聚萬華華江橋下河畔;「台北華江雁鴨季」也將10日登場,現場將有賞鳥博覽會,讓民眾透過望遠鏡欣賞雁鴨覓食、休憩的姿態。
2016台北華江雁鴨季10日將舉辦,動保處今年除了再完成0.6公頃復育棲地,也調查到93種、7820隻次的鳥類,民眾若不知往何方賞鳥,動保處透露,「跟著攝影師的鏡頭走就對了!」
為迎接每年9月起陸續飛來過冬的嬌客,台北市動保處已完成野雁保護區2公頃的棲地復育,小水鴨、綠頭鴨、花嘴鴨、尖尾鴨等齊聚萬華華江橋下河畔;而5日登場的「台北華江雁鴨季」,現場將有賞鳥博覽會,讓民眾透過望遠鏡欣賞雁鴨覓食、休憩的姿態。
華江雁鴨季又要登場了,快到華江雁鴨自然公園探訪遠從西伯利亞來台的嬌客!本周末為期2天的活動,除往年都會安排的生態導覽、闖關遊戲、遶境踩街,此次還安排在地文史工作者與居民介紹溼地上的藥草植物、認識當地有名的「青草巷」。
「2013台北華江雁鴨季」於本周六、日在華江橋下舉行,主辦單位準備2隻高2公尺、寬3公尺的華江吉祥物小水鴨助陣,比原尺寸大20倍,民眾可到場拍照,並親自觀察從西伯利亞南下度冬的小水鴨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