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藝術與生活的搜尋結果,共722筆
10月7日將在國父紀念館舉辦「宇宙.人間」個人畫展的陳釙贈,近來與富士大飯店進行跨界合作,將藝術與休閒產業結合,不僅讓大型飯店搖身變為美術館,還與地方公所合作親子繪畫活動,將美學融入生活,培養民眾藝術涵養。
行之有年、全球最大型的數位藝術節「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今年以「誰擁有真相?」(Who Owns the Truth?)為主題,台灣除了有兩件作品《Inter net》及《迴映》獲得「林茲電子藝術獎」新動畫藝術類榮譽獎,同時還有近50件作品參展,是目前台灣作品參展最多件的一屆。
桃園市文化局明年將在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內的「馬幼藝所」,推動「馬幼有藝思」藝術沃土計畫,以4個月為1檔期,徵求3組表演或視覺藝術團隊,提供展演及教育推廣活動,期盼讓更多孩子對生活及藝術的感受與創造能力萌芽,計畫自即日起徵件至10月2日止,歡迎藝術團體踴躍投件。
新北市公共藝術推廣計畫「幻獸尋蹤新北奇幻地景」7月開跑至10月21日,計畫將民眾在地的集體記憶轉化為「幻獸」,活動以探索各地幻獸及地景為主軸,引領學員以輕鬆有趣的觀點認識公共藝術。文化局表示,活動除了讓公共藝術融入市民生活,也將美學資源挹注到校園及新北市各角落。
台灣大學自8月29日自10月17日於博雅教育館,擧辦高等法院郭豫珍法官及其女兒劉夢非的藝術聯展,以溫馨「畫生活」的方式,迎接開學。開幕主持人丁詩同副校長用畫作《腳踏車與人生》的啟示,期勉學生要隨時保持身心平衡,奮力向前;也祝褔大家都有美好的《有朝一日》。
【旅奇傳媒/編輯部報導】台中市藝術亮點再添9家!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推廣藝術亮點邁向第19年,日前舉辦了藝術亮點發佈記者會,新增藝術亮點包含台中李方艾美酒店、大明高中談美藝術空間及台中市眷村文物館等9個藝文推廣據點,至今共累計120家業者加入藝術亮點家族。今年特別增設「藝術亮點之星」甄選活動,由百家業者角逐特色獎項,讓藝術文化亮點持續在台中市各個角落持續發光。
雕塑藝術家朱銘今年4月辭世後的第一個個展,也是其〈太極系列—太極拱門〉石雕作品的首展,目前正於台北亞洲藝術中心展出,該系列由創作之初使用銅作為媒材,到演化為石雕創作,因石材特性與不可逆性,更顯朱銘該系列的爐火純青。
今夏,寶吉祥藝術中心將於8月19日推出「夏日和鳴」藝術家聯展,以對家的記憶展出六位新生、中生代台灣藝術家的精彩作品,藝術家高定、江基名、彭千祐、林郁珮、宋晋瑋、周學涵各自有著不同的視角與焦點,他們以自身獨特的見解與觀察出發,創作出個性鮮明、獨具特色的作品,共譜出對於家的自身記憶與生活的思考關係。
近幾年,親子旅遊市場崛起,觀光旅宿業以多元特色的親子遊方案搶市。即日起至9月30日,老爺會館南西及林森兩館,攜手台北當代藝術館「U12小玩藝空間」,推出「親子探索趣」住房專案。入住充滿藝術家蔡潔莘手繪畫作的主題房,專案另贈人氣冰品「八時神仙草」沁夏點心組、當代藝術館當期展覽門票,以及內含MoCA六入色鉛筆、設計口罩、明信片及兒童專屬學習單等獨家贈禮的「親子探索盒」。全家四人成行含早餐,平日每晚最低4099元起。
【旅奇傳媒/編輯部整理】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宜蘭縣政府及壯圍鄉公所共同辦理第五屆「2023壯圍生活節」,已於7/22舉辦「2023壯圍生活節-地景藝術季」開幕活動,活動結合「丘.海嗨音樂會」,在壯圍沙丘生態園區內全新的水岸舞台,讓遊客沉浸在壯圍的自然地景中聆聽音樂饗宴,首場更由蘭陽交響樂團精彩演出,在美妙管弦樂中,點亮壯圍生活節一整年度系列活動!
新北城市藝術節在6月30日至7月16日隆重登場,繼第一週鶯歌陶瓷博物館與新北市美術館新舊融合藝術作品帶給大家不一樣的視覺饗宴(延伸閱讀:旅讀週曆/煙火秀好美!新北市城市藝術節開跑 新美館、陶博館「新舊融合」讓藝術重獲新生),活動第二週除了飽覽更多好看又好拍的大型藝術創作,還能觀賞行為藝術,甚至與藝術家互動對話,現在就跟著《DailyView網路溫度計》特派員、OPENsi成員YY(邱勝揚)一起來體驗藝術領域的跨界碰撞吧!
由國泰金控與雲門舞集共同主辦的「國泰雲門隨行吧」臺北場戶外公演,15日於兩廳院藝文廣場圓滿落幕,本次公演獻上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享譽國際的經典舞作《十三聲》,透過炫目的繽紛色彩、狂放的節奏與燈光,帶領現場近3萬名民眾,一同重拾解封生活的熱情與勇氣。
地表最大舞蹈戶外公演再次撼動上萬人心,由國泰金控與雲門舞集合作推出的全新品牌「國泰雲門隨行吧」,秉持「藝術即生活」的理念,致力將國際級的藝術饗宴帶到全台各地,用藝文創造民眾的質感生活。15日在台北兩廳院藝文廣場圓滿落幕的台北場戶外公演,獻上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享譽國際的經典舞作《十三聲》,透過炫目的繽紛色彩、狂放的節奏與燈光,帶領現場2萬名民眾,一同重拾解封生活的熱情與勇氣。
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美館)為歡慶35周年所推出的《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展出國美館自1988年開館至今所典藏的代表性作品,部分國寶及重要古物級展品,因維護需要換展,目前由黃土水的〈甘露水〉領銜,林玉山的〈襲擊〉等接替展出。
重視美感教育的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繼先前由33位當代創作者醞釀10年的台版大地藝術祭「大學就是美術館」開幕獲得好評後。近日在綠意盎然的圖書館迴廊窗景上,再次精心設置四幅Q版畫作,使來訪的師生、民眾,行走在暖陽與綠蔭的同時,也激發對藝術的欣賞與思考。此舉展現了暨大對美感教育的承諾,並藉藝術的力量豐富師生的生活。
新北市政府為推動閒置校舍活化再生,除透過跨局處共同研商外,更制定多元活化計畫,希冀透過多元活化機制,引進異業經營,為閒置校舍活化創造更大價值。三芝國小陽住分班創立於民國43年、89年裁撤,98年起開始借用給藝術家駐校使用,目的在於活化閒置校舍,發揮空間再利用之功能,並做為藝術文化創作的工作空間,110年改由臺灣在生活文化協會承租後,轉型為北海岸藝術家創作基地,並協助三芝北新庄區學校及在地推廣藝術教育,成為閒置校舍「聰明用,更好用」的活化新典範。
新北市政府為推動閒置校舍活化再生,制定多元活化計畫,引進異業經營,其中三芝國小陽住分班2021年由台灣在生活文化協會承租後,轉型為北海岸藝術家創作基地;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新北市政府近年來啟動「閒置校舍活化再生計畫」,進而帶動地方創生及新北教育特色發展契機,創造新北、學校、社區三贏的局面。
108課綱已施行多年,除一般傳統學科外,藝術等課程亦受重視。基隆市政府為實踐「藝術即生活」的目標,也鼓勵學校師生多參與相關競賽。教育處表示,今年第 14 屆的「廣達游藝獎」,在學校部分由深美國小奪得遊藝亮點獎的肯定;導覽達人競賽則是由碇內國中王韋蘋榮獲中學組優等獎,深美國小陳品儒得到國小組佳作的佳績,累計8年均創佳績。
致力自然生態與藝術結合的陸府生活美學教育基金會,攜手長期推廣當代藝術的立方計劃空間共同主辦「《瑪德蓮時刻-記憶與情感的技術》國際聯展PART II」,由曾任2017威尼斯雙年展大會評審的鄭慧華策展,邀請5位國內外藝術家,探討人們的集體記憶與情感,是如何和日常物件以及其發出的聲響密不可分。
國泰金控秉持「藝術走入生活」的初衷,與雲門舞集共同推出「國泰雲門隨行吧」系列活動;被外媒讚譽為「地表最大戶外舞蹈表演」的戶外公演,今年分別於7月15日、22日在台北國家兩廳院藝文廣場與台中市政府前廣場登場,現場將呈現國際級舞作、雲門藝術總監鄭宗龍經典作品《十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