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蔡訪美的搜尋結果,共202筆
總統蔡英文預計29日出發率團拜訪中美洲友邦並過境美國,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也備受矚目,大陸全國台企聯28日發布聲明,認為去年8月前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到訪台灣掀起的軒然大波歷歷在目,如今蔡英文的蓄意安排,無異於火上澆油,擔心台海局勢被再度推向危險的境地,對此堅決反對、強烈抗議。
蔡英文總統將於29日啟程至中美洲友邦訪問,途中將「過境」加州與國眾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見面。對此,《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25日就表示「這是蔡英文的畢業之旅,完全沒有特別的意義」,更爆出「現在美國、中國大陸、日本,他們密切注意的是『誰是台灣下一屆的總統』」,引發討論。
總統蔡英文將於3月底訪中南美洲友邦,並將過境美國東海岸,同時間,大陸解放軍擬於南海進行軍演,台海問題恐成歐美金融風暴及聯準會(Fed)升息後,台股進攻萬六的新變數,軍工股挾題材吸金,全訊(5222)23日亮燈漲停。
前總統馬英九將於3月27日至4月7日赴大陸祭祖,總統蔡英文也預計在3月底出訪中美洲友邦國家並過境美國。對此,前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認為,面對美中兩大國決定台灣未來,蔡英文往西到美國,馬英九往東到大陸,這種平衡是好事,各界應樂觀其成。陳學聖強調,在美中兩國之間平衡找到台灣出路,才是最明智做法。
前總統馬英九27日將啟程赴陸祭祖,並率30名學生與對岸學術交流,消息傳出引發綠營群起圍攻,大貼「中共同路人」標籤。對此,不但藍營強力捍衛反擊,民眾黨台北市議員林珍羽20日也在《新聞大白話》節目強調,馬英九執政的時候也沒統一,事情沒有那麼嚴重,民進黨反可以利用馬來搞一些蔡政府拉不下臉談的事。屆時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馬英九訪陸,民進黨必然會操作「親美抗中」,會用這個角度來互別苗頭。
前總統馬英九27日將啟程赴陸祭祖,並率30名學生赴陸學術交流,成為兩岸分治74年來,首位踏上大陸的中華民國卸任元首。而總統蔡英文同月底,也預計出訪我中美洲友邦國家與過境美國,外界質疑是否有意削弱蔡英文訪美效應。對此,前立委沈富雄20日就表示,「這講得通嗎?」引發討論。
宏都拉斯擬與中國大陸建交,學者分析,選在這個時間點釋出訊息,與蔡英文總統將過境美國會晤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有關,民進黨立委趙天麟坦言,一定有的,特別選在副總統賴清德登記時宣布,加上賴又是特使,在蔡英文總統訪美前夕,一魚多吃效果是有的,中國大陸對我們打壓,我們也不是塑膠的。
宏都拉斯總統卡蕬楚(Xiomara Castro)昨日在推特宣布將與中國建交,為台宏邦交投下震撼彈。外交部第一時間向宏國政府表達嚴重關切,並召見宏都拉斯駐台大使布羅德(Harold Burgos)。因蔡英文總統即將出訪中美洲,國安局副局長陳進廣在立法院表示,不排除是北京出招。
我中美洲友邦宏都拉斯總統秀瑪菈.卡斯楚指示外交部長著手與大陸建立正式關係,與我國邦交關係已搖搖欲墜。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今質詢時表示,蔡英文總統即將過境美國訪問中美洲,並未去宏都拉斯,是否中共刻意針對蔡總統過境訪美的打擊?國防部長邱國正坦言,不排除有這種可能;國安局副局長陳進廣也說,會持續掌握中共拉攏、接觸友邦官員等行為。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訪台推遲,後又傳出蔡英文總統將於出訪期間過境美國,將在加州會見麥卡錫的消息。長期觀察台灣政局的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分析,當前「疑美論」成為左右台灣大選的重要因素,「麥卡錫訪台延期」似乎是美國和蔡政府聯手抗衡「疑美論」的一步棋。
總統蔡英文4月將出訪友邦瓜地馬拉和貝里斯,並過境美國,預計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加州會面。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表示,前總統李登輝是專程去美國,白宮發言人稱蔡英文此行是「過境」。而蔡英文此行一定會先去紐約,政治性的演說的地點應該也會在紐約,接下來去中美洲,再去加州。
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與蔡英文總統的「Appointment」,又有新發展。除了「台北見」改為「加州會」以外,據說,蔡英文還將在過境紐約時發表演講,接受美國智庫的頒贈的全球領袖獎。與此同時,一項支持烏克蘭的麥卡錫,卻斷然拒絕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邀訪,並且耐人尋味的回覆媒體:我不會為任何事情開出「空白支票」。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總統蔡英文4月初將出訪瓜地馬拉與貝里斯,過境美國期間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在美國會會面。前大使介文汲認為,蔡英文訪美,整個安排有一個看不見的手,那就是美國總統拜登。
美國新任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早先傳出要訪問台灣,不過近期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蔡英文總統將出訪瓜地馬拉與貝里斯,而她的團隊也向麥卡錫方提出建議,「何不利用(在美國)過境的機會碰面」。對此,前立委郭正亮今(9)日表示,蔡英文是在美中壓力下,找出一條折衷的道路,真的要拍拍手鼓勵一下。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訪台見蔡英文一事謠傳已久,直到近日似漸明朗。惟與謠傳不同,雙方主客易位,由蔡英文赴美會見麥卡錫,箇中原因指向憂心過度刺激中國。
表態參選2024總統的民眾黨主席柯文哲,4月8日將展開長達21天的訪美行,但黨內人士透露,出訪安排未如預期順利。操刀訪美行程的民眾黨祕書長周台竹說,有些重要人士因公出或度假,無法與訪團見面,都有替代行程,確實有僑胞協助約見城市首長,但因大多很忙,安排不易;至於和蔡英文訪美接近,他說,由於層級不同不會擔心比較問題。
2022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因疫情趨緩而有機會在G20的場合舉行面對面會談,為雙方關係建立避開紅線的護欄,也確立美國務卿布林肯2023年赴陸訪問的行程。不料發生間諜氣球事件,布林肯被迫推遲訪問,使得和緩的雙邊關係又呈現劍拔弩張狀態。若美眾院議長麥卡錫執意2023年來台訪問,將更可能使三邊關係陷入2022年8月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來台訪問後,中共進行環台軍演的緊張狀態。
蔡英文總統出訪,在過境美國時將「順道」與美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雖然綠營對此大為振奮,但這其實算不上突破,蔡此行只是「項莊舞劍」,拋出風向球測試對岸的底線,真正的目標,應是在爭取卸任前能出訪美國華府,甚至在國會進行演說,為台美關係的突破留下歷史定位。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蔡英文總統4月初將出訪瓜地馬拉與貝里斯,過境美國期間將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彭博》報導,麥卡錫證實計畫在美國會見蔡英文。對此,《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7日就表示,「根據《國際民用航空公約》的規定,都可以找到一個路線去跑,所以李登輝跟蔡英文是天差地遠的規格」,引發討論。
2022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因疫情趨緩而有機會在G20的場合舉行面對面會談,為雙方關係建立避開紅線的護欄,也確立美國務卿布林肯2023年赴陸訪問的行程。不料發生間諜氣球事件,布林肯被迫推遲訪問,使得和緩的雙邊關係又呈現劍拔弩張狀態。若美眾院議長麥卡錫執意2023年來台訪問,將更可能使三邊關係陷入2022年8月前美眾院議長裴洛西來台訪問後,中共進行環台軍演的緊張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