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華為反擊的搜尋結果,共70筆
大陸資通訊設備大廠華為受歐美國家接連封鎖下,正計畫降低在西方的布局比重。外媒報導,華為在英國劍橋建設研究園區的許可將在8月到期,該項目投資高達10億英鎊,傳華為正考慮擱置動工計畫。
華為遭美國制裁後,手機業務受到嚴重打擊,近期又傳出美國打算加重制裁力道,擬停止發放華為的許可證,甚至祭出全面禁售的規定,讓前景再度蒙上陰影。不過,華為似乎打算透過專利貨幣化,尋求續命的機會,將專利賣給其他廠商或簽署合作,將專利變現以增加公司收入。
美媒日前放出消息指出,拜登政府考慮全面切斷華為進口美國任何產品的管道,包括禁止英特爾、高通等美企向華為供貨。大陸官媒經濟日報稱,消息若屬實,將徹底撕下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的「遮羞布」,暴露出美國單邊主義霸凌行徑,以及多邊貿易體制破壞者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擾亂者的真面目。
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後,華為遭到美國政府強力制裁,原有的智慧型手機與晶片業務受到嚴重打擊,華為積極找方法突圍,包括在日本提高其智慧手錶的銷售量。
川普政府時期開始的美中貿易戰在後段發展成科技戰,不僅針對大陸半導體產業進行打擊,也對大陸電信設備巨頭華為追殺,一路從呼籲美國盟友禁止華為參與當地5G基建,還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禁止華為取得先進晶片與5G相關服務零組件,甚至導致華為面臨生存危機。對此,華為也開始反擊,對瑞典當局提出排除華為參與當地5G基建的決定。
逆變器全球第一、中標沙烏地阿拉伯紅海新城項目,將全球最大儲能項目收入囊中……
華為受到川普政府禁令制裁,5G業務遭受嚴重打擊。但陸媒引述供應鍵消息指出,華為計畫恢復生產4G手機,已積極向供應商訂購4G手機及相關終端設備零組件,部分製造商已收到通知,華為將在本月恢復購買主機板和其他零件產品。
美國多次點名制裁使大陸民企華為近年處於風口浪尖,而華為對外公關大將、愛爾蘭籍國際媒體事務副總裁凱利(Joe Kelly)卻在上周末不幸於深圳猝死,享年55歲。
中美科技戰愈演愈烈,在美國不斷圍堵陸企之下,中國準備反擊,據傳中國政府已接受華為的指控,準備對美國科技巨頭谷歌(Google)展開反壟斷調查,調查谷歌是否利用安卓系統的優勢對中國公司造成損害。
華為澳洲分支宣布,由於中國及澳洲之間關係緊張,將繼續裁減該公司在澳洲的人力配置及投資金額。
川普政府狙殺大陸華為,除了祭出新禁令擴大出口限制外,還遊說盟國封殺華為5G設備建設,處處遭美國打壓的華為終於不忍了,有消息指稱,華為將對多家美企提出專利侵權訴訟大反擊。
在今年5月份,美國商務部更改了一項出口規則,目的是打擊華為的晶片供應鏈,這項規則一變動,華為想繼續獲取某些晶片或使用某些美國軟體或技術相關的半導體設計,也需獲得美國的許可。這就意味著美國試圖切斷華為在全球的晶片供應。
自從美國掀起對華為的科技戰後,各國也陸續爆出加入封殺行列,包括英國就傳出要排除華為5G參與,對此,華為在周一發起媒體戰反擊,提醒英國首相強生,不要因為「高估安全風險,而忘記延遲5G建設帶來的經濟衝擊」;同時,再次強調「華為在近20年對英國的付出與承諾。」
孟晚舟於2018年12月應美國政府的要求被捕,將加拿大帶入白宮與北京日益激烈的貿易和技術「戰爭」中。從那以後,加拿大公民在大陸被捕,利潤豐厚的貿易安排受到壓力,加拿大電信基礎設施的未來也受到質疑。孟晚舟的引渡官司將在台北時間28日凌晨2時宣判。
因為美國最近針對華為採取的行動的影響開始顯現,美國加大制裁力度,禁止在華為內部晶片的開發和合同製造中使用美國技術。大陸對此做出了回應,北京的《中國日報網》英文版發表社論《如果英國決定將華為排除在外,英國將為此付出代價》表示:將「歧視性的政府干預大幅度升級,幾乎可以肯定會受到大陸的報復性反應。」
上周美國加大對華為的限制措施,隨後大陸官媒就反嗆,將以不可靠實體清單反制,並劍指蘋果等美企,對此,專家認為,基於蘋果「對大陸經濟的貢獻程度」及「與大陸政府關係良好」,北京把矛頭對準蘋果的機率不大。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出手封殺華為,外媒報導,美國商務部指出,將禁止使用美國軟體與技術的晶片商,在未經過美國政府核可下供貨給華為。對此,陸媒環球時報報導,若美方真的實施該項措施,陸方也將依照法規,向高通、蘋果、思科等美企進行限制或調查,同時暫停購買波音公司飛機。
中美兩強在科技戰你來我往,中國在抵禦美國對華為等大廠的多波攻擊後,如今進行反擊,同樣揮出國安資安大刀箝制美企,但不同於美國主打中國最耀眼的科技明星,中國則以市場為籌碼,若刻意要打擊高通、蘋果等美廠,中美貿易戰的對立與升高,恐怕就是在新冠疫情方興未艾之際,對全球經濟的再一波重大衝擊。
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傳出將麒麟710A處理器下單給陸廠中芯,此舉向川普政府證明即使限制台積電供貨,也難以撼動華為營運。Digitimes報導,華為轉單中芯宣示意義大,14奈米量產仍看不到台積電車尾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