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萬公頃的搜尋結果,共171筆
因應國家綠能加速推動需要大片土地,外界擔憂光電開發恐影響國內糧食生產,尤其是國人主食的稻米。根據農業部統計,稻米種植面積逐年下滑,不過稻米自給率仍高達100%,庫存也供應無虞。經濟部則說,有提醒光電業者土地要合法,否則「風險自負」。
大陸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祝學華21日透露,10年來大陸完成治沙任務2033萬公頃,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分別比10年前淨減少500萬公頃、433萬公頃,凸顯科技在防沙治沙中起到強大支撐作用。
美國夏威夷毛伊島8日野火造成的死亡人數已攀升至96人,成為美國現代史上致死人數最多的野火。當地官員稱,目前找到的罹難者遺骸,僅2人身分獲得確認,其他已找到的不是嚴重受損,就是「已支離破碎」。夏威夷非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失蹤者多達1302人,死亡人數在未來幾天恐破百人。
今年夏天不少地區熱浪來襲,導致野火延燒,外電報導,葡萄牙中部一場野火,已經燒毀7000公頃的土地,聯合國昨日警告,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日益加劇,全球有三分之一的兒童正面臨危險高溫,南亞地區則有高達四分之三、約4億6000萬名的兒童正面臨危險高溫,這個比例居全球之冠。
嘉南地區遭逢30年來最大旱象,曾文-烏山頭水庫灌區約2.9萬公頃稻田二期稻作因缺水停灌,被迫休耕,白河水庫蓄水量雖然較往年偏少,灌區二期稻作依然維持供灌,不過目前白河水庫可利用的水量僅約300萬公噸,農水署嘉南管理處白河水庫分處加強管控水庫出水,確保供水無虞。
加拿大政府的官方統計數據顯示,該國今年已有超過1000萬公頃土地被野火燒毀,這個數字不僅打破紀錄,也超出科學家最悲觀的預測。
根據農委會初步盤點彰化縣低地力範圍,其中光大城鄉就高達802.27公頃、芳苑也有119.60公頃,與國土計畫擬劃設的優良農地「農業發展區第一類」重疊區域竟有超過600公頃,低地力區極有可能會被劃為「綠能發展區」,學者擔心,假農用真種電,不僅增加農業部門管理的困難,更恐造成光電毀農。
行政院為加速發展光電,擬鬆綁農地用途,但是根據農委會2021年的農地盤查,全台可供糧食生產土地僅剩71萬4423公頃,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曾揭示維護糧食安全目標下限74萬公頃,已短少2.56萬公頃。學者憂慮,農地讓與綠能發展,將影響台灣糧食安全,糧食自給率過低的威脅逐漸提高。
蔡政府設定2025年太陽光電須達20GW(GW指100萬瓩),但扣除併網完畢與潛在光電案場,仍有2.15GW缺口,經濟部估,至少要再找2150公頃土地種電,足足是210座台北大巨蛋。為加速種電,行政院擬盤點低地力農地和長期棄養漁塭,畫設「綠能發展區」,國民黨痛批政府帶頭毀家園,只為享光電暴利。
夏天到來,又進入國內芒果生產及消費季節。芒果屬台灣重要水果種類,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夏季水果。全球有80多個國家種植芒果,總種植面積超過270萬公頃,總產量超過5千多萬公噸,普遍以內銷為主。印度是最大芒果生產國,其他為中國、泰國、印尼、巴基斯坦和菲律賓。
雲林縣被畫為農業發展地區第一類農地5萬多公頃、第二類農地2萬多公頃,不能隨意變更成建地,迄今不少民眾遭以「未農地農用」告發,包括興建圍牆、道路、曬穀場等,多名縣議員今(31日)在縣議會請命,建請縣府尋求修法保障農民務農的基本設施。
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歷經2年努力,以全轄區近14萬公頃國有林面積,於今年4月13日正式獲得國際森林驗證協會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TM,簡稱FSCTM)合格證書,是由傳統林業轉變為永續友善林業經營的重要里程碑。
全球最大農產品出口國之一烏克蘭預期,其今年穀物產量將較去年減少約15%,顯示去年2月底戰爭爆發後仍不斷衝擊其農業。
3月12日是植樹節,大陸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12日發佈《2022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顯示,2022年大陸完成造林383萬公頃,種草改良321.4萬公頃、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184.73萬公頃,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取得明顯成效。目前整體森林面積達2.31億公頃,森林覆蓋率達24.02%、草地面積2.65億公頃、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0.32%。
嘉南灌區水情嚴峻,今年一期稻作1.9萬公頃已休耕,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力拚春季雜作4.2萬公頃,從3月1日起供灌,擬定有史以來難度最高的抗旱灌溉計畫,規畫運用多元水源,搭配水庫最少供水量,合計提供3300萬噸用水,完成這項比2021年初百年大旱時期更艱難的任務。
據農委會統計,截至2021年仍有4萬公頃的土地用來種植檳榔,占全台果品種植面積18萬939公頃的22%,為我國果品類種植最大面積的作物,為了減少檳榔種植面積,農委會近日預告修正辦法指出,未來如果未辦理專案登記種植檳榔,恐怕無法加入農保。
隨人口快速老化,不動產繼承日漸普遍,全台不動產繼承與未辦理繼承的數量皆創歷史新高,截至2022年11月底,未辦理繼承登記的土地面積約1.7萬公頃,相當於111個信義計畫區面積,土地總價值高達4,800億元,未繼承建物則有3.08萬棟、面積約64萬坪,建物面積接近6棟台北101大樓。
台灣要衝刺2025年太陽光電20GW的目標,但裝置量仍然年年進度落後。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呼籲,政府應該仿效太陽能裝置容量超過80G的日本,採「自由開放、總量管制、規範農產品種類」等三大方向。
嘉南地區下半年整體降雨量僅為歷年同期平均值4成,目前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率僅3成,高雄地區近期降雨不佳,當地已啟動加強灌溉管理及輪灌措施,評估嘉南地區因曾文—烏山頭水庫蓄水量無法滿足明年1期作灌溉用水,嘉南地區明年1期作實施全面節水(停灌),估計1萬9000公頃灌區受影響,將祭出每公頃最高9.6萬元補助,估算約要花費20億元補助。
總統蔡英文去年宣誓2050年要達淨零碳排,國發會規劃12項關鍵戰略,其中包括「自然碳匯」,用以吸存難削減的碳排以達到淨零碳排,農委會規劃,透過森林、土壤及海洋等方式,預估2030年可增加自然碳匯量達135.7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距離2040年的1000萬公噸當量仍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