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藥品採購的搜尋結果,共141筆
媒體報導政府使用第二預備金購買外傷用醫療物資,引發外界猜測是為因應戰爭。衛生福利部長薛瑞元表示,清點戰備物資是例行工作,所有藥品衛材存量必須定期檢討、修正,外界猜測因應戰爭是「想太多了」。
國內缺藥問題未解,就連學名藥廠都吃不消,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今天指出,業界現在除面臨健保藥價每年調降的成本危機,更遭遇醫院大量採購的生產問題,其中國防部去年啟動戰備藥物大量採購計畫,不僅搶下以往數倍的藥量,還要求藥品保存期限必須在8個月以上,引起各大醫院跟風,才是造成這一波缺藥的主因。
高端疫苗日前公告原任董事長張世忠卸任,改派獨立董事張銘政為代表人,並宣布與韓國GC Pharma合作的四價流感疫苗通過食藥署查驗登記,有望在3月底的公費投標案。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要求衛福部,高端疫苗應列為採購黑名單,不要再公然讓涉嫌炒股公司碰到人民的血汗錢。
缺蛋又缺藥,新內閣成民怨箭靶。衛福部昨天在228連假期間,趕緊舉行記者會,首度坦承國內共有15項嚴重缺貨的藥物,從抗生素、退燒、止瀉、制酸劑等都有。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坦言,缺藥樣態很多,已擬定短中長期因應對策;他宣布,今年健保不對通報缺藥的88項產品砍價,中程建立「防缺藥中心」,擬由中央統一採購常缺藥品,並規畫輔導國產業者生產。
因應國內嚴重缺藥問題,衛福部今日召開記者會宣布解決缺藥問題之短中長期方案,其中健保藥價調整等相關作為,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針對近期短缺之藥品,今年不會調整藥價,此外未來也規劃常缺藥品項由中央統一購買。
國內近期爆發缺藥潮,又面臨健保署例行調整藥價時機,醫院代表昨向健保署反映,有58項藥品短缺,令健保署暫緩公布藥價調整方案。經健保署比對缺藥品項,發現醫界反映的缺貨藥品中,多數都不在調整名單內,其餘則與機器故障、船運問題有關,或已收載超過15年,有許多替代藥。因此健保署將維持原規劃,調整6009項藥品價格,砍價81.8億,預計3月1日公告。
面對數周以來大陸民眾買不到退燒藥與感冒藥等面對疫情應急藥物的窘境,大陸股票上市的老百姓連鎖藥房已公開宣布免費發放藥品,將以拆零分送的方式在大陸18個省近70個城市的門市免費向民眾發放300萬片的布洛芬。
近來傳出國人瘋搶退燒、消炎止痛藥的情況,衛福部不排除採取更嚴格的管制措施,包括實名制、限購等。食藥署今發函藥師公會,了解通路端是否有大量採購。藥師公會表示,初步看起來整體情況仍可控,不過「台北市確實有比較多搶買的現象」。
台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TaipeiPLAS 2022)27日隆重登場,迎合節能減碳的「綠轉型」國際潮流,台中精機集中火力強攻全電機市場,展出100噸、130噸與350噸等3台第三代全電式塑膠射出機,搭配自動化手臂及週邊設備連線建構成智慧成型產線,並導入智能自調適功能,有效提高生產良率、減少報廢的損失,極適合食品包裝、醫療、光學部件與高端藥品包材等行業使用,可望在展期中吸引大批買主前往參觀採購,大單入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爆採購弊案疑雲,監察院指出,聯醫違反政府採購法規定,頻以小額採購方式採購中藥品,且以緊急採購方式處理後續無法核銷的貨款及購買貼布等非緊急用藥,涉有違失,監察委員賴振昌、王麗珍、林國明提案糾正。
衛福部將疫苗採購資料封存30年的爭議未解,食藥署近期又修改行政命令,明訂疾管署、藥商可申請藥品緊急使用授權使用(EUA),藥商的營業祕密資料可予保密。對此,立委與專家質疑,未來恐會有更多疫苗、藥物採購的資料被塗黑,無法監督。
新冠疫苗的採購由於全世界都是在僅通過EUA,就由國家採購給老百姓使用,牽涉到疫苗出現不良反應後的責任畫分。採購方式不同於藥品及常規疫苗採購。
新冠疫苗的採購由於全世界都是在僅通過EUA,就由國家採購給老百姓使用,牽涉到疫苗出現不良反應後的責任畫分。採購方式不同於藥品及常規疫苗採購。
據澎湃新聞報導,大陸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於7月12日在江蘇南京產生擬中選結果,公示結束後將發佈正式中選結果。本次集採有60種藥品採購成功,擬中選藥品平均降價48%,按約定採購量測算,預計每年可節省費用185億元人民幣。
北韓在首度證實境內出現COVID-19疫情之後,當局正奮力對抗疫情擴散。官媒今天報導,領導人金正恩主持一場緊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並下令動員軍方來穩定首都平壤的藥物供應。
國民黨今痛批防疫指揮中心用藥「謹慎小心到吝嗇」。民進黨發言人靜儀今表示,「請問不相信專業醫生判斷,難道要相信國民黨嗎?」民眾用藥安全本來就要謹慎,國民黨不要政治凌駕醫藥專業,誤導民眾去質疑醫生用藥的專業,嚴厲譴責國民黨副秘書長王育敏造成基層醫生防疫困擾。
路透社報導,儘管民調顯示俄羅斯民眾大部分支持普丁在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但調查表明,許多人對於西方的制裁感到苦惱,想要迫使其撤軍。在周四公布的數據表示,俄民眾急於囤積安眠藥、抗憂鬱、避孕藥等藥品,在開戰的兩周內就購買了一個月的量。
部分負擔改革在即,醫院協會提出慢性病慢性連續處方箋一視同仁的訴求,盼不論在哪一層級醫療院所、藥局,都收取相同部分負擔,或直接免收。藥師公會全聯會對此表達反對,認為此舉屬「齊頭式平等」,對就近至藥局領藥的病患來說,是被懲罰突然得多付一筆錢,醫療浪費不是只靠部分負擔解決,呼籲勿模糊焦點。
太景*-KY(4157)20日與代理商文德藥業共同舉辦太捷信靜脈輸液上市會,宣告藥品將正式展開醫院通路銷售。太景表示,目前已有北醫、新光、高榮、萬芳、雙和醫院等五家醫院完成進藥程序,後續亦將優先進行各大醫學中心的進藥申請。
太景*-KY(4157)20日與代理商文德藥業共同舉辦太捷信靜脈輸液上市會,宣告藥品將正式展開醫院通路銷售。太景表示,目前已有北醫、新光、高榮、萬芳、雙和醫院等5家醫院完成進藥程序,後續亦將優先進行各大醫學中心的進藥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