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葛來儀的搜尋結果,共99筆
九合一選舉落幕,華府智庫專家葛來儀分析,地方選舉多關注內政而非中國,無法作為2024大選指標;學者任雪麗則認為,結果顯示國民黨2024還有戲唱,但須更貼近主流民意才有競爭力。
我是天主教徒,從小跟媽媽上教堂望彌撒、聽道理,對於外國神父及修女的奉獻五體投地,即使到了美國念書,信念更是最終的精神寄託。既然飛過太平洋跨海取經,除了學位,當然是要追求知識、滿足求知慾。然而,除了基本的訓練,他山之石未必可以攻錯。此外,系上很少有熟稔台灣的教授,通常必須找中國通、日本通或亞洲通。
據國防部統計,中共軍機8月飛越海峽中線達300架次,突破歷史紀錄。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認為,中國「抹去了」海峽中線,以耗盡我方空軍的精力、向民眾灌輸絕望感,且未來將持續如此演習。
8月中國大陸解放軍軍機跨越台灣海峽中線多達300架次,創下紀錄,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評論,中國大陸已經「抹去了海峽中線」,試圖耗盡我方飛行員及維修人員的精力,並且試圖對台灣人灌輸絕望感。
美國聯邦參議員馬基(Ed Markey)昨(14)日率領參眾議員等一共5人抵達台灣訪問,美國兩岸事務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透露,預計8月底前還有另一團國會代表團將訪問台灣。另外華府智庫專家警告,目前美國與中國大陸正處於「危險的碰撞過程中」。
共軍在台灣周邊海域發射飛彈,美國專家今天分析,中國這次回應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作為,可能不僅是一次性懲罰性行動,而是未來新常態,目的是改變台海現狀。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計劃訪台,華府的兩岸事務專家葛來儀以美中可能因此爆發軍事衝突為由建議延期,並呼籲美中雙方停止升高緊張態勢,明確傳達彼此關切與紅線。
美國總統拜登訪日期間拋出一席「美國將軍事介入保衛台灣」的說法,引發熱議。不過,香港《南華早報》引述包括美國知名涉中學者葛來儀等人說法,認為拜登的言論固然反映出美國日益增長的挺台決心,但也因為缺乏進一步明確性說法,可能導致中國誤判,繼而引發更多的不確定性。
美國總統拜登23日在美日領導人聯合記者會上表示,如果中國武力犯台,美國願軍事介入。這似乎打破了美國長期以來對台海奉行的「戰略模糊」政策,引發各界關注。拜登24日出席「四方安全會談」(Quad)峰會時再被問及,他告訴媒體說,「美國(對台)政策不變,我昨天已在發言時說過了。」但即使是一些贊成放棄華府對台「戰略模糊」政策的人士,也批評了拜登,認為他在台灣問題上的含糊不清,以及沒有正式的安全保證的情況下,會增加中國加速採取行動的渴望。
對於俄羅斯攻打烏克蘭,美國卻未派兵相救,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披露,「俄烏戰事」對台灣老百姓最大的衝擊,是美國怎麼處理這件事;而獨派現在都不說美國要出兵了,現在都在講台灣要如何保護自己!
對於烏克蘭局勢,外交部長吳釗燮11日表示密切關注中國是否趁機侵犯台灣,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認為,台灣沒有人這樣講,全世界只有他講中國要打台灣,恐嚇台灣老百姓最嚴重的是外交部長吳釗燮!
國民黨台中市第二選區立委參選人顏寬恒26日指對手林靜儀、市議員陳世凱,懸掛「不同意 禁止美豬進口」的不實資料宣傳看板,意圖誤導民眾認為「反萊豬」即「反美豬」,企圖影響公投結果,觸犯《公投法》,向台中地檢署告發林靜儀等人。
針對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指出,「假設這項公投(反萊豬)通過,我們可能會再次回到沒有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談的狀態。」對此,行政院晚間表示,葛來儀的說法,相當反映現在美國產官學界看法。
在美中緊張關係不斷升級之際,拜登總統自今年8月以來就美國對台政策已經4次說錯話,讓外界猜測拜登是否試圖暗示美對台政策正在演變,或者只是在政策細節上搗亂。美外交政策專家擔憂,對台政策「精準」是最重要的,因為說錯話可能觸發美中衝突,並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訊會晤將於16日上午舉行。華盛頓知名中國問題專家、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認為,這次峰會不會讓美中關係「重啟」(reset)或發生重大改善。原因是「兩國正在進行結構性競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6日報導,專家認為,近期中國大陸於台海附近的頻繁動作,只是在提醒台灣和美國不要跨越「紅線」,短期內不太可能武力犯台;但北京政府的高壓手段並未如預期般嚇阻台灣民心,反而導致雙方隔閡愈來愈深,專家擔心在和平統一無望下,將導致習近平採取「嚴厲」手段。
美國撤軍導致阿富汗政府快速垮台,外界因此有聲音質疑美方的承諾不可靠,甚至讓「棄台論」再起。美國總統拜登19日親自駁斥,似乎暗示如果台灣受到攻擊美方將會保衛,甚至把台灣和與美國有防禦條約的北約組織(NATO)及日、韓放在一起,從而與美方一貫的「戰略模糊」立場有所背離。但1名拜登政府高層官員隨後澄清,強調美國對台政策不變。
美國國務院美東時間10日公布,將在18日於阿拉斯加與中國進行高級別會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將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進行拜登上任後的首次中美面對面會談。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專家葛來儀日前受訪表示,美國總統拜登上任至今,在多個聲明中已表明對兩岸重啟談話的期許,畢竟兩岸缺乏對話是危險的,且美國並不希望與中國開戰,故不希望雙邊關係被「不信任」所領導。對此,港媒論直言,這是拜登政府為管控台海危機,對台灣施加的促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