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萬噸散裝貨輪的搜尋結果,共43筆
正德(2641)公告新增1艘4萬噸的散裝貨輪(MV Norvic Houston),該船舶為高規格新型節能散裝貨輪,由尾道造船株式會社(Onomichi DockyardCo., Ltd.)建造,為NOx第三期環保船舶。該艘船舶已與租家簽訂租約,9月13日開始起租,將反映在第4季的營收、獲利。
散裝航商正德海運(2641)3日公布第二季財報,單季營收3.35億元、年減16%,營業毛利1.43億元、年減33%,稅後淨利0.11億元,每股盈餘0.13元;累計上半年營收5.92億元、年減23%,營業毛利2.56億元、年減37%,稅後淨利1.08億元,每股盈餘0.45元。
中航(2612)新加坡子公司委託中國船舶集團青島北海造船建造21萬噸海岬型散裝貨輪「中華興業輪」,今日舉行新船命名儀式。「中華興業輪」船長300公尺,船寬50公尺,載重噸210,000公噸,是中航船隊汰舊換新計畫中委託青島北海造船建造的四艘210,000載重噸海岬型散裝貨輪系列中的第一艘。
裕民航運(2606)7日公布去年財報,營業利益43.39億元、年增13.59%,稅後純益44.04億元、年減9.99%,雖然受到業外收益減少的影響,仍繳出近十年來次佳成績,每股盈餘達5.21元。裕民董事會也決議擬配發現金股息3元,以7日收盤價61.6元計算,現金殖利率4.87%。
裕民航運(2606)有巴西淡水河谷、英美資源集團兩大國際礦商長約護體,1月營收8.72億元、年減15.1%,在飽受需求減、運價跌的航運業,衝擊較小。接著2、3月,裕民還有2艘與英美資源集團簽訂租約的LNG雙燃料動力散裝貨輪將加入營運,有底氣度過首季景氣寒冬,看好第二季散裝航運市場有機會反彈。
裕民航運(2606)簽下國際大單,營運大補!裕民與跨國礦商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 plc.)簽署4艘LNG雙燃料動力散裝貨輪十年長期運務合約,創散裝業界首例,首艘LNG散裝貨輪於2022年12月營運,並開始認列營收,剩下三艘預計2023年第一季交付。
受惠鉀肥、航運行情攀揚,東鹼(1708)前三季EPS 4.65元,改寫歷年新高紀錄,全年營運可望持穩衝高。展望後市,東鹼認為,因俄烏戰爭,純鹼、化肥價格創近年新高,明年需求回穩,惟價格降幅恐加劇,銷售除穩固現有客戶,並開發新市場,搭配明年初開始生產小蘇打,有助強化外銷能量。
俄烏戰爭引發的全球糧食短缺危機終獲紓解,一艘載有烏克蘭穀物的船隻1日從烏國南部敖德薩港(Odessa)駛出,是俄國侵烏以來首見烏國穀物順利出口。糧價可望進一步走跌,緩和全球通膨壓力。
台航(2617)經台灣住友商事委託日本株式會社大島造船所建造的8萬噸級散裝貨輪「臺敏輪」,今(31)日舉行命名交船典禮。台航董事長劉文慶表示,此船型近期在租船市場維持不錯的租金水準,台航利用此一時機點簽訂3年期論時傭船合約,將有效提升公司營收。
正德海運(2641)「雙腳踩雙船」策略奏效,不僅賺到散裝航運高租金,也搶賺到貨櫃航運外溢高運價,在去年航運大多頭時期大賺三倍利潤。正德董事會4日通過去年財報,稅後淨利3.75億元、年增近三倍,EPS為2.24元,擬配息0.8元,三創歷史新高。
慧洋-KY(2637)3日公告5月合併營收為9.21億元,月增2.31%,自結單月稅前虧損3,493萬元,與4月自結稅前虧損1.49億相較,月減76.55%。慧洋5月營業利益有5,333萬元,但利息支出約4百萬美元,因新台幣及日圓對美元貶值,共有1百萬美元匯兌利益,虧損已有較大收斂,公司樂觀看下半年。
正德(2641)28日召開2020年股東常會,由董事長蔡邦權主持,會中通過盈餘分配案,決議每股配發股票股利0.1元、現金股利0.1元,合計股利0.2元。若以正德昨天收盤價6.24元來看,殖利率為3.2%。
正德(2641)今天召開股東常會,會中承認2019年度財務報告及營業報告書,並通過盈餘分配案,決議每股配發股票股利0.1元、現金股利0.1元,合計股利0.2元。以昨天收盤價6.24元來看,現金殖利率為3.2%。
正德(2641)公布第1季財報,單季營收1.92億元,營業毛利0.52億元,毛利率26.99%,年增2.61%,稅後淨利0.25億元,年增39%,每股盈餘0.17元。正德近兩年調整船隊營運模式加上營運上配合市場發展趨勢與需求,整體效益逐季發酵顯現,帶動整體毛利及獲利都較前一年度同期改善。
正德(2641)公布2019年財報,全年合併營收7.87億元,營業毛利2.1億元,合併毛利率26.72%,營業利益1.57億元,稅後盈餘0.8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0.53元。董事會通過每股擬配發股利0.2元,股票及現金各半。
台航持續進行船隊汰舊換新工作,繼今年3月與名村造船所、佐世保重工各訂造一艘目前最熱門的8.42萬噸卡爾薩姆型級散裝貨輪後,9日再與住友商事及大島造船所簽訂二艘8.16噸同型船。台航董事長劉文慶指出,該型船日租較傳統巴拿馬型船高出約二千美元,且是節能船,是現金市場主流船型。
台航(2617)預計本月將由子公司巴商台新海運,計畫訂造四艘8.2至8.4萬噸卡爾薩姆型散裝貨輪,總金額在1.36億美元以內。公司董事長劉文慶指出,該型船是巴拿馬型船系列中最搶手的船型,公司現有四艘獲利率都在三成以上,趁著船價仍在低檔,去年底經董事會通過加造四艘,預計2020年與2021年第三季交船。
台航(2617)子公司巴商台新海運計畫訂造4艘8萬噸級散裝貨輪,總金額不超過1.36億美元,與名村造船所及大島造船所議價中,另為提昇船舶營運競爭力,決定將原來兩艘6.2萬噸Ultramax級散裝貨輪升級為6.4萬噸,並加裝脫硫器,交易總金額自5,100萬美元變更為5,278萬美元。
正德(2641)昨(5)日公告買進一艘5.1萬噸輕便型散裝貨輪,將成為公司最大型船舶,船隊規模則達到12艘,預計今年11月底交船。
綠島海岸遭到重油污染,環保署追查後表示,目前已依照航行資料及風向等因素進行分析,初步鎖定一艘4萬噸等級的散裝貨輪嫌疑最大,該船目前已離開台灣領海,若船東置之不理,後續針對清污費用,研擬打跨國官司求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