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華汽車的搜尋結果,共4,218筆
聯發科(2454)今(29)日舉辦2023「旗艦科技、智領未來」 記者會,一如先前市場預估,近來在台灣颳起旋風的AI晶片教父黃仁勳現身,宣布輝達NVIDIA與聯發科將攜手在車用領域合作,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與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一同現身,引發全場驚呼。聯發科將與輝達NVIDIA合作,為軟體定義汽車提供完整的智慧座艙方案,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汽車產品組合的優勢,共同為新一代智慧汽車提供卓越的解決方案。
機殼廠華孚(6235)26日召開股東常會,今年第一季繳出每股盈餘超過1元的亮麗成績,展望今年,華孚將持續開出新產能,中國大陸安徽含山廠擬在第三季正式投產。
中華(2204)受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去年共提列125億元損失,EPS影響數為22.5元,而由於防疫險為一次性損失,在國內疫情逐漸常態化之下,若今年首季後不再提列大量損失,預估2023年獲利將不再受到此事件影響,獲利回歸正常。
汽車金融雙雄和潤(6592)、裕融(9941)25日舉行法說會拚場,不約而同看好東協市場。和潤表示,月初董事會通過進軍柬埔寨、入股李華租賃後,下半年將完成簽約及股權交割;裕融則在菲律賓首站擴增醫療設備業務,將複製成功經驗,最快下半年就可介入新市場、增新據點。
外貿協會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首設台貿中心,國內10家台廠也組團前往探詢「遠景2030」商機。一位團員表示對方「聽到我們半導體就眼睛發亮」,IC設計大廠奇景光電就獲得沙國Ajlan集團邀請技術合作邀請,未來有合資機會。電動巴士廠商成運也傳好消息,獲該國國營交通公司要求引進一台電巴測試,如佈局成功,可瞄準麥加聖地朝聖數萬輛電巴潛在商機。
中國今年第一季度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正往年度世界汽車出口冠軍邁進。外媒分析指出,就準備購買電動車的全球消費者而言,將有35%的機率會買中國電動車,如果你是在美國以外的地區,買中國電動車的機率會更高。
中華(2204)新車銷售展望樂觀,且無業外虧損影響,法人預估2023年獲利能力可望大幅回升,年度每股盈餘挑戰一個股本;另一法人認為,中華擁有自行開發成車的能力,新車銷量同樣樂觀,年度EPS估逼近一個股本,兩家本土法人給出超過百元的目標價。中華周四股價再衝97.9元之歷史新高價,終場帶量收漲4.14%,報93.1元,兔年開紅盤以來更累積漲幅達63.9%。
台股法說會旺季,企業釋出樂觀展望一波接一波,裕隆(2201)集團法說指出,納智捷n7車款年底開始量產,富邦投顧看好2024年台灣進入電動車新世代,給予「買進」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一口氣由85元上調到102元。
裕隆集團下半年新車齊發,可望帶起一波交車高峰,中華汽車為滿足MG品牌車訂單需求積極拉高產能,5月提前突破月產千輛目標,年底前挑戰單月1,500輛新高;裕隆日產汽車將有兩款電動化車款陸續上市,裕隆汽車亦重申納智捷n7電動車將如期於今年底量產,已備好5.5萬輛產能可對應接單。
沙烏地阿拉伯正進行2030超級工程計畫,商機高達5000億美元,看準於此,外貿協會昨在沙國首都利雅德開設當地首個台貿中心。董事長黃志芳要為台商搶到其中3%商機,帶進150億美元(4500億台幣)投資。
大陸第一季新車市場雖出現衰退,不過隨對岸政府提出刺激新車銷售政策,近來市場買氣已有好轉,包括東陽(1319)、廣華-KY(1338)、麗清(3346)等汽車零件廠樂觀下半年大陸的OEM(原廠委託製造)市場將可優於上半年,若再加上新能源車新單開始出貨,及全球晶片等關鍵零件供應持續舒緩,整體OEM將可有明顯增溫。
520行情的推波助瀾外,汽車龍頭和泰車(2207)推出Lexus首輛以e-TNGA純電平台打造的全新電動車RZ450e,特斯拉也宣布將首度投放廣告,新能源車題材再度吸足眼球,康舒(6282)、華城(1519)等電動車概念股獲多頭點火。
汽車股連日飆漲,龍頭和泰汽車(2207)18日繼續刷新高價,盤中最高觸及870元,終場收865元,漲6.27%,繼超車保瑞(6472)後,在台股排名續往前挺進一名至第12名,目前傳產股中股價僅次亞德客-KY(1590),成傳產股后。
隨著碳權交易平台即將上路,「減碳」成為熱議話題,LED車燈廠聯嘉光電(6288)提前布局有成,上周通過政府專案獎勵,將推動供應商減碳平台,成為汽車零件廠唯一獲輔導獎勵廠商。
汽車股連日飆漲買氣不墜,龍頭股和泰車(2207)18日繼續刷新高價,盤中股價最高觸及870元,終場收865元,漲幅達6.27%,在超車保瑞(6472)後,目前在傳產股中,股價僅次於亞德客(1590),成為傳產股后。
首季獲利大噴發,激勵國內車廠龍頭和泰車變身「大飆股」,17日強攻漲停衝上814元,改寫歷史新天價,市值也一舉飆升至4,445.9億元,接連超車台化及統一,躋身台股第16大市值公司,並帶動上市汽車類股指數登上新高,單日狂寫「四大紀錄」。
交通部長王國材率團出席美國時間16日於底特律開幕的APEC第11次運輸部長會議的首日會議,並與美國運輸部長Pete Buttigieg進行雙邊會談,雙方同意就電動車進一步合作。
在汽車產業轉型至電動車的同時,也掀起鞏固電池原料供給的搶礦熱潮,擔憂鋰、鎳、石墨和其他重要電池原料短缺,促使汽車廠跨足採礦業。
在汽車產業轉型至電動車的同時,也掀起鞏固電池原料供給的搶礦熱潮,擔憂鋰、鎳、石墨和其他重要電池短缺,促使汽車廠跨足採礦業。
台灣汽車龍頭和泰車(2207)與台灣主要的工業氣體廠商聯華林德攜手,為推動國內氫能載具發展,合作簽訂「氫能車輛先導示範」合作備忘錄暨「車輛租賃」合約,其中不僅將最新氫能電動車TOYOTA MIRAI引進台灣,亦將建置全台首座加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