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華航機師罷工的搜尋結果,共372筆
自2016年起發生三起與航空公司有關的罷工開始(2016年6月華航空服員罷工、2019年6月華航機師罷工、2019年6月長榮航空空服員罷工),讓我國集體勞權意識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的議題。近期長榮航勤公司上百名員工不滿年終獎金僅獲一個月,因而「集體請假」,導致入出境之旅客受到班機延誤之影響。
長榮航勤員工抗議年終獎金太少,昨日持續請假表達怒火,勞資僵局未解,不排除春節、228連假再度集體請假,而占桃園機場地勤工作量高達7成的華航子公司桃園航勤,也預告不排除春節罷工,兩大航勤態度強硬,今年春節連假若聯手罷工,恐癱瘓桃園機場。
當所有嚴苛考驗連番襲來,企業如何求生?「全員一條心最重要!」華航董座謝世謙有感而發,短短四年間他先是化解華航機師罷工風波,重建勞資和諧基礎,進一步率領華航萬人團隊抗疫,他常保審慎態度戰戰兢兢,相信天底下沒有天天有好運眷顧,務實比較妥當。
王國材2016年進入交通部擔任政務次長,坦率性格和優秀執行力讓他與外界關係極佳,幾次重大危機由他斡旋化解,2度遇到部長出缺,都在預定名單內,最後意外落榜。王國材不諱言,好幾次重要職位出缺,都曾想過「可能是我」,而在去年最糟時機接任交通部長,他笑稱是命運的安排,注定由他來推動完成台鐵公司化。
華航機師染疫風暴持續擴大,指揮中心將祭出「清零2.0」,全面召回機師採檢,無疑重挫華航貨運運能,是罷工以來的最大衝擊。不過最讓華航「賭爛」在心裡的,是指揮中心毫無章法,想到哪就改到哪,對航空業生態完全外行,甚至忽略機師不能跨機種調度人力的現實,班表朝令夕改,機師們更從「心累到心死」。
太魯閣號事故後因搶修進度超前,台鐵原先預定20日通車,提前順利在今(19)日完成通車。即將卸任的交通部長林佳龍今晨親自搭乘4102車次區間車,列車行經花蓮事故路段時,時速雖減至40公里,但過程十分平穩,也讓林佳龍如釋重負,他也喊話台鐵,「一定要記取教訓,徹底改革,重新站起來!」不過,早在2019年華航罷工爭議落幕時,林佳龍也曾喊出如釋重負、全面改革。到底只是喊口號,還是下定決心改革,恐怕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華航今年6月將進行董事會改選,府院高層與交通部高階都表示華航現任董事長謝世謙表現很好,可獲留任,總經理遺缺則將內升補實。而華航資深副總張揚月內退休,傳出將由財務副總陳奕傑接任。
交通部知情官員今(19)日證實,桃園機場公司董事長王明德由於將於3月屆齡退休,部長林佳龍今天完成批示,決定「不延任」,並拍板由現任民航局長林國顯,暫代桃機公司董座一職。官員表示,將於2月27日召開董事會,進行正式交接。
行政院決定桃機董事長王明德3月初屆齡、屆退將不延任。據了解,王明德不延任與先前桃機公司未能依交長林佳龍要求,在2月下旬期限內提出桃機第三航廈整體發包改善策略有關。至於接任人選,不排除由交通部常次祁文中暫代,另民航局長林國顯也被視為代理桃機董座另一匹大黑馬。
行政院已決定桃機公司董事長王明德3月初將屆齡退休不延任,據了解,王明德不延任也是為先前桃機公司未能依交通部長林佳龍要求,在2月中下旬期限內提出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整體發包改善策略,因此3月初任期將屆的王明德將因此不延任。至於接任人選,可能先由交通部常次祁文中暫代外,另民航局長林國顯也被視為是代理桃機董座人選的一匹大黑馬。
今年年初華航機是罷工事件對安捷飛航訓練中心是大加分,讓廣大民眾了解到機師待遇有多高,安捷董事長高健祐透露,過去每月兩次招生說明會,平均每次2、30人參加,罷工剛結束時曾有爆滿破百紀錄,今年以來平均每次有5、60人參加。
華航機師今年春節罷工,7天影響近3萬人,華航董事長何煖軒因此下台。如今,何煖軒又有新職位,他將進入仰德集團擔任集團總顧問一職;對此,仰德集團僅表示,「何煖軒公務領域很有經驗,加上擁有豐富行政經驗,閱歷豐富,重點是他的執行力跟做事相當幹練,因此集團希望借重其長才,讓旗下事業運作更有競爭力。」
台灣航空業三年內發生三次罷工,中華航空、長榮航空兩大集團都中標,學者指出,許多先進國家都訂有航空業的罷工預告期,國內最好訂7天以上,除了保障消費者,預告期也是一把雙面刃,為勞資方都帶來壓力。
中華航空4月更改內部規定,若飛行員的轉訓考核未過關,將面臨降職或淘汰,引起基層譁然,質疑是罷工後的秋後算帳。由於事態嚴重,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上月也發函給華航,要求遵守誠信協商,否則不排除申請勞資爭議調解。華航回應,公司就此議題持續與工會討論中。
七大工商團體代表今(31)日拜會勞動部長許銘春,商總理事長賴正鎰、中小企業總會副理事長蘇偉倫、電電公會副理事長鄭富雄、工業協進會監事會召集人葉政彥等皆為罷工預告期入法及禁止「職業工會行使罷工權」請命。不過,勞動部長許銘春僅回應「將持續聽取各方意見」。
長榮航空火速開除郭芷嫣,空服員工會指這是「過度檢視和放大」,但郭芷嫣就因為是工會幹部,有著絕對的示範及帶頭效果,任何發言都該謹慎為之,如今踩到飛安紅線,以高標準處置有何不妥?
加料始祖是「她」!空服員工會幹部郭芷嫣放話要對反罷工的徐姓機長的飛機餐加料,但早在今年年初華航機師罷工時,《中時新聞網》便獨家披露,有華航空服員也是以「加料」造成沒參加罷工的支援機師壓力,手法如出一轍。
長榮罷工上周順利落幕,商總於5日理監事會議上通過提案,將促請政府修法,明訂「職業工會無行使罷工權利」,並建議「攸關民生公眾利益行業」罷工,應有30天預告期的規範。商總理事長賴正鎰認為,企業工會才應是罷工權行使主體,職業工會除了代表性有待商榷,更可能被敵對企業利用。
長榮航空空服員結束17天罷工,勞動部內部也啟動修法檢討,據了解,勞動部將全面檢討勞資爭議處理法,除檢討罷工預告期以外,還將評估是否增訂「罷工授權期」,以及爭議行為期間第三方調解機制,讓政府部門未來不會陷入勞資協商的尷尬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