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華為雲的搜尋結果,共54筆
大陸科技巨頭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發表2023年新年致辭,預計華為2022年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下同)6,369億元,經營結果符合預期。參考早前公布,華為2021年全年收入年減28.6%至6,368億元,顯示華為2022年收入止跌回升。
華為雲市占快速竄升,阿里掌門張勇親率阿里雲迎戰,大陸網企的雲端之戰眼看2023年將擴大戰場,但騰訊反其道而行,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日前在年度大會上銳利批評業務,不過卻喊話騰訊雲「不要著急、不要上當」,有意擠出雲端泡沫。
雲端計算是建設「數字中國」必不可少的一環,是推動中國數位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催化劑。中國廠商在2010年左右開始戰略性投入雲端計算行業,阿里雲自2008年開始孵化,2009年飛天寫下了第一行代碼,2011年飛天開始對外提供服務。騰訊雲、百度雲、華為雲也相繼投入雲端計算的研究,並全面對外開放提供服務。得益於中國廠商在雲端計算架構領域的研發和逐漸發展起來的規模經濟,中國民眾今天已可以享受到媲美AWS等美國領先企業的經濟便捷的雲端計算服務。
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共建數智生態」主題論壇9日在廣東東莞市舉行。論壇上,東莞市松山湖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歐陽南江、華為雲全球生態部總裁康寧以及優秀企業代表聯合發佈「松山湖開發者村」,並依託華為雲、鴻蒙等技術,「松山湖開發者村」將聯接企業,推動數位技術與東莞產業深度融合,打造成為一個聚天下英才的開發者基地。
華為在5G領域一度稱霸全球,雖然遭到西方國家抵制,但是該公司仍持續精進技術。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19日透露,目前正在積極與行業夥伴合作,一起推進5.5G技術,「這是5G的下一個演進方向,涵蓋固定和無線領域」。
調研機構Canalys最新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大陸的雲基礎設施服務支出達73億美元,年增11%,占全球整體雲支出的12%。但和全球雲服務市場33%的高增長相比,市場增長明顯放緩,首次跌破20%。
Canalys最新報告顯示,中國雲端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在2022年第二季年增11%至73億美元,占全球整體的12%。但增長速度較全球的33%相比有明顯放慢,這也是中國市場該增速首次低於20%。
大陸雲端市場超速增長,市調機構Canalys近日公布「2022年第一季大陸雲計算市場」報告顯示,2022年第一季大陸雲市場總體規模達73億美元,年增21%。其中,百度智慧雲43%年增率脫穎而出,以兩倍速領先市場發展。
調研機構Canalys在8日公佈2022年第一季大陸雲計算市場報告顯示,雲市場整體保持高增長,首季總體規模達到73億美元,年增長達21%。
疑似業績不如預期,大陸雲端市場霸主阿里雲正醞釀組織結構改變,消息傳出,繼3月蔡英華空降阿里雲資深副總裁後,阿里雲近日正進行另一場人事調整,中國區總裁換帥,多業務架構大幅變動。
繼美團支付、滴滴支付、多多支付、字節支付後,如今華為支付也來了。近日華為支付現身華為錢包App,並推出首綁及隨機立減行銷活動。從功能來看,可為個人用戶提供餘額與銀行卡支付、紅包、充值、提現等服務,並為企業用戶提供資金結算、自動分帳等。分析人士看來,預計短期內會有一定數量的華為產品生態內使用者轉化成支付錢包用戶,但要如何吸引更多用戶,撼動現有微信、支付寶的雙巨頭格局仍存有難度。
據《中國證券報》從業內人士處獲悉,華為支付已經上線數月,正在進行推廣,這意味著,微信、支付寶迎來了強勁對手。
大陸金融雲市場群雄並起,IDC日前發表「中國金融雲市場(2021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期間總體市場規模增長四成達到26.5億美元,當前阿里雲以逾二成的市占領跑,騰訊雲、華為雲在後追趕。
大陸資通訊大廠華為的年度活動「開發者大會2021」,22日起一連三日在東莞松山湖舉辦。本屆大會聚焦鴻蒙(Harmony)OS、智慧家居、智慧辦公、HMS行動服務等熱點話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透露,鴻蒙OS升級用戶已經超過1.5億,今年底可望達到2億用戶。
華商韜略》全球雲戰爭,未來靠什麼勝出?(張靜波)
大陸天津市國資委近期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國企上雲工作完善國資雲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引發關注。該方案要求,已經在華為雲、阿里雲、騰訊雲、天翼雲等協力廠商第三方平台上部署建立資訊系統的國企,與上述雲廠商的合作租約到期日起2個月內全部遷移至國資雲。
國際數據公司IDC 29日公布2021年第一季中國公有雲市場數據顯示,當季IaaS加PaaS市場規模達人民幣301億元(46.3億美元),其中,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繼續以四成的市占率位居龍頭,將並列第二名的騰訊雲、華為雲遠拋在後。
IDC在29日公布2021年第一季大陸公有雲市場報告,期間大陸IaaS+PaaS市場規模達46.32億美元,較2020年同期成長49%,阿里雲以40%的市占率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