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藥食同源的搜尋結果,共39筆
國內知名中藥成方製造商「莊松榮製藥廠」,以藥食同源為學理、古法製造為基礎,推出各款國人耳熟能詳的中醫藥產品;其中,鎮廠之寶「龜鹿二仙膏」(衛部中藥廣字第1110700003號),為更利於使用者服用,成功開發新一代膏狀龜鹿二仙膠,將更利於國人攜帶、服用與吸收。
走進左營「正信堂國藥號」,店內一邊是傳統百草櫃、另一邊是各式新產品,傳承自先祖清朝宮廷御醫徐麟書,第六代徐義源夫妻大展創意,將近200年祖先智慧賦予新生,百草櫃做成禮盒包裝、LOGO設計融入故事、推出不苦口的養生茶等,打動現代人的心,發揚中藥文化的韻味與芬芳。
論近代醫學技術與文化,不能忽略中、西對比。在二十世紀一開始的十年內,中醫的「食療」並沒有被報刊等日常大眾媒體所重視,反倒是西醫有一些「食養」的新知識被引介。一九一四年西醫即有「食養法」一詞,對肺病的調養可能是內容最多且最早的。觀其內涵,實多談營養學和消化理論,但非食物療法,而是呼籲注重營養以對抗疾病,比較偏重調養與護理層面。它們常被放在西方「衛生」概念中來探討,以營養學為主,探討飲食中的滋養物質或不要暴飲暴食等基本飲食衛生知識。同樣的,家庭常識也談食物養生,主要是關心食物中的物質與滋養成分,而非治療學。整體飲食衛生被擴大化,除了乾淨、清潔的意義外,還多了食物性質的新知識―「營養」;並迅速和傳統的養生概念進行結合,以大眾、家庭之名,進行更廣泛的擴散。
二○二○年九月,美豬進口臺灣的議題吵得沸沸揚揚,時任衛福部長的陳時中為了捍衛政策,上節目暢談美豬議題。現場來賓謝金河分享小時候愛吃麻油炸臺灣豬睪丸,陳時中隨即稱讚:「難怪你現在腦筋好、體力也好。」結果此語一出,立刻引來不少批評聲浪。臺北市長柯文哲就批評:「他念哪個醫學院的?」也就是暗指該說法根本缺乏科學根據。而陳時中則回應,這是民俗說法,是老一輩傳下來的經驗云云。本文既不討論美豬,也不評論對錯,卻要藉由考察這類爭議中,靠著某種食材進補以達到身體強健或治療某種生理疾病的歷史,或許可使讀者在讀過本篇文章後,對於中西醫的補身概念、食物療效與科技之間的爭議,有多一分了解,方能解讀民俗、經驗和科學之間的複雜關係,擁有更多元的思考,這恐怕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分法就能夠說明清楚。
長期以來,不少人討論臺灣的中草藥能否形成產業鏈?肇因於臺灣清冠一號讓臺灣在國際嶄露頭角。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副所長邱文慧表示,臺灣清冠一號至今全球超過250萬人使用,公費使用人數迄今超過120萬人,外銷超過60餘國家。結至今年10月末端產值超過50億元。
百年中藥成方製造商「莊松榮製藥廠」,以藥食同源為學理、古法製造為基礎,推出各款國人耳熟能詳的中醫藥產品;其中,暢銷百年仍不衰的「龜鹿二仙膠(衛部中藥廣字第1081100008號)」,為更符合使用者服用習慣,採行新製造技術,成功開發新一代膏狀龜鹿二仙膠,將更利於國人攜帶、服用與吸收。
「將安全的食材送至餐桌、落實綠色飲食生活、讓農民開心生產安全食材、讓餐廳放心製作美味料理、民眾安心食用品嚐食材原有的味道。」是高雄推動「綠色友善餐廳」的核心目標,響應環保低碳生活的世界趨勢,搭起農民、主廚和消費者三方間的健康飲食橋梁。
韓國人嗜辣,韓國人有史以來就嗜辣嗎?並不是,雖然何時嗜辣,無史可據,歷史經驗與數據顯示,每當經濟景氣不佳、生活困苦時,辣食銷量急劇成長,數據顯示,一周當中辣食賣最好的日子是周一。
中國大陸多地近日禁售檳榔,海南省檳榔協會周三(21日)發文指,海南人咀嚼檳榔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素有「客至奉檳榔」的習俗,協會倡議有關部門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加強檳榔行業全產業鏈的監管,開發出更多檳榔藥用的延伸產品,提升檳榔製品的健康價值。
蔬食風潮興起,全球彈性素人口已超過四成,讓「吃素」不再侷限於宗教信仰。慈濟科技大學與琉和敬健康教育中心正式簽約,聯手推動「淨饍食」觀念,結合漢方本草和漢醫養生概念(如經絡刮板、藥草球按壓穴道等),再搭配無毒、無農害的在地和當季食材,以及「八分飽、二分助人」的概念,進一步降低慢性疾病的機率。
全球禽流感與非洲豬瘟、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遷、與烏俄戰爭等外部衝擊,使動物精準營養、預防醫學及糧食供應鏈議題更顯急迫。面對大環境的挑戰,農委會不只推動大糧倉計畫,以提高台灣糧食自給率,亦已於2021年率先成立淨零碳排辦公室,期望「減量」、「增匯」、「循環」、與「綠趨勢」四大面向的關鍵措施,讓農業部門領先於2040年達成淨零目標。響應政府糧食自給與淨零碳排目標,京冠生技不只掌握獨特逆境固態發酵專利技術,將農食副產物如茶渣、豆渣、咖啡渣等轉化為高營養價值的機能性動物飼料原料與保健產品,也於今(6)日在屏東啟動台灣首座豆渣高值化碳中和先導示範工廠建置。京冠生技董事長楊青山表示,先導示範工廠完工後,主要生產黃豆渣餘料高值化後的機能性動物飼料原料,也主打獨家開創的製程系統化模組設備,導入「廠中廠」(In-house model)新商業模式,協助農食上游工廠實現碳中和生產,期許讓「豆渣變碳權」!
冬奧會期間,冰墩墩和谷愛凌是當之無愧的兩大頂流。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近2年,兩岸許多患者受惠中醫藥療法而痊癒。在大陸發展的台籍中醫師、修正藥業集團華夏中醫館特聘專家謝發嶽認為,利用中醫藥對抗新冠疫情,兩岸有許多可以互相借鑑之處。
旺旺集團和北京廣播電視台合作,透過網路連線進行「兩岸中醫藥名師對話」,今天下午在台北和北京同步舉行,探討中醫藥在新冠疫情中扮演的角色。在大陸發展的台籍中醫師、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京城名醫館特聘醫師吳麗鑫建議,做好各種預防工作,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新冠上身。
廈門海滄區青礁村的慈濟東宮是兩岸奉祀醫神保生大帝的祖廟,當地人從小就知道中草藥的妙用,青礁小學也開設中草藥校本課程,成為福建中醫藥文化教育試點學校。
擁有148年歷史莊松榮製藥廠,提出精準中醫藥智慧保健,該觀念同時兼具科學驗證、養生理療及預防醫學;預估該精準中醫藥智慧保健,將有助國人未來樂活人生。
月子餐第一品牌廣和集團事業體系,近年積極轉型,發展「廣和愛月姊」母嬰照護服務,廣受肯定,加上「莊淑旂養生莊園」新創品牌,提供各式天然食療商品,涵蓋各年齡層之全方位養生調理方案,擴展事業版圖。
大陸中藥材漲價潮來襲!受到疫情影響,大陸民眾加強藥材食療,以及疫情後大陸發布多項規定,加強了動物類中藥材的監管,產量急劇減少。牛黃(牛科動物的膽囊結石)已經漲到2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1斤(等於1公斤約172萬元台幣),蛇類藥材價格則比去年多出一倍以上。
大陸中藥材漲價潮來襲!受到疫情影響,大陸民眾加強藥材食療,以及疫情後大陸發布多項規定,加強了動物類中藥材的監管,產量急劇減少。牛黃(牛科動物的膽囊結石)已經漲到2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1斤(等於1公斤約172萬元台幣),蛇類藥材價格則比去年多出一倍以上。
2020年春季,Anna Sui睽違20年推出了全新保養系列:芍藥植萃保養系列,著重於肌膚因各種天氣、身體狀況的改變而出現的問題及情緒,並及時補充相對應的天然植萃營養成分,有如進行肌膚專屬的食療養生術,讓保養變得更好玩,且更有自信!