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蔣夫人宋美齡的搜尋結果,共97筆
俄烏戰爭持續300多天,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21日訪問美國首府華盛頓,當晚赴國會山莊,出席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以英文發表近24分鐘的歷史性演說。澤倫斯基援引二戰末期美軍力抗納粹德國的「阿登戰役」,稱烏克蘭會堅持到底,永不投降。他呼籲美國繼續給予援助,「你們的錢不是慈善,這是對全球安全與民主的投資。」
媒體人周玉蔻沉寂9天後復出,8日在臉書繼續追打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的身世。蔣萬安喊話,要綠營對手說明,是否認同周的低劣作法。台北市長柯文哲則是樂得高歌「我們歡迎妳(指周玉蔻)」,也批評民進黨用名嘴跟網軍治國,一定會遭到報應。
為進行長期鬥爭,中共代表周恩來乃藉談判施展其拖延戰術,爭取備戰時間,可謂極盡縱橫捭闔之能事。國方代表徐永昌說周氏「抱拖延政策,一味胡纏。」「所以曰言和平者,特玩弄吾人耳。」
在戴笠主導下,誰也不敢營救楊惠敏。她被送到軍統著名的、有去無回的監獄──渣滓洞。
宋美齡的活動分祕密與公開兩部分。祕密部分又分級別,依參與人數多少而定。在密談中,宋美齡轉交蔣介石寫給盛世才的親筆信函。該信函後來成了攸關盛世才性命的護身符。
盛世才畢竟是政壇高手,他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和規模歡迎各種角色的客人,接待方式也是政治學。應該說,盛世才歡迎蔣夫人的儀式是國家元首級的,蔣介石到訪亦不過如此吧!在迪化如此複雜的環境中,能以夾道歡迎的方式迎接蔣夫人,讓宋美齡一行只見彩旗、標語、鮮花搖曳,只聞音樂歌舞、歡呼之聲,劍拔弩張的氣氛被熱烈的歡迎儀式沖淡了、掩蓋了。
經過約5小時的飛行,美齡號專機在迪化機場簡易的跑道上滑落,揚起漫天的塵土。
【愛傳媒蔡詩萍專欄】錢復的回憶錄,相當忠實的記載了他所見所聞所參與的年代,關於外交事務的面向(當然不止於外交)。
據麥帥解密的檔案透露:一九五○年六月十五日,國府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何世禮將軍,向麥帥總部情報處處長韋洛比轉達一項「絕對機密」的訊息,蔣介石緊急要求麥帥領轄整個遠東--特別是包括臺灣--的防務,他和臺灣各級政府及人民都將接受麥帥的指揮調度。蔣介石在密訊中強調,他願意交出權力,但絕不交給孫立人。(沈著孫立人傳第701頁)。
中國時報前華府特派員傅建中先生過世了,《聯合新聞網》﹑《中時電子報》各以「縱橫華府半世紀」﹑「長留典範」為題發佈此消息,也有許多同業好友追憶他的平生。筆者和傅先生談不上深交,但認識他也有廿多年了,今天想藉本欄談談我心目中的諾曼傅(Norman是他的英文名字)。
85歲的歐豪年老師寄來新作一首,詩中寄託深深憂思:「昨夜星辰昨夜風,吾生至此已無夢。人撕臭氧未自覺,猶嘆窮奢極侈中…。」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火星調查車「毅力號」(Perseverance),在2月18日成功登陸火星,將展開火星探測工作,若再加上在2012年2月18日已登陸,並且目前仍在運作的「好奇號」(Curiosity)探測車,那麼NASA已有2輛探測車在火星上漫游。值得國人感到驕傲的是,「毅力號」與「好奇號」的工程團隊,都有來自台灣的嚴正博士、劉登凱博士的參與,兩位都足以稱為「台灣之光」。其中嚴正博士自幼喪父喪母,所幸得到蔣夫人宋美齡女士所成立的華興育幼院的照顧,一步步成長茁壯。
前言:今年適逢第一代台南巨人少棒隊揚威美國威廉波特、勇奪世界少棒聯盟冠軍50周年,長大成為中職好手的「冠軍」巨人成員凃忠男、鄭百勝卻於1月辭世。《中國時報》特地訪問巨人耆老,緬懷那個半夜瘋少棒、奪冠遊街萬人空巷的年代,也追悼兩位已故的少棒巨人。
宋美齡「中華民國的第一夫人」,是前總統蔣中正的第二任妻子,又被稱為蔣宋美齡或蔣夫人。1988年蔣經國過世後,宋美齡在台灣公開政治場合中,發表最後一次演說,在台灣40年的蔣家時代也正式結束。1991年宋美齡到美國休養,深居簡出,2003年逝世,期間僅返台一次,為探望病危的外甥女孔令偉。
在大陸時期,父親國事繁忙,與家人團聚的時候不多,即使有,也是間歇性斷斷續續的,難得像在台灣有一段十幾年未嘗中斷的日子。家居生活雖然平靜,表面上好像無事,其實有形無形的壓力,四面八方湧來:特務的監控、政治上大大小小的打壓,需要多大的定力才能抵擋得住。父親涵養深,喜怒不形於色,但內心的苦悶,可想而知,也只有自己一個人暗暗承受。有時候我看見他獨自在院子裡緩緩的練習著太極拳,有時候一個人背手俯身,在欣賞花架上那十幾盆許丙送來名貴的素心蘭,這大概就是他排遣寂寞的方式吧!其實父親內心最沉痛、最沉重、最難以啟口的還是大陸的陷落,整個國民黨政權的瓦解,桂軍子弟兵風流雲散。痛定思痛,也只能默然。
中國向美國「一面倒」的傾向,顯然未蒙其利,反受其害。蔣氏記曰:「東北問題,美國對俄之表示漸形露骨,而俄對美軍駐華之態度亦已表明,美軍如不撤退,則俄軍駐東北之部隊亦不撤退也。」
1945年11月15日,國民政府接收東北因受阻於蘇聯之拒絕與中共軍之阻撓,蔣介石乃訂下「先安關內再圖關外」之策。正當進行漸效之際,卻被美國來華特使馬歇爾攪成「先圖關外再安關內」。結果關外既未圖成,關內更不能安。
近日隨著《蔣經國日記》公開,揭祕當年家國驚濤駭浪的過往,讓外界對「蔣家人」更加好奇,尤其蔣經國在日記中竟否認章孝嚴、章孝慈是他與女子章亞若所生之孿生子,更引發震撼。無論此言是否屬實,不禁也讓人連帶想起另一個女人─蔣經國的太太蔣方良。這位貴為第一夫人,卻又不是所謂的「蔣夫人」,到底她是怎樣的女人?
雖然故總統蔣經國與章亞若女士有一段婚外情,並產下蔣孝嚴、章孝慈孿生子,已是眾所皆知,但是前旺報社長黃清龍昨在網媒《放言》披露,蔣經國在《蔣經國日記》寫著「孝嚴、孝慈」並非其子,生父是王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